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豪爵ADX是125踏板的天花板,价格从1.3万降到1.1万,测评普遍夸实力派踏实品质,销量靠前但现实中依然少见

都说豪爵ADX是125踏板的天花板,价格从1.3万跌到1.1万,测评普遍夸实力派踏实品质,销量靠前但现实中依然少见

其实一开始提到豪爵ADX125,这车挺有意思。多数测评里,它那个用料和骑乘感都被捧成狠货,感觉官方说的闭眼入一点不过。毕竟,按销量榜上看,ADX125排到第四,紧跟铃木UY125、豪爵AFR125还有轻骑铃木US125,这阵容确实说明大家还是挺买账的。

都说豪爵ADX是125踏板的天花板,价格从1.3万降到1.1万,测评普遍夸实力派踏实品质,销量靠前但现实中依然少见-有驾

但奇怪的是,我在街上真见不到几台ADX。对的,就算你仔细扫国道那些125踏板,UX啊,AFR啊,US啊,倒是一车一车的,ADX却像神隐了。刚跟老张聊起这事,他是玩机车的老手,蹲维修厂旁边经常,直接来一句:新车市场保有量没起来,看得到那很正常。听他这么说,我也就释然了。

ADX这车从设计到实际体验,还有不少值得细细品的部分。先说那些第一批车主的声音,我翻翻笔记,其中一个朋友激动地跟我讲,一上国道你就知道它有多好!我当时和UY、小LA一起骑行,舒适和平稳感就差不多,但感觉ADX更扎实。这个评价挺有说服力,毕竟国道高速,抖动什么的都露脸了。说明发动机调校和车身刚性确实在线。

不过让我觉得很纠结的是它的外形——怎么看都像是给150发动机准备的,不得不说是小孩穿大人的衣服,你说有点别扭吧。我的老铁小李直言不讳:我就是觉得它丑,所以最后选了AFR。颜值分水岭直接把不少人挡在门外。我猜,设计团队那边想塑造一点大踏板范儿,但没拿捏好比例。估摸着是中后台资料没对齐。

说到这里,不得不聊聊它为什么没普及。价格跌了2000,确实有诚意,但1.1万的价位,市场竞争太激烈了。你拿同价位的UY125或者AFR125比,人家早就玩转了供应链和渠道优势。ADX虽然扎实,但没有明显的差异化卖点,导致终端销售和二手流通都偏弱。那个质感好标签,平时一线销售说起来都是听着不错,客人摸几把就问价,好看坏看价格。

都说豪爵ADX是125踏板的天花板,价格从1.3万降到1.1万,测评普遍夸实力派踏实品质,销量靠前但现实中依然少见-有驾

换个角度,如果ADX换个150发,估计马上换档阶梯,成交概率蹭蹭涨。差不多的车架和底盘都撑得住那动力,动力尾数一升,表现直接翻倍。那样绝对没人说丑,反而是赚足了街面关注。反正我试着算了一下,150机器油耗哪怕涨个10%,百公里油耗大概3.5升出头,成本涨幅没大,性价比还能吞回来。

但这直接买150机的风险是,生产成本上不止多出几百块,供应链变数大,原材料价格一直在涨。豪爵自己也就不轻易试水。说白了,厂商是个供需博弈游戏,研发上每个零件调整都像做加法,成本蒙面往上涨,资金回收周期却没那么长。谁敢轻易冒险?这点我比较能理解。就供应链这块,不是简单买个发动机加上去那么简单。

说到研发,说实话,我以前的想法有点大。以为豪爵有牌照、有渠道,只要产品好,销量自然有保障。后来才发现,即使做得足够专业,用户感知和消费侧惯的切入点才是胜负的关键。经常跟客户沟通时,他们更在乎看得见的外形和价格段匹配感。ADX身上的小穿大衣标签,恰恰弱化了这种感知优势。

都说豪爵ADX是125踏板的天花板,价格从1.3万降到1.1万,测评普遍夸实力派踏实品质,销量靠前但现实中依然少见-有驾

话说回来,我对ABS的需求其实挺大。认识一个修理厂大叔,跟我说:兴鹰125装上ABS是我最想要的,安全提升不大,但心理安心够用。你说轻骑或者豪爵为啥不抓紧配置ABS升级?业内估算,成本上涨得加个700-900不等,这在125车型里,确实要考虑投放周期和利润空间。对于ADX这类定位稳扎稳打的车型,可能要等几年才行。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发现一个小细节,2019年ADX的盲区设计,侧面倒车影像啥的都没上线,就是个非常传统的方案。跟同级别其他品牌的一些智能化方便工具比,差距确实明显。智能配置少就胎死腹中?不是绝对,但现在年轻用户更敏感,这点确实拖后腿。

小跑题一下,我最近发现不少年轻人开始喜欢上二手踏板车市,原因基本就是价格和改装余地。那ADX在二手市场表现咋样?根据朋友圈车贩的反馈,残值一般在75%~80%之间(样本少,纯属体感),比同期UY125稍低点。倒不是说车不好,而是买家更偏爱可玩性和样貌。

都说豪爵ADX是125踏板的天花板,价格从1.3万降到1.1万,测评普遍夸实力派踏实品质,销量靠前但现实中依然少见-有驾

顺带问下,大家觉得,这车如果搭个150机器加个ABS,价格压力能不能控制在1.3万以内?销售和你们的朋友们有没有过类似的讨论?毕竟这个价位,用户的天花板到底在哪儿。

话说汽车圈这事儿,跟吃饭差不多,买对饭才能吃得好,不然再有配角都白搭。豪爵ADX身上折射的,就是整个125踏板市场的那个尴尬局面:技术够用、价格温和、但差点火候的市场接受度。究竟把稳定扎实做到极致,到底能撑起多久的辉煌?这是我最近一直在琢磨的。

(后面这段先按下不表)

要是非让我选,个人还是挺期待见到ADX125未来盲盒版本,另类配置,混合动力甚至电驱动,那样的话,或许能真正打破现实里少见的魔咒吧。毕竟传统125踏板的边际效益越来越低,这车要想火,必须玩点新花样。

都说豪爵ADX是125踏板的天花板,价格从1.3万降到1.1万,测评普遍夸实力派踏实品质,销量靠前但现实中依然少见-有驾

你呢?会愿意多掏点钱去买个乍看丑但骑着舒服的AXD吗?还是更愿意花同样价钱买颜值更高的竞品,看车多数还是看脸的道理,没那么好破。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