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产天籁,轿车进化史,经典篇章永流传

提起日产天籁这台车,很多人的脑海里可能会立刻浮现出“移动大沙发”这五个字。

这个称号可以说是对它最形象的概括了,也道出了它在中国市场大获成功的核心秘诀。

一台普普通通的家用轿车,是如何一步步在中国消费者心中封神的?

日产天籁,轿车进化史,经典篇章永流传-有驾

它又是怎样从一个追求性能的“小伙子”,转变为我们今天所熟知的,以舒适和稳重著称的“居家好伙伴”的?

这背后其实是一部非常值得琢磨的汽车进化史,更是一部日产汽车如何读懂中国市场的教科书。

要说天籁,就不能不提它的前身,一个听起来就很有年代感的名字——风度(Cefiro)。

这台车在1988年刚出来的时候,跟我们现在印象里的样子可完全不是一回事。

它的第一代车型,代号A31,骨子里是个不折不扣的“运动健将”。

因为它和当年大名鼎鼎的日产“战神”GTR-32用的是同一个平台,这出身就决定了它天生带有运动基因。

你看它那扁平宽大的车头,配上细长的车灯,一副随时准备冲出去的样子,在那个年代绝对是年轻人的最爱。

更关键的是,它用的是一台直列六缸发动机,懂车的人一听这个配置就明白,这车不简单,动力平顺又有劲,甚至还有涡轮增压版本,再加上后轮驱动的布局,让它在赛车和漂移圈子里名声大噪,跟“家用”、“舒适”这些词完全不沾边。

但是,光靠少数车迷的喜爱是撑不起销量的。

日产很快就想明白了,汽车市场的主力军,终究是那些过日子、图安稳的普通家庭。

日产天籁,轿车进化史,经典篇章永流传-有驾

于是,到了1994年,第二代风度(A32)做出了一个巨大的转变。

它不再追求所谓的运动感,而是把风格彻底转向了沉稳大气。

车身线条变得非常流畅和优雅,看起来更像一台正儿八经的中型轿车。

这次转变最核心的变化,是换上了一颗全新的“心脏”——日产引以为傲的VQ系列V6发动机。

这款发动机有多厉害呢?

它曾经连续十几年拿到国际上的发动机大奖,最大的特点就是运转起来特别安静、特别平顺,几乎感觉不到抖动。

这就好比给一台车装上了一套顶级的减震系统,从根源上提升了舒适性。

同时,底盘悬挂也从偏向操控的复杂结构,改成了更注重过滤颠簸的麦弗逊式,坐起来自然就更舒服了。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风度一下子就找准了市场定位。

到了1998年,第三代风度(A33)更是把“豪华”和“大”这两个特点发挥到了极致。

车身尺寸进一步加大,长度接近4.92米,在当时绝对算得上是大车了,开出去非常有面子。

日产天籁,轿车进化史,经典篇章永流传-有驾

车里面也用了大面积的木头纹理装饰,营造出一种很高级的氛围。

这种设计思路,可以说完全是冲着中国等亚洲市场的喜好来的。

事实也证明了日产的判断非常准确,这款车在国内卖得相当不错,在那个汽车还是奢侈品的年代,九年时间里卖出了接近五万五千辆,为日产在中国的中型车市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4年,风度的时代结束,一个全新的名字——天籁(TEANA),正式接过了接力棒。

第一代国产天籁(J31)的出现,可以说是日产研究透了中国消费者心理之后,交出的一份满分答卷。

虽然它的车身总长度比上一代风度还稍微短了一点,但它的轴距,也就是前后轮之间的距离,却加长了,从2750毫米增加到了2775毫米。

这短短的25毫米,带来的却是后排乘客腿部空间的显著提升。

这种看似矛盾的设计,恰恰说明了日产明白,中国人买车,后排坐得舒不舒服非常重要。

再加上它那圆润厚实、看起来特别显大的外观,以及那套安静顺滑的V6发动机,天籁一上市就火了。

“移动大沙发”的名号,也正是从这一代开始响彻大江南北的。

日产天籁,轿车进化史,经典篇章永流传-有驾

尝到甜头的日产,在2008年推出的第二代天籁(J32)上,更是把舒适这条路走到了极致。

这一代车型,全球首发仪式就放在了北京车展,足见对中国市场的重视。

外观变得更加精致,更重要的是,全系车型都换上了CVT无级变速箱。

这种变速箱没有传统变速箱换挡时的顿挫感,动力输出就像拉橡皮筋一样平顺,让本就舒适的天籁,在行驶质感上又上了一个台阶。

更绝的是,日产还专门为中国市场推出了一个加长版的“天籁·公爵”。

车身长度一下子从4.85米拉长到了4.93米,这个加长的做法,完美迎合了国内消费者“以大为美”的观念,让“公爵”版看起来比普通版气派得多。

可以说,第二代天籁是日系舒适型中型车的巅峰代表。

不过,市场风向总是在变的。

到了2013年,第三代天籁(L33)的出现,让很多人感到意外。

它不再像以前那样稳重,而是直接采用了北美版车型的设计,外观变得非常年轻和动感。

更让许多老车迷感到惋惜的是,那台被视为天籁灵魂的V6发动机,在国内版本上被彻底取消了,取而代之的是两款四缸发动机。

日产天籁,轿车进化史,经典篇章永流传-有驾

一些底盘零件也从更轻的铝合金换成了成本更低的钢材。

这一系列的变化,其实是日产在全球化和成本控制压力下做出的妥协。

虽然少了很多原来的味道,但更年轻的设计和更低的价格,也让它吸引了新的用户群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住了脚跟。

如今我们看到的第四代天籁(L34),则是在努力寻找一个新的平衡点。

它的外观设计非常激进,完全是冲着年轻人去的。

最大的亮点是引入了一台技术含量很高的2.0T可变压缩比涡轮增压发动机。

这台发动机的厉害之处在于,它能根据你的驾驶方式,自己调整工作状态。

你需要动力超车时,它能爆发出很强的力量;你平稳开车时,它又能变得非常省油。

这就像是把一台跑车的发动机和一台家用车省油的发动机结合在了一起。

同时,像半自动驾驶这样的高科技配置也开始出现。

而在最近的改款中,天籁又重点升级了它的座椅,号称用了新一代的人体工学设计,坐起来更舒服。

这说明,不管外形怎么变,科技怎么加,舒适这个刻在骨子里的基因,天籁始终没有忘记。

从最初的性能车,到后来的舒适王,再到如今的科技运动范儿,天籁这一路走来,每一步都踩在了时代和市场的节点上,它的变化,也正是我们这些年汽车消费观念变化的缩影。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