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好几十万买的小米车,居然被太阳晒得翘起来了?”
“在社交平台上疯传的视频中,有位车主抱怨小米汽车的保险杠在烈日下居然像蜡烛一样扭曲变形。”
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这款被高层称作“科技结晶”的旗舰车,刚刚上市一年多就显露出基本工艺的问题。业内专家直言不讳:“这还是缺乏造车经验啊!”
当造车新势力的PPT碰上现实路测,小米汽车的“高端梦”一下子就破碎了。
小米su7的命真苦!
小米SU7自从去年3月底上市后,到2024年底已交付了13.68万台,轻松拿下豪华电动车的销量冠军。初出茅庐的小米汽车获得了众多好评。
然而,2025年一开始,小米汽车就遭遇了不小的挑战。3月底发生了三名女大学生因车祸爆燃不幸身亡的事件,接着又因一些选配问题,引发了数百名车主要求退车的风波。
种种不利因素叠加在一起,让小米汽车的销量明显掉了下来,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三周。而且,基础版和高端版这两款车型都是在一起下滑的。
尽管小米官方不断尝试应对舆论,仍旧无法完全逆转口碑的低迷情况,小米和雷军也因此陷入了风口浪尖。
原本以为小米的舆论风波会有个了断,没想到这回又曝出了小米汽车的设计问题,真是让人感叹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啊。雷军能不能渡过这一难关,还是个未知数呢。
最近,有些su7的车主反映,车子的大灯外框和翼子板有翘边的情况。通过曝光的画面来看,这个部件的变形相当明显,真是影响整体的流畅度呀。
这要是让强迫症患者看到,估计得心里发毛。小米汽车又出幺蛾子了,传统汽车在设计这块区域时,都会考虑留一些形变空间的。
尽管传统设计让外壳的接缝显得有些大,但这缝隙其实能很好地应对材料变形,至少不会让边缘翘起来。
小米汽车的设计挺平整紧凑,整体车身流畅得很,但这也带来了一些麻烦,那就是容易出现翘边。汽车专家汪英分析说,这主要是因为暴晒让配件变形,之后再加上不同配件之间的互相顶撞,就导致了翘边的现象。
几乎所有的材料都存在热胀冷缩的现象,连钢铁也不例外,更何况汽车的保险杠多是用塑料做的,对温度变化特别敏感。因此,专家的看法确实很有道理。
汽车专家汪英来指出,小米汽车的确存在一些设计上的不足,简单来说,就是造车经验不够。这年头,小米在汽车领域还真是个新手,这点大家都心知肚明。
小米官方回应
小米汽车对此保险杠形变的事儿进行了回应。小米的工作人员经过仔细检查,确实发现了装配缝隙太小的问题,承认没给材料留够膨胀的空间。
同时,小米也承认汽车在阳光下暴晒后确实可能会出现形变的情况,不过这种问题只是很小一部分产品的情况,并不算是普遍的设计缺陷,可能只是由于调配不一致造成的。
接着,小米方面也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如果车主碰到这样的情况,小米会提供免费的上门维修服务,连汽车运输费用都不用车主自己出。
小米汽车的回应倒是挺实在的,汽车在组装时难免会有误差,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毕竟组装工艺不可能做到像数控那样精准。
就算真的是设计上的问题,这也能理解,毕竟任何产品都难以做到十全十美,更何况这是小米的首款车。从现在的表现来看,SU7的成绩还是挺不错的。
对小米和雷军来说,造车确实是个不小的挑战。作为首款车型,出现一些小问题是可以理解的,只要不是啥大毛病或者质量问题,我觉得这对小米的口碑影响不会太大。
再说了,小米在处理公关危机方面总是表现得挺不错的,服务态度真的好,咱没什么好挑剔的。从三月底那起车祸燃烧事件开始,雷军就明确表示不会逃避责任。相信这次小米也一定会不推卸责任的!
产能才是小米最大的危机!
经历了几次危机,小米汽车让人觉得销售肯定不怎么样,出乎意料的是,它的销量依然相当给力,目前订单已经累积到15万辆,这个数字真心让人惊讶。
不过,先别急着为小米欢呼,虽然订单数量不少,但能不能按时交车还是个大问题。小米车厂每月的生产能力仅有2.4万辆,真是有点捉襟见肘。
如今,各大车企都在为库存烦恼,没地方停车,反观小米却碰上了产能不足的麻烦,真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挺让人担心的。
要是订单交付太慢,客户可就要跑了,甚至流失了,不少人买车结果等上好几个月,这可真让人受不了。
小米车厂现在在扩建,不过要等到7月份才能开始生产,这多出来的两个月可真让小米犯愁。
产能得跟订单对上,否则用户体验就会变得糟糕。时间久了,就会陷入一个恶性循环:销量一边倒地下降,而订单却总是消化不完。
希望小米汽车能克服各种困难,成为国内造车的领军品牌,咱们相信雷军的实力没得问题!
参考信息:
小米SU7,又出问题了!专家指出,还是造车经验不够啊。2025-05-17 1834·广州广播电视台
小米自家的芯片快要发布啦,雷军在内部讲话中再提小米SU7的事故。央广网 2025-05-16 2014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