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发生了一件大事,可能很多人都注意到了。
2025年7月29日,国家层面做出了一个重大调整,直接关系到我们很多人都熟悉的长安汽车。
简单来说,就是原本属于兵器装备集团的汽车业务被独立出来了,成立了一个全新的中央企业,名字叫“中国长安汽车集团”。
这一下,它就成了咱们国家第一百家央企,和中国一汽、东风汽车并列,成了中国汽车产业新的“三大巨头”。
这个变化对重庆市来说也是个天大的好消息,因为这是当地迎来的第一个一级央企总部,分量可想而知。
大家可能会问,好端端的为什么要这么调整呢?
这背后其实是国家对未来汽车产业发展的一盘大棋。
在国家的“十五五”规划里,明确提出要推动汽车行业实现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
说白了,就是我们不能再满足于只做个汽车制造大国,更要做个汽车科技强国,要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不再受制于人。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让长安汽车独立出来,成为一个专注于汽车业务的“国家队”,就是为了集中优势资源,更好地去攻克那些技术难关。
而在这盘大棋里,有一颗棋子显得尤为关键和亮眼,那就是作为新长安集团新能源核心力量的深蓝汽车。
可以说,集团的这次“升格”,给深蓝汽车的发展狠狠地踩了一脚油门,让它在产品、技术、服务和全球化等各个方面都开始了新一轮的冲刺。
首先来看看最直观的变化,就是产品的推出速度和规划。
新集团成立后,深蓝汽车的负责人邓承浩立刻就定下了一个让人听了都觉得热血沸腾的目标:到2030年,深蓝汽车的年销量要达到200万辆,并且其中要有35%是卖到国外的,同时在未来五年内,要陆续推出30款全新的车型。
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
就是平均下来,每两三个月,我们就能看到一款深蓝的新车问世。
这种“下饺子”一样的推新速度,意味着消费者的选择会变得异常丰富,无论你需要什么样的车,从小型到大型,从轿车到SUV,深蓝都计划为你准备好一款。
他们也不是光喊口号,实际行动已经跟上了。
比如,他们立刻就公布了两款重磅车型。
一款是全新的深蓝L06,这是在新央企身份下推出的第一款全新车型,意义非凡。
这款车最大的亮点,就是搭载了全球首个3纳米制程的车规级座舱芯片。
我们普通人可能对“3纳米”没什么概念,可以这么理解:这相当于把目前最顶级的智能手机里那颗最强大的处理器,经过车用标准的改造后,装进了汽车里。
带来的好处就是,车里的那块大屏幕、语音助手、各种软件应用,运行起来会像你的新手机一样流畅,告别卡顿和延迟。
而且,这款车全系都配备了激光雷达,这就像给汽车装上了一双全天候、高精度的“千里眼”,为更高级别的智能驾驶辅助功能打下了坚实的硬件基础,他们的目标也很明确,就是要在同类车型里成为“智能车王”。
另一款是深蓝S05的620公里长续航版。
这款车解决了现在很多人开电动车的两大痛点:充电慢和冬天续航打折。
它全系标配了3C超充技术,官方说法是15分钟就能把电量从30%充到80%,这个速度基本上就是我们去服务区上个厕所、买瓶水的时间,长途旅行的焦虑感大大降低。
同时,它还延续了深蓝一个很实用的技术,叫做“微核高频脉冲加热”,在天气寒冷的冬天,这个技术可以快速给电池预热,让电池保持在最佳工作状态,避免了续航里程大幅缩水的问题。
再加上它用的是宁德时代的电芯和经过多重安全认证的“金钟罩电池”,在安全方面也给足了消费者信心。
从这两款车我们就能看出,深蓝的产品策略正在从过去专注于一两个细分市场,转向全品类覆盖,想用一个庞大而全面的产品矩阵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当然,光有新车还不够,核心技术的自研能力才是真正的底气。
深蓝汽车在这方面也投入了巨大的精力,主要集中在电动化的动力系统和智能化的“大脑”两个领域。
在动力系统方面,他们给自己定了一个很高的目标,要在2026年发布一款即使在时速120公里的高速碰撞下也不会起火的电池。
这无疑是直接回应了公众对于电动车安全最深的关切,如果能实现,将是整个行业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同时,他们还在研发集成度和效率都达到全球顶尖水平的电驱系统,通俗点说,就是让车子跑起来更省电、动力更强劲。
在智能化方面,他们的动作更加密集。
智能驾驶辅助是未来的大趋势,深蓝计划全面普及全场景的NOA功能,也就是自动导航辅助驾驶。
这个功能可以让车辆在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上,根据导航路线自动完成变道、超车、进出匝道等一系列操作,极大地减轻驾驶员的负担。
他们还和华为进行了深度合作,共同开发的乾崑ADS SE技术已经应用在了S07、L07等车型上,成功地把过去只有在三四十万以上高端车型上才有的高级智能驾驶体验,带到了二十万级别的主流市场,让更多普通家庭能够享受到科技带来的便利。
在智能座舱方面,他们以“全域AI”为核心,依托那颗强大的3纳米芯片,目标是打造一个全球算力最高、并且能够像人一样不断学习和进化的智能系统,让车机交互变得更加自然和人性化。
除了产品和技术,一个品牌的成功还离不开强大的产业链支撑和完善的服务体系。
深蓝汽车深知这一点,正在加速构建自己的核心供应链生态。
比如,在功率半导体这个关键领域,他们联合行业龙头斯达半导体,在重庆成立了合资公司,自己生产车规级芯片。
这样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可以避免被国外“卡脖子”,保证核心零部件的稳定供应,还能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定制化开发。
在电池方面,他们也与宁德时代深度绑定,共同建设深蓝专属的智能制造工厂,从源头上把控电池的质量。
这种深入产业链上游的做法,让他们在未来的竞争中掌握了更多的主动权。
在直接面向消费者的服务端,深蓝也在全面升级。
他们计划到2030年,在全国建成超过2500家订单中心、1000家交付中心和2000家维保中心,同时在海外也要建立超过2800个服务网点。
这意味着以后买车、提车和维修保养都会更加方便。
他们还提出了很硬性的服务标准,比如交付时长不超过1小时,维修保养一次性修复率达到100%,用户提出的问题要在24小时内得到解决。
这些承诺都体现了他们从“卖产品”到“做服务”的理念转变。
最后,背靠新长安集团这棵大树,深蓝汽车的全球化进程也大大加快了。
他们的战略布局很清晰,以东南亚、中东非、中南美、欧亚和欧洲为五大核心区域,向全球市场进军。
到2025年,他们的产品就已经进入了66个国家和地区,每个月在海外的销量能达到六七千台。
他们还很注重本地化运营,比如在泰国建立了工厂,专门生产符合当地驾驶习惯的右舵版车型,并计划把S05打造成全球月销2万辆的爆款产品。
这种因地制宜的策略,远比简单地把车卖到国外要高明得多,也更容易在海外市场站稳脚跟。
可以说,新长安集团的成立,为深蓝汽车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资源和战略支持,而深蓝汽车也正以一系列扎实的行动,回应着这份期待,努力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全球舞台上的一张闪亮名片。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