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电车亏到哭!三个月折半还卖不掉?五菱车主血泪教训

家人们,最近后台收到个粉丝的吐槽,看得我心里直打鼓——他今年4月买了辆五菱宏光mini四门版电车,当时全包下来48000块,结果开了仨月想卖掉,二手车贩子直接报出19000的价,这哪是折旧啊,简直是拦腰砍!这事说出来估计能让不少打算买电车的人捏把汗,今天就来掰扯掰扯,电车到底为啥这么不保值?

先说说这位粉丝的遭遇有多扎心。当时选五菱宏光mini四门版,就是图它便宜、能多坐几个人,想着四门设计怎么也能塞下一家五口。结果真到用的时候才发现,后排那俩座位跟开玩笑似的——成年人坐进去膝盖直接顶到前排座椅,想跷个二郎腿?做梦!孩子坐都得蜷着腿,更别说长时间乘车了。他天天接送孩子、买菜,每次拉上老婆和俩娃,后排就跟“沙丁鱼罐头”似的,连书包都得塞脚下,开了仨月实在忍不了。

买电车亏到哭!三个月折半还卖不掉?五菱车主血泪教训-有驾

更让他崩溃的是卖车时的“暴击”。去二手车行一打听,贩子绕车转了三圈,捏捏轮胎看看续航,张嘴就给19000。他当时就急了:“我这才开三个月,连首保都没做,咋就掉了一半多?”贩子还特淡定:“电车都这样,尤其这种小微型车,新车价本来就虚,二手更不值钱。你看这续航,标称170公里,实际开空调顶多跑120,冬天估计连100都悬,谁乐意接盘啊?”

这话虽然扎心,但还真不是瞎说。我专门去查了下,今年上半年小微型电车的二手行情,简直是“跳水冠军”聚集地。就拿五菱宏光mini系列来说,新车落地4-6万的车,开半年能卖到3万就算不错,开一年直接腰斩的比比皆是。隔壁的奇瑞QQ冰淇淋、长安Lumin也差不多,二手价能保住50%就算谢天谢地。反观同价位的燃油车,比如五菱宏光燃油版,开一年还能卖个70%左右,差距一下就出来了。

为啥电车,尤其是小微型电车这么不保值?这里面门道可不少。

首先是电池衰减的“隐形杀手”。电车的核心是电池,可电池这东西跟手机电池一个德性,充放次数多了就会衰减。虽然厂家都喊着“电池终身质保”,但二手市场不认啊!买家一听说车开了半年,第一反应就是“电池还剩多少容量?”“冬天续航会不会崩?”。像五菱宏光mini这种小电池车型,本身续航就短,稍微衰减点就影响实用性,二手车商收的时候自然往死里压价。

然后是新车价格“跳水”太猛。今年电车市场卷得厉害,小微型车更是重灾区。上半年还卖5万的车,下半年就搞促销,直降8000还送充电桩,新车一降价,二手车能不跟着跌吗?有个车商跟我吐槽:“上个月收的车,这个月新车就降价,我们砸手里都得赔本,只能收的时候往低了砍。”

再者就是车型更新太快。去年的宏光mini还是两门,今年就出四门;上半年续航170公里,下半年直接涨到200公里,配置还加了倒车影像。老款车刚开没俩月,就成了“过时款”,谁愿意花高价买旧款啊?就像手机一样,刚买的旗舰机,半年后出了新款,旧款立马掉价,电车也是这个理。

还有个容易被忽略的点——小微型电车的“使用场景太窄”。买这种车的人,大多是为了短途代步,一旦有了长途需求,或者家里添了人口,就必须换车。这就导致这类车的流通频率特别高,二手车市场供大于求,价格自然上不去。那位粉丝就是因为家里人多,才发现车不够用,想换车时才被现实“上了一课”。

不过话说回来,也不是所有电车都这么不保值。像特斯拉、比亚迪的一些热门车型,保值率还是不错的,开一年还能保住70%以上。但小微型电车就没这待遇了,毕竟价格摆在那,成本里电池占了大头,一旦二手流通,电池的不确定性就成了最大的“折价项”。

那打算买电车的朋友该咋避坑?给几点实在建议:

1. 尽量选保有量大、口碑稳的车型,比如比亚迪海豚、五菱缤果这种,至少二手市场认的人多,不至于砸手里;

2. 别贪便宜买最低配,续航短、配置差的车,二手市场最没人要;

3. 买车前想清楚自己的需求,别图“够用”就买小的,万一后续需求变了,换车损失更大;

4. 要是打算开三五年以上,电车还是划算的,毕竟油费省得多;但如果计划开一两年就换,那真得掂量掂量,说不定油车更合适。

那位粉丝最后决定先不卖了,“天冷了再说吧,说不定到时候续航焦虑的人少了,能多卖俩钱”。但他也说了,下次换车绝对不买小微型电车了,“宁愿多花点钱,买个空间大、续航稳的,至少卖的时候不那么心疼”。

家人们,你们身边有电车贬值快的例子吗?买电车时踩过哪些坑?快来评论区聊聊,给打算买车的朋友提个醒!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