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笑到最后?慕尼黑车展,中欧车企已“刺刀见红”!

近日,慕尼黑车展成为全球汽车行业瞩目的焦点。在这场盛会中,中外车企的激烈竞争态势愈发明显,欧洲传统汽车制造商与快速崛起的中国竞争对手,正展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大众汽车作为欧洲顶级车企,在车展上动作频频。周一,其推出一系列更实惠的电动汽车,旗下大众、Cupra 和斯柯达品牌共四款小型电动汽车亮相。

谁能笑到最后?慕尼黑车展,中欧车企已“刺刀见红”!-有驾

大众汽车首席执行官奥利弗・布鲁姆

这些车型起价约 25,000 欧元(29,000 美元),计划明年商业发布。大众汽车首席执行官奥利弗・布鲁姆在新闻发布会上坦言,大众汽车面临着严峻挑战。

他表示,汽车行业尤其是大众汽车集团,从未同时面临如此多的阻力,大众的市场份额已输给当地竞争对手,在中国市场的竞争也极为激烈,他还对比亚迪的表现给予了肯定。

与此同时,中国电动汽车巨头比亚迪也不甘示弱。比亚迪宣布,自 5 月起在欧洲上市的电动紧凑型汽车 Dolphin Surf,将于 2025 年底在匈牙利新工厂生产,售价约 20,000 欧元。

谁能笑到最后?慕尼黑车展,中欧车企已“刺刀见红”!-有驾

慕尼黑车展

比亚迪执行副总裁 Stella Li 称,公司几乎已准备好在欧洲为欧洲制造汽车。在匈牙利生产汽车,有助于比亚迪规避欧盟因所谓不公平国家补贴,而对中国制造电动汽车征收的高额关税。

近年来,受需求疲软以及中国市场激烈竞争影响,德国顶级汽车制造商销量受损严重。同时,欧洲电动汽车需求不如预期,价格偏高,也让这些传统车企在向电动汽车转型的道路上困难重重。

此外,对于欧盟计划在 2035 年停止销售新型内燃机汽车,以应对气候变化这一举措,不少车企表达了质疑与反对。

Stellantis、宝马、梅赛德斯以及大众汽车的 Blume 都认为,在十年内实现 “100% 电动汽车” 并不现实。

谁能笑到最后?慕尼黑车展,中欧车企已“刺刀见红”!-有驾

梅赛德斯奔驰纯电汽车

回顾过往,中外车企的竞争事例不胜枚举。在国内市场,大众汽车曾长期占据重要地位,市场份额颇高。然而,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崛起,大众汽车面临巨大冲击。

2023 年,大众汽车整体交付量虽有增长,但在华交付量增长缓慢,市场份额从 2018 年的 18% 降至 2023 年的 14%。

在纯电市场,其交付量增速也远低于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整体增速。大众集团 CEO 奥利弗・布鲁姆也曾表示,大众汽车在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已难以保持领先地位,能维持 10% 以上的市场份额就相当不错。

再看欧洲市场,比亚迪近年来发展迅猛。为了扩大市场份额,比亚迪不仅推出多款具有竞争力的车型,还积极布局本地化生产。

其在匈牙利投资建厂,计划 2025 年底前启动生产,通过 “技术输出 + 本地组装” 模式,实现 75% 核心零部件本地化生产,大幅降低关税成本。

同时,比亚迪组建全球最大汽车运输船队,降低运输成本。在产品技术方面,比亚迪也表现出色,其电池穿刺后表面温度远低于部分竞争对手,兆瓦闪充技术更是实现 “充电 5 分钟,续航 400 公里”。凭借这些优势,比亚迪在欧洲市场的份额逐步提升。

谁能笑到最后?慕尼黑车展,中欧车企已“刺刀见红”!-有驾

比亚迪组建运输船队

此次慕尼黑车展上,还有诸多中国车企展示了自身实力。小鹏汽车携多款车型亮相,并宣布欧洲首个研发中心启用,加速进军欧洲市场。

红旗电动紧凑型 SUV EHS5 迎来欧洲首发,计划未来在欧洲发布 15 款电动及混合动力车型,打造销售网络。零跑发布全新电动掀背车,展示多款覆盖不同价格区间的车型,全方位拓展欧洲市场。

在这场中外车企的竞争中,中国车企凭借技术创新、性价比优势以及积极的市场策略,逐渐在全球市场崭露头角。欧洲传统车企也在努力转型,试图捍卫自身地位。

未来,汽车行业的竞争将愈发激烈,究竟谁能在这场全球汽车产业变革中脱颖而出,让我们拭目以待。但可以肯定的是,竞争将促使整个行业加速创新与发展,为消费者带来更具竞争力的产品与服务 。

谁能笑到最后?慕尼黑车展,中欧车企已“刺刀见红”!-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