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38岁任一汽集团董事长,46岁功成身退,甘当默默无闻的铺路石

前言

在中国汽车界,有一个传奇式的人物——竺延风。

这个男人,20多岁就进入一汽,从一个普通技术员开始,一步一个脚印,用自己的双手改写了一汽的命运。

他,38岁任一汽集团董事长,46岁功成身退,甘当默默无闻的铺路石-有驾

当他38岁时,已成为一汽历史上最年轻的领导者,带领这家公司实现了从亏损到盈利的华丽转身。

他,38岁任一汽集团董事长,46岁功成身退,甘当默默无闻的铺路石-有驾

然而,就在外人眼里的他事业达到顶峰时,竺延风却不为名利所动,选择了适时退出,只留下了一个传奇的故事。

他,38岁任一汽集团董事长,46岁功成身退,甘当默默无闻的铺路石-有驾

一个普通人,如何在中国汽车界立下不朽业绩?他又是凭借怎样的品质和努力,实现了这样惊人的人生跨越?

他,38岁任一汽集团董事长,46岁功成身退,甘当默默无闻的铺路石-有驾

朝阳志士在百折不屈中成长

竺延风从小就对汽车产生浓厚的兴趣。但是在那个时代,没有足够的背景和关系,想要进入汽车行业是非常困难的。

他,38岁任一汽集团董事长,46岁功成身退,甘当默默无闻的铺路石-有驾

他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父母靠种地维持生计。

竺延风从小就显示出超凡的智慧,成绩单上的各科分数都名列前茅。但由于家境贫寒,上大学变得遥不可及。

但竺延风并没有放弃,他知道自己的身份有所缺陷,于是下定决心通过努力学习来弥补。

他,38岁任一汽集团董事长,46岁功成身退,甘当默默无闻的铺路石-有驾

每天放学后,他都会跑到村里的图书室,借阅有关汽车制造的图书自学。

他还主动接触村里开拖拉机的大叔,请教发动机的结构原理。

为了攒钱买书,竺延风放弃过节收到的压岁钱,到田里帮农民插秧、除草、收割。

他,38岁任一汽集团董事长,46岁功成身退,甘当默默无闻的铺路石-有驾

他一边工作一边思考汽车设计,脑海中已经勾勒出各种蓝图。他还关注县城有关汽车制造的公开讲座,一有机会便进去旁听。

1979年高考恢复,竺延风心想这是改变命运的大好机会。他昼夜用功,终于以优异成绩考入浙江大学化工专业。

大学四年,他不仅专心学习课本知识,还经常跑到机械工程系旁听相关课程,广泛涉猎汽车制造领域。

他,38岁任一汽集团董事长,46岁功成身退,甘当默默无闻的铺路石-有驾

1983年毕业后,竺延风进入一汽,从热电厂的技术员做起。

作为外行人,他需要学习汽车专业知识。但他不气馁,利用晚上学习相关书籍,白天跟随师傅操作实习。

有一次,他连续工作48小时解决一个严重故障,从此得到领导赏识。

他,38岁任一汽集团董事长,46岁功成身退,甘当默默无闻的铺路石-有驾

1988年,27岁的竺延风凭借实力,成为一汽最年轻的高级工程师之一。

此后,他在一汽迅速晋升,1998年出任总经理,1999年,年仅38岁的竺延风已经成为了一汽的总经理,创下公司历史最年轻掌舵者的记录。

在竺延风的带领下,一汽逐步走出低谷,销售量和利润大幅提升。如今,一汽已成为中国汽车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

他,38岁任一汽集团董事长,46岁功成身退,甘当默默无闻的铺路石-有驾

改革创新引领一汽腾飞

1999年,38岁的竺延风出任一汽集团的总经理时,面对的是一家业绩堪忧、体制僵化的国企。

当时,一汽虽然名义上还排在国内汽车行业的前列,但其生产效率低下、管理混乱的问题已显而易见。

他,38岁任一汽集团董事长,46岁功成身退,甘当默默无闻的铺路石-有驾

作为国企改革的重要窗口,一汽迫切需要推进变革。

竺延风上任后果断出手,先后采取多项措施进行内部整顿。

他裁撤多余的车间和职能部门,将低效资产剥离出售给社会,同时压缩高管待遇,所有改革举措都以提升企业效益为中心。

他,38岁任一汽集团董事长,46岁功成身退,甘当默默无闻的铺路石-有驾

这些改革举措碰撞了一些既得利益,竺延风也因此承受了巨大压力。但是他没有退缩,继续推进改革,终于打开局面。

此外,竺延风还将生产主营业务纳入严密监管之中。他不仅亲力亲为,担任产品检查员确保质量,还引入国际先进的质量管理体系,从源头提升产品质量。

他还频繁深入一线视察,与工人面对面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和建议。

他,38岁任一汽集团董事长,46岁功成身退,甘当默默无闻的铺路石-有驾

在他的带领下,一汽逐步建立起注重细节、面向市场需求的运营机制。

为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竺延风还大力引进技术和人才。

他开辟多个海外合作渠道,引进丰田等企业的先进技术,还大胆启用年轻工程师,通过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的方式,壮大企业技术实力。

他,38岁任一汽集团董事长,46岁功成身退,甘当默默无闻的铺路石-有驾

在他的推动下,一汽成功研发出多款畅销车型,产品线得到全面提升。

在进行内部改革的同时,竺延风也关注提升职工待遇。他为职工增加商业保险,并扩大内部晋升通道,让更多基层员工有机会脱颖而出。

在他任上,一汽职工收入和生活质量明显改善,获得广大职工支持。

他,38岁任一汽集团董事长,46岁功成身退,甘当默默无闻的铺路石-有驾

在竺延风仅3年左右的改革下,一汽实现了根本转型,由国企成功转变成市场导向型企业,产量和效益均获得大幅提升。

可以说,没有竺延风的改革创新,就没有后来一汽的腾飞。

他,38岁任一汽集团董事长,46岁功成身退,甘当默默无闻的铺路石-有驾

竺延风带领一汽品牌扭转乾坤

1999年,竺延风认识到没有引进先进技术,一汽解放无法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

于是他果断投入11亿元,通过与奥地利AVL公司合作,终于在2005年,建成了采用AVL发动机技术的解放新工厂。

他,38岁任一汽集团董事长,46岁功成身退,甘当默默无闻的铺路石-有驾

2004年,新开发的解放第五代J5P重卡横空出世,2007年第六代J6重卡在新工厂下线,解放重卡的核心竞争力获得了质的飞跃。

在竺延风正确的战略指导下,解放重卡连续多年稳居全球销量第一,成为一汽的支柱品牌。

他,38岁任一汽集团董事长,46岁功成身退,甘当默默无闻的铺路石-有驾

与此同时,竺延风也在苦心孤诣改造红旗轿车品牌。20世纪80年代初,由于技术力量不足,红旗轿车被迫停产,一度濒临消亡。

2002年,竺延风提出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思路重建红旗。

他,38岁任一汽集团董事长,46岁功成身退,甘当默默无闻的铺路石-有驾

2006年推出的红旗HQ3轿车借鉴丰田技术与设计,2007年红旗事业部成立,红旗轿车开始重回高端车市场。

在竺延风的精心培育下,红旗品牌逐渐恢复国人的认可度与好感度。

如今红旗轿车已经成为政商界人士的首选座驾,2021年销量大幅增长50%,为一汽贡献可观利润。

他,38岁任一汽集团董事长,46岁功成身退,甘当默默无闻的铺路石-有驾

功成身退的典范

2001年,在竺延风的带领下,一汽年产销量首次突破10万辆。

随后几年,竺延风继续推动一汽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型,形成了“大一汽”的发展架构。

2006年,一汽产销量达到116.6万辆,成为中国首个百万级汽车集团,也进入世界500强企业行列。

他,38岁任一汽集团董事长,46岁功成身退,甘当默默无闻的铺路石-有驾

在竺延风担任一汽总裁的9年时间里,一汽的产销量从1998年的5.4万辆,增长到2007年的143万辆,增长了近27倍。

资产总额也从1998年的数十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1800亿元。一汽完成了从小到大的蜕变,成为中国汽车行业的领头羊。

他,38岁任一汽集团董事长,46岁功成身退,甘当默默无闻的铺路石-有驾

2007年,竺延风在事业巅峰时选择离开一汽。他说,自己在一汽已经尽力而为,该做的事都完成了,没有遗憾。

一汽的发展需要一个过程,他为这一过程奠定了基础。这种谦虚谨慎的作风,充分体现了“功成身退”的人生态度。

他,38岁任一汽集团董事长,46岁功成身退,甘当默默无闻的铺路石-有驾

2015年,54岁的他重返汽车界,出任东风汽车公司董事长。

当时,东风汽车发展势头良好,产销量连年增长。但好景不长,2018年开始,东风汽车进入产销下滑通道。

他,38岁任一汽集团董事长,46岁功成身退,甘当默默无闻的铺路石-有驾

面对东风汽车的困境,竺延风沉着应对,制定了“东方风起”战略规划,指导东风汽车逐步走出困境。

他说,企业发展必须与时俱进,适应新技术和市场需求。

他,38岁任一汽集团董事长,46岁功成身退,甘当默默无闻的铺路石-有驾

在他的领导下,东风汽车加大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的投入,各品牌销量开始回升。

竺延风两次在危机中挽救企业,均以谦虚的态度退下,可见他是真正具有“功成身退”精神的领导者。

他,38岁任一汽集团董事长,46岁功成身退,甘当默默无闻的铺路石-有驾

结语

竺延风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成功并不完全取决于出身或环境,坚持不懈的努力和睿智的判断力同样重要。

然而,权力会如何影响一个人的品格,功成名就后是否还能保有最初的梦想,这些都需要我们继续观察和思考。

他,38岁任一汽集团董事长,46岁功成身退,甘当默默无闻的铺路石-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