最近身边好几个朋友都在问我,15万左右的新能源SUV到底该怎么选?是买纯电还是插混?是追品牌还是看配置?说实话,这价位竞争太激烈了,就像火锅店里的毛肚——人人都想夹,但谁能抢到又嫩又大片的,还真得看眼力。
以前这个价位的新能源车,要么是“买菜车”出身,底盘松散,开起来像摇摇车;要么是“油改电”,空间憋屈,智能化更是别指望。但现在不一样了,国产新能源已经支棱起来了,尤其是15万级这个“兵家必争之地”,不少车型直接把配置拉满、颜值在线、续航够用,关键是价格还特别接地气。今天我就拿一款最近热度很高的国产新能源SUV来说道说道,它不光自己“上头”,还让不少合资对手有点“天塌了”的感觉。
先说外观,这车一出来就挺“出片”的。前脸设计不走老套路,封闭式格栅搭配贯穿式LED灯带,晚上点亮那叫一个“灯厂”范儿。车身线条流畅,有点轿跑SUV的意思,风阻系数压得挺低,据说能做到0.28Cd左右,这对续航可是实打实的帮助。轮毂尺寸给到了19寸,配上溜背造型,走在街上回头率不低,朋友说它“走路摇头晃脑”,有点排面。你别说,这颜值放在20万级里都不怯场。
坐进车里,第一感觉是——这价位能做成这样?中控一块15.6英寸的大屏,UI设计清爽,反应速度也快,不像某些车点半天才动一下。内饰用料不抠门,软包+皮质+缝线,细节处理到位,没有那种“工地风”的廉价感。最让我惊喜的是座椅,不仅支持加热通风,填充物软硬适中,跑长途不容易累。后排空间也够用,我1米78坐进去,腿还能伸开,头顶也不顶,这空间表现,说它是“床车”有点夸张,但周末短途出游完全没问题。
说到动力,这车提供纯电和插电混动两个版本。我试驾的是插混版,搭载1.5T发动机+电机组合,系统综合功率240kW,百公里加速只要6.9秒。什么概念?比很多2.0T的SUV都猛。日常开起来,起步轻快,中后段加速也有劲,超车信心十足。纯电模式下续航有110公里,日常通勤完全够用,充电桩没找到也不慌,毕竟还有油箱兜底。这不就是“真香”定律的完美体现吗?想用电省钱,就用电;想跑长途,加油就行,没有里程焦虑。
油耗方面,官方百公里综合油耗才4.8L,我实际开下来,城市路况差不多5.2L左右,对于一台SUV来说,这燃油经济性真的顶呱呱。有朋友开同级别的某合资混动SUV,油耗差不多,但价格贵了五六万,你说他会不会气得蹦起来?
智能化这块,这车也挺下本。L2级辅助驾驶全系标配,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主动刹车、自动泊车这些功能一个不少。我试了APA自动泊车,窄车位一把就进,连我这种停车“困难户”都忍不住夸一句“好使”。车机系统支持语音唤醒,反应快,识别率高,说“我有点冷”,空调自动调温;说“我想听周杰伦”,音乐立马响起。这体验,已经不输某些三四十万的豪华品牌了。
安全性也没拉胯,车身高强度钢占比超过60%,标配6气囊,还配备了L2+级驾驶辅助,像盲点监测、开门预警这些贴心功能都有。我特意查了它的碰撞测试成绩,在中保研和C-NCAP都拿到了不错的评级。说它是一台“安心牌”SUV,不过分吧?
那它有没有对手?当然有。比如比亚迪宋PLUS DM-i,这可是“国民神车”级别的存在。优势是销量大、口碑好、三电技术成熟,后期保值率也不错。但缺点也有,内饰设计相对保守,车机系统虽然够用,但智能化体验不如我们聊的这款新势力感强。而且低配车型没有L2级辅助驾驶,想上高配,价格就得往18万去了。
再看长安深蓝S7,颜值和动力都很在线,纯电版性价比高。但它主攻纯电市场,没有插混版本,对充电条件不好的用户来说,多少有点劝退。而且品牌影响力相比前者,还是差那么一口气。
还有吉利星越L雷神版,动力猛、底盘扎实,内饰豪华感强。但它的车机系统偶尔会卡顿,智能化体验不如我们主角那么丝滑。而且整体调校偏运动,舒适性稍微牺牲了一点,家里有老人小孩的,可能觉得颠。
这么一圈比下来,你会发现,这台15万级的国产新能源SUV,几乎把“全能选手”这个词诠释到位了:颜值能打、空间实用、动力够猛、油耗够低、智能够用、安全够硬。关键是,它把这么多优点打包在一起,价格还死死压在15万级,难怪有人说它是“车界黑马”。
更狠的是,最近这车还搞了促销,听说终端优惠后,入门版直接“跌冒烟了”,性价比直接爆表。老车主会不会气得蹦起来?可能会,但对咱们消费者来说,这不就是捡便宜的好时机吗?
说实话,以前总觉得15万买新能源SUV,就得在续航、配置、品牌里做取舍。但现在,真有这么一台车,让你不用妥协,啥都能要。它可能不是每个单项的冠军,但综合得分,绝对是班里的“优等生”。
这样的车子,你爱了吗?
如果是你,你会考虑入手这样一台“六边形战士”吗?
还是说,你更看好比亚迪、长安或者吉利的那款?
你会怎么选?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