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这几天群里那个卖电动车的朋友悄悄跟我吐槽,说吉利银河星舰7纯电版刚曝光的申报图,大家倒是挺激动,但他反倒有点犹豫去不去推这车,感觉这车跟之前的EM-i差不多,没啥特别劲爆的点。我倒是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
先说几个基本数据,申报里星舰7纯电版尺寸是4750mm长、1905mm宽、1680mm高,轴距2755mm(样本少,可能后续有微调)。相比EM-i大差别不大,毕竟家族风格嘛,轮廓和线条都挺像,但换了个新包围,这套战袍我估摸着是想偏年轻点,视觉感官有点小改变,毕竟纯电新手很多,外观要给眼熟的同时又不能老气。
动力上,这次直接上了160千瓦的单电机系统。这数字听着可以,但别光拿来觉得动力猛,市面上同价位的北汽EU5和长安逸动这么配置挺常见的。实际开起来,是不是就能拉开差距?我倒觉得,得看这套电机和电控匹配得好不好。你们有没有开过两台貌似参数相差不多,结果加速感完全不一样的纯电?我有过,跟人聊的时候,刚开完一辆,然后朋友问:怎么感觉这车像没上劲似的?电机参数背后是系统整合的结果,像做菜,要的不是单一的材料好,而是火候和调配细致,这才决定味道。
说到研发环节,我有个比喻。你造车,特别是电动车,就好像在搞一个多功能厨房,电机是炉灶,这160千瓦就像灶台的火力大小,但炉灶之外,还得有油烟机通风系统(电控逻辑)、水池备用电池管理,还有厨房台面布置(整车线束布局)。换电机当然重要,但这套系统协同决定了味道的好坏。所以你看到什么单电机160千瓦就兴奋,也别急。如果打盹了,整车表现反而拉胯。
刚才说新能源车单电机160千瓦动力表现不错,但我觉得我可能有点言过其实了。换思路,很多用户其实日常也就体验个0-100km/h的加速,往往60%动力段足够,后面剩的150多千瓦仅在特殊场景释放(比如超车)。所以动力越大未必越好,这要看你开车惯和场景。
说回星舰7,尺寸上跟EM-i差不多,但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发现车内座椅的材料和细节好像有升级(这段先按下不表)。这可能是吉利微调的一部分,也是试图提高用户的舒适度。这种提升,看似小,实际对用户感受却很关键。毕竟不可能总盯着动力和续航,开一天车,坐感也很影响心情。
续航没公布,我猜测应该在400-450公里区间(没细想过,纯属揣测),按照目前电池和电机组合推算,数字如果低了,恐怕销售会更头疼。毕竟,现在市场对纯电车型续航的期待越来越高,老实说,谁愿意天天担心充电问题?但这续航的稳定性,温差影响之类,才是个复杂的课题。你签过租赁合同或买过电动车,理应明白,我讲个心算:假设车价20万,电耗20kWh/百公里,沪上电价约1元/度,日均50公里,算下来每天电费约1元左右,月供加电费差不多如何?你猜保值率呢?(这段先按下不表)
供应链现在也乱得很,听说有合作车企订单堆积半年,GPU芯片都紧缺。我认识的一位供应链工程师说,做整车就像撑伞,一把伞骨架就像供应链核心节点,伞布是研发设计,伞柄是渠道和用户反馈,这三部分一环扣一环。哪怕电机做得好,如果芯片供不上,整车上线就卡脸。星舰7纯电是吉利发展的示范车型之一,能否顺利推向市场,还得看背后这把伞撑得稳不稳。
说到这,你有没有想过,同价位的纯电车,为什么感觉差别那么大?有人嫌续航不够,还有人抱怨智能化不够用。这是供应链和研发里头的小博弈,有时车厂为了赶进度,会先上线配置差点的版本,再通过OTA升级补齐。那你买车的时候,这种预售的感觉就很奇怪,最终体验说不定还得靠软件来撑。你们会不会觉得,买车像买手机,功能看着吓人,实际部分靠后续更新来完成,感觉挺难受?
还有一点我挺想吐槽的:现在设计师改外观有时候也很算计风格,星舰7的包围新设计我一看,感觉更像是身份标志,而不是纯粹为了空气动力优化,是不是真的有那么大改进呢?问问你,外观升级到底是为了谁?是消费者,还是锁定某个市场热点?我没深入调研,但感觉有点市场思维强于技术优势的味道。
说到渠道,我听一位销售说:这车拿出去讲160千瓦电机,听上去挺有料,可一聊续航再加价格,买家就有点打回票,纠结程度不输之前的新能源热潮。你看,这矛盾点在哪里?温馨提示:我这朋友经常得调节客户情绪,有时候私下都嫌麻烦,那长期下来,销路还真不容易。
说到这里,我突然卡壳了,没细想过,如果把星舰7加入自动驾驶辅助,这个160千瓦电机平台支持度足够吗?毕竟电机的‘大脑’也得处理更多数据,功率大了,功耗管理会不会也跟着复杂?(这段先按下不表)
好吧,回头再啰嗦一句:我原本开头想说星舰7纯电版全面升级,但其实这升级只是一部分,这不准确。真正升级还得看后续的电池包、智能座舱之类性能表现。眼下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没到真正深入的地方。
聊聊我最近偶遇一辆刚提的星舰7电动车,车主说:看着这外观挺满意,上路总要点新鲜感。我试坐了一下,方向盘握感柔和,按键按起来反馈也干脆。好奇,这种细节输入,是不是电动车能给用户新鲜感的重要来源呢?外观和动力只是开头,真正触感和用料,才是你有没有想花那20万甚至25万入手的决定性因素,对吧?你怎么看这台车的触摸感?是不是纯电以后,大家都怼屏幕,很少关注这种东西了?
说了这么多,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买台电动车其实没那么简单,数值和参数只是表面故事,真要用心开起来才有感觉。至于吉利这台星舰7,我们后续得盯着点,毕竟市场都说买新能源,看续航价格和品牌,但这些脚下踩的地,才是真实。你们是不是也挺好奇它的续航实测和充电表现呢?到时候,一杯咖啡聊了再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