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国资委转发了一篇文章,强调汽车央企作为国内汽车产业的中坚力量,在“十四五”规划与国企改革深化的关键收官节点,必须把稳健经营、创新驱动、改革提升摆在首位。
在国内市场竞争加剧、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产业发展也面临诸多风险与挑战。汽车央企的应对思路要前瞻规划、系统布局。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句古语再次凸显了企业运营中的主动性与团队作用——结果其实更多取决于人的判断和努力。
众所周知,行业巨头一汽、东风、长安,近期均有高管岗位出现空缺。例如一汽集团总经理职位自2023年8月起悬空7个月才敲定人选;长安汽车总裁职位自今年4月开始至今仍未补位。
直到10月11日,东风公司总经理一职历经近8个月终于补齐——冯长军被任命为东风公司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原总会计师职务被免。这也意味着董事长杨青终于迎来了有力搭档。
业内观点认为,东风公司此刻正面临内外压力。集团需在外部业务转型和内部盈利能力提升之间寻找平衡。冯长军的角色不仅是带领财务“自救”,更肩负着集团未来战略突破的重任。
东风的困局在何处?
环视2025年,中国汽车市场处于转折点,东风公司显然走到了一个重要关口。曾经依靠合资板块支撑利润的局面不再,而新能源业务的成长性尚无法独立承载集团希望。“青黄不接”带来的压力贯穿财务、战略和组织运营等多个层面。
财务压力最为直接2025年上半年,东风汽车集团预估归母净利润仅0.3亿至0.7亿元,同比下滑高达90-95%,令人警醒。
根本原因之一在于,传统合资业务销量急剧下滑。集团将现金资源倾斜到自主品牌的研发、市场、渠道和品牌建设上。合资业务退潮的新能源板块虽有增势,但尚未形成足够规模。有岚图等高端品牌加速扩展,但新能源整体占比依旧偏低。
这代表着新能源增长尚无法弥补合资品牌萎缩带来的营收缺口。放眼行业,东风在技术储备上并不弱,但与新势力和比亚迪等巨头对比,在市场反应速度、品牌影响力和规模化层面仍有差距。
再看出海大势,东风在海外扩张的进度明显慢于上汽、奇瑞、长安等企业。海外渠道建设、本地运营能力与领先车企有较大距离。
除了外部压力,东风的战略执行力也受到考验。2025年6月,和长安汽车的重组计划告吹,显示战略调整的难度。虽然已启动奕派科技整合三大自主乘用车业务以提效,但仍处于起步。
有评论指出,奕派科技将风神、奕派、纳米整合,但高端岚图依靠集团高端技术平台,需要持续重投入。集团内部在研发预算、供应链优先级等方面的资源竞争,可能带来资源整合不足和重复投入的问题。
这类问题一汽集团、长安汽车同样面临——在高端布局和主流品牌突破间,如何协调研发资源和资本投入是全行业的难题。冯长军的到任,显示东风已着手布局解决之道。
为何由总会计师担纲?
审视东风当前困境及冯长军履历,可以发现其出任总经理属于高度针对性的关键调整——极有可能破解当下复杂局面。
现阶段,最大的挑战是利润锐减和现金流紧张。传统合资业务下滑严重,新能源转型急需大量资金。冯长军则是集团财务领域资深管理者,前总会计师的经验正好契合企业的现时诉求。
从2020年掌管集团财务以来,他深入了解东风的资金状况、成本管理和资源分配痛点。升任总经理后,战略传承性极强,可推动高效决策,减少磨合期。
他具备资本市场操作能力。曾主导集团旗下岚图汽车港股上市,证明其不仅注重财务风控,更能借助资本市场助推企业转型。
在集团资金紧张下,他熟悉分拆上市、战略投资等资本运作方式——为研发和新能源提供资金保障。在岚图之外,未来还有可能扩展至商用车领域。
从东风新闻稿的表述汽车行业已经进入“技术、管理、资本”深度融合阶段。冯长军的管理风格正契合未来发展需要,能为企业转型带来关键支撑。
在同业激烈竞争环境中,技术不再是单一优势。资源如何精准配置到战略重点更重要。冯长军能够从财务、集团管控角度优化研发结构,合理分配岚图、奕派、猛士等各子公司资源,解决重复投入难题。
尤为重要的是,他具备大型集团管控与运营提升能力,有望打破以往子公司各自为战的格局,建立更集中高效的管理体系。
在领导团队年轻化的大趋势下,现年47岁的冯长军与60后董事长杨青搭档,不仅为集团高层注入活力,也增强了新时期变革的可执行力。
什么样的未来才是东风所需?
不少业内人士疑惑为何由财务背景的人担纲总经理。参考全球行业范例,财务出身的高管早有先例,比如Stellantis集团的Carlos Tavares、捷豹路虎的Adrian Mardell等。
Tavares善于成本管控,推动企业并购,并以流程优化提升盈利。Mardell曾使捷豹路虎化亏为盈,创下十年盈利高点。
这类领导者通常深谙资本结构、投资及业务协同,能够快速调整财务表现,也擅长业务精简与降本增效。短板则在于容易倾向短期财务优化,可能影响长期技术和市场投入。
冯长军在今年9月泰达论坛上的表态显示,他也看到了东风发展需要长期战略布局。他提出东风将聚焦智能化“一核双基双元”战略,依托太极大模型、天元电子电气架构和天元OS,打造高度个性化智能体验,推进技术创新与系统升级。
由此他不仅关注东风当前运营压力,也具备对未来产业趋势的清醒认知。如果能平衡短期财务稳健与技术战略投入,兼顾现金流安全和长期创新,东风公司有望实现转型目标。
“一定要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我们要立这个志向,把民族汽车品牌搞上去。”
最后,再复习一下去年两会期间国资委针对一汽、东风、长安等三家央企制定的新要求——对新能源汽车业务实行单独考核,技术创新、市场份额、企业可持续发展纳入评价指标。
相关政策逐步落地,推动三大央企打破投资顾虑,带来战略调整、产品创新、公司治理等多重变革。由此可见,东风等央企在架构优化、对外合作等方面动作频频,积极响应国资委号召,展现出中国汽车央企的新气象。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