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混车都选P1P3,沃尔沃XC70却偏爱P1P2P4,为何这么特别?

近些年,想买一辆插电混动车的朋友们可能都遇到过一个让人挠头的现象。

我们去逛车市,会发现像比亚迪唐DM-i这样广受欢迎的车型,其动力系统宣传的往往是P1加P3,或者P1、P3再加P4的组合。

可当我们把目光转向一些豪华品牌,比如即将面世的沃尔沃新车型时,它们的宣传资料里写的却是P1、P2加P4的组合。

这让不少人心里犯嘀咕,同样是插电混动,怎么还分出了不同的“派别”?

插混车都选P1P3,沃尔沃XC70却偏爱P1P2P4,为何这么特别?-有驾

这P1、P2、P3、P4到底是什么意思,它们之间的差别真的有那么大吗?

这背后其实并不是谁的技术更先进或者更落后,而是在于不同品牌对用户需求的理解和产品定位的根本差异,说白了,就是造车的人觉得,他们的车主最需要在什么样的路况下获得最好的体验。

要弄明白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得通俗地理解一下这几个“P”到底代表什么。

您可以把一辆混动车的动力系统想象成一个协同工作的团队。

发动机是这个团队里力气最大、经验最丰富的“老师傅”,电池则是团队的“能量储备库”。

而这些带“P”的字母,就是不同岗位的“年轻干将”,也就是电机,它们在团队里的位置决定了它们的工作性质。

P1电机,就像是紧跟在“老师傅”发动机身边的学徒,它的主要任务非常专一:当发动机工作时,它就把发动机多余的能量转化成电能,存到电池这个“储备库”里,主要负责发电和启动发动机,是个后勤保障人员。

P2电机,则是一位能力全面的“项目经理”,它的位置很特殊,被安插在发动机和变速箱之间。

它既能独立驱动车辆,也能在发动机发力的时候从旁辅助,还能在车辆减速时回收能量给电池充电,是个多面手,但因为它身处核心位置,需要通过离合器来协调与发动机和变速箱的关系,管理起来比较复杂。

P3电机,可以理解为一位“前线突击手”,它被安装在变速箱的输出端,靠近车轮。

它的任务就是直接、快速地把动力传递给前轮,响应速度极快,做事不拖泥带水。

最后是P4电机,这是一位独立的“后防大将”,它被单独安装在车辆的后桥上,专门负责驱动后轮。

它的存在,主要是为了实现四轮驱动,提升车辆在湿滑路面或复杂路况下的稳定性和通过性。

插混车都选P1P3,沃尔沃XC70却偏爱P1P2P4,为何这么特别?-有驾

了解了这些“岗位”职责,我们再来看两种主流的团队配置就一目了然了。

以比亚迪为代表的众多主流插混车型,采用的P1加P3(或P1P3P4)方案,其团队构成就是“后勤保障员”加上“前线突击手”和可能的“后防大将”。

而沃尔沃等豪华品牌选择的P1加P2加P4方案,团队构成则是“后勤保障员”加上“项目经理”和“后防大将”。

这其中的核心区别,就在于负责驱动前轮的主力电机,到底是站在变速箱后面直接发力的P3,还是站在变速箱前面、需要与变速箱配合工作的P2。

那么,为什么我们国内的许多畅销品牌会不约而同地选择P1加P3的路线呢?

这背后是对中国绝大多数消费者用车场景的深刻洞察。

试想一下,我们普通家庭买一辆插混车,超过百分之九十的时间是在哪里开?

答案无疑是城市。

每天上下班高峰期的走走停停,周末去商场超市的短途往返,这才是我们用车生活的常态。

针对这种路况,P1加P3的组合简直是量身定做。

在市区拥堵路段,车辆频繁启停,此时发动机可以完全不工作,由P3电机直接驱动车轮。

由于动力传递路径最短,中间没有变速箱的干预,所以车辆的动力响应非常直接,踩下加速踏板,车子就轻快地窜出去,整个过程如丝般顺滑,安静得像一辆纯电动车。

这种体验极大地缓解了堵车时的烦躁感。

更重要的是,这套方案在结构上更简单。

插混车都选P1P3,沃尔沃XC70却偏爱P1P2P4,为何这么特别?-有驾

P3电机绕过了复杂的变速箱,省去了一套用于连接或断开发动机与电机之间动力的离合器机构。

在制造业中,零件越少,意味着生产成本越低,出现故障的概率也相对更低。

这部分节省下来的成本,最终会体现在车辆的售价上,让更多家庭能够负担得起。

同时,简单的结构也意味着后续的维修保养更加省心省力,这对于讲究经济实用的家庭用户来说,是一个非常实在的优点。

当然,这套方案并非没有缺点,它的短板在于高速行驶。

当车速超过每小时一百公里,车轮高速转动,P3电机也被迫跟着高速旋转,此时它可能会偏离自己最高效的工作转速区间,导致能耗有所上升。

但这正是一种聪明的取舍,为了优化那百分之九十的城市使用体验,而在那百分之十的高速场景中做一些妥协,对于大多数用户而言,这笔账是划算的。

反观沃尔沃这样的豪华品牌,它们的用户群体和用车需求则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景象。

选择这个价位车型的消费者,他们除了日常代步,往往还有着长途自驾、满载出游甚至轻度越野的需求。

他们追求的不仅仅是省油,更是一种在任何路况下都能从容不迫的性能表现和驾驶品质。

因此,沃尔沃选择了技术更复杂、调校难度更高的P1加P2加P4方案。

这套方案最大的优势就在于高速巡航的效率。

当车辆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P2电机可以通过前面的变速箱进行“调速”。

插混车都选P1P3,沃尔沃XC70却偏爱P1P2P4,为何这么特别?-有驾

就像我们骑变速自行车,在平路上会换到更省力的高速挡位。

同样地,变速箱升到高挡位后,P2电机可以用一个相对较低、更节能的转速来维持车辆高速行驶。

对于动辄几百上千公里的长途旅行来说,一箱油能多跑几十甚至上百公里,这种续航的增加带来的便利性和安心感,是豪华车用户非常看重的。

其次,在应对复杂路况时,这套系统的“组合拳”威力更强。

想象一下,当车辆满载行李和家人,去挑战蜿蜒陡峭的山路时,P1P2P4系统可以实现发动机、P2电机和P4电机三股力量的同时输出。

发动机负责基础动力,P2电机在前轴辅助,P4电机在后轴助推,三者协同工作,形成强大的合力,让爬坡过程变得轻松自如。

这种全员出动的强大性能储备,是P1P3方案难以企及的。

此外,在能量回收方面,P2电机也能借助变速箱的档位,在不同的车速和刹车力度下,更精细地调整回收效率,把更多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储存起来,进一步提升了车辆的综合能效。

当然,这种全能的表现背后是更高的成本和更复杂的结构。

P2系统需要额外的离合器来管理动力流,整个系统的控制逻辑也更为复杂,非常考验车企的标定和调校功底。

一旦配合不好,就容易出现动力切换时的顿挫感。

但这恰恰是豪华品牌展示其技术底蕴和价值所在的地方,它们愿意投入更多的研发成本,去攻克这些技术难点,从而为用户提供一种更全面、更强大的驾驶体验。

所以说,插电混动车型的技术路线选择,并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

主流品牌选择P1P3,是立足于广大用户的核心需求,追求在城市环境下的极致体验和高性价比,如同我们日常穿的轻便舒适的运动鞋。

而豪华品牌选择P1P2P4,则是为了满足其用户更多元、更极限的用车场景,追求全天候、全路况下的高性能与高效率,好比一双能应对各种复杂地面的专业登山鞋。

作为消费者,我们不需要被这些技术名词所困扰,只需要想清楚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我的车,大多数时间会行驶在什么样的路上?

想明白了这一点,选择自然就变得清晰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