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道CEO沈斐怒斥理想高管刘杰,要求公开道歉,火药味十足!

最近,咱们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真是热闹非凡,车企之间的竞争可以说是到了白热化的阶段。

除了在价格、技术、服务上你追我赶,有时候,高管们在社交媒体上的几句话,都能掀起一阵不小的波澜。

这不,前段时间,理想汽车和蔚来旗下的新品牌乐道汽车,就因为一条网友的评论,两位公司的高管在网上进行了一场隔空对话,引起了大量网友的围观和讨论。

乐道CEO沈斐怒斥理想高管刘杰,要求公开道歉,火药味十足!-有驾

这件事到底是怎么回事?

谁先挑起的话题,又是谁占了理?

咱们今天就以一个普通消费者的视角,把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给您梳理得清清楚楚。

事情的开端是在7月24号。

那天,理想汽车的一位副总裁,名叫刘杰,在他的个人社交账号上发了一段文字,还配了一张图。

这张图是一张网络评论的截图,内容是对理想汽车的一款车型——理想L8的差评。

这条评论写得挺具体,大意是说,有个网友声称自己刚试驾了理想L8和乐道L60这两款车,感觉理想L8开起来摇摇晃晃的,像是坐船,远不如乐道L60开着稳。

评论里还提到,理想L8的智能驾驶功能不靠谱,差点出事故,而且车内空间和座椅的舒适度也不如乐道L60。

如果这只是一条普通的消费者差评,可能并不会引起这么大的动静。

关键在于刘杰副总裁对这条评论的定性。

他虽然没有直接点名,但话里话外的意思非常明确,他认为这是乐道方面请来的“黑水军”在有组织地抹黑理想L8。

所谓“水军”,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就是那种花钱雇来,在网上专门说你好话或者说对手坏话的人。

乐道CEO沈斐怒斥理想高管刘杰,要求公开道歉,火药味十足!-有驾

刘杰之所以这么肯定,是因为他抛出了一个重磅信息:理想L8这款车,当时根本还没有开放给公众进行门店试驾,正式的试驾体验要等到7月29号的发布会之后才开始。

这个信息一出来,情况就变得微妙了。

一个还没上市让大家开的车,怎么就冒出来这么详细的“试驾报告”了呢?

这听起来确实不合常理,就像是有人提前“穿越”回去试了车一样。

所以,刘杰的这番指控,在当时看来似乎很有道理,也迅速地让很多网友相信,理想汽车可能是遭遇了不正当的商业竞争,而矛头,自然就指向了评论中被用来做对比的乐道汽车。

一时间,网络上的舆论对乐道变得有些不利,大家都在猜测,是不是新品牌为了出圈,用了一些不太光彩的手段。

面对这样带有火药味的公开指责,乐道汽车这边又是如何应对的呢?

按常理来说,被冤枉了肯定要赶紧发个声明,义正言辞地澄清自己,撇清关系。

但是,乐道汽车的CEO沈斐,却选择了一种非常冷静且出人意料的方式。

他没有长篇大论地辩解,也没有和对方打口水仗,只是默默地转发了刘杰那条帖子,然后配了短短五个字:“建议直接报警。”

这五个字,虽然简单,但背后传递的信息却非常丰富,可以说是一次相当高明的公关回应。

首先,它展现了一种坦然和自信。

乐道CEO沈斐怒斥理想高管刘杰,要求公开道歉,火药味十足!-有驾

意思是说,我们身正不怕影子斜,你如果觉得我们有问题,有证据,那就别在网上搞舆论审判,直接走法律程序,让警察来调查,我们随时奉陪。

这种不怕查的底气,一下子就让那些猜测和指责显得有些站不住脚。

其次,这也把难题重新抛回给了理想汽车。

现在轮到刘杰为难了,你到底报不报警?

如果报警,调查结果出来要是不是乐道干的,那你这个高管就等于是在公开场合造谣诬陷,这不仅是丢自己的脸,更是给理想的品牌形象抹黑。

如果不报警,那你之前言之凿凿地指控人家是“黑水军”,不就成了自己打自己脸,雷声大雨点小了吗?

沈斐的这一招,可以说是四两拨千斤,一下子就从被动的局面中解脱出来,掌握了主动权。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广大网友的好奇心和求证精神被彻底激发了。

两位大佬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那条引发争端的评论到底是谁发的,就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

于是,很多热心的网友开始当起了“网络侦探”,顺着评论的线索去追查来源。

经过一番努力,事情的真相终于水落石出。

结果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发布那条“穿越”差评的网友,经过核实,和乐道汽车或者其母公司蔚来,没有任何关系。

乐道CEO沈斐怒斥理想高管刘杰,要求公开道歉,火药味十足!-有驾

他既不是员工,也不是供应商,更不是大家想象中收了钱办事的“水军”。

他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网民,至于为什么会发那样的评论,原因可能有很多,也许是道听途说,也许是把之前试驾别的车型的感受张冠李戴了,又或者纯粹就是为了博取关注而随口一说。

总之,可以确定的是,这是一起由个人行为引发的“乌龙事件”,并非乐道官方策划的商业攻击。

这个调查结果一出来,无疑是给了理想方面一个响亮的耳光,同时也反过来证明了乐道CEO沈斐当初“建议报警”的底气是从何而来——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公司是清白的。

既然真相已经大白,那么按照我们普通人朴素的道理来讲,做错了事,尤其是公开冤枉了别人,是不是应该有一个表示?

理想汽车的刘杰副总裁,因为一条未经核实的信息,就公开向竞争对手发难,给乐道的品牌声誉造成了实实在在的负面影响。

现在既然已经证明是他搞错了,那么站出来,无论是公开还是私下,向乐道和沈斐道个歉,澄清一下误会,这不仅是基本的礼貌,更是一个大企业高管应有的担当和格局。

坦然承认自己的失误,并不会让人看轻,反而会因为这份诚恳而赢得尊重。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直到现在,理想汽车的刘杰方面对此事选择了沉默,没有做出任何形式的回应或道歉,仿佛这件事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

这种处理方式,在很多人看来,比当初的直接指责更让人难以接受。

它传递出一种不太好的信号,似乎是说“我可以随便质疑你,但你别指望我认错”。

在今天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产品好是硬道理,但企业的品格、处理危机的方式以及对待竞争对手的态度,同样是消费者非常看重的一部分。

一个敢于担当、知错能改的品牌,显然比一个傲慢、不愿承认错误的企业,更能赢得长久的信赖。

这件事也给所有行业内的人提了个醒,网络发言需谨慎,尤其对于有影响力的企业高管来说,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就下场“开撕”,很容易伤害到别人,最终也可能反噬自己。

踏踏实实做好产品,用实力说话,远比在口水战中争个高下要重要得多。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