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国一汽电子招标平台悄然出现"红旗G117项目成交方:浙江零跑科技"的记录时,敏锐的行业观察者已经嗅到变革的气息。8月20日,知情人士透露一汽拟收购零跑10%股权的消息,让这场"国家队"与"新势力"的联姻正式浮出水面。在Stellantis集团15亿欧元入股零跑仅过去9个月后,这家上半年以22.2万辆销量登顶新势力榜首的企业,再次成为传统车企争抢的香饽饽。
并购潮下的行业洗牌信号
2023年大众50亿注资小鹏,2024年Stellantis联姻零跑,再到如今一汽的股权收购计划,新能源行业的合纵连横正在改写竞争规则。传统车企用资本换技术,新势力以股权换资源,这种双向奔赴背后是残酷的行业淘汰赛。零跑上半年155.7%的销量增速和首次实现的3303万元净利润,使其成为稀缺的优质标的。更关键的是,其全域自研技术已通过红旗G117项目验证,这正是新能源转型迟缓的一汽所急需的补位。
零跑股权棋局的三大猜想
大华技术的减持路径已勾勒出零跑股东结构的演变轨迹。作为创始股东,大华从控股到逐步退出,剩余股份会否由一汽等产业资本承接值得关注。一汽的战略意图则更为清晰:上半年新能源销量占比仅10.6%的窘境,迫使这家年销320万辆的巨头必须加速转型。红旗与零跑的联合开发项目,正是其获取智能电动技术的快捷通道。而科技巨头的潜在入局可能同样存在,小米需要产能支撑其SU7放量,华为则缺乏完整整车平台,零跑的技术开放性为其带来更多想象空间。
行业整合的五个关键推手
工信部年初发布的并购重组指导意见为这轮整合按下加速键,而新势力普遍面临的融资困境与全域自研带来的成本压力,迫使企业寻求外部协同。市场价格战的持续恶化更让单打独斗难以为继,零跑联席总裁武强"技术合作毛利高于卖车"的表态,揭示了商业模式变革的迫切性。一汽的海外渠道资源与零跑的技术输出能力,则构成了全球化布局的互补优势。多重因素叠加下,行业正从产品竞争迈向生态竞争。
投资者关注的三个转折点
参照Stellantis入股流程,从3月签署备忘录到8月传出收购消息,一汽交易落地可能在未来4个月内见分晓。技术输出规模将是重要观察指标,除已落地的红旗G117项目外,是否会有更多平台技术订单值得追踪。股东结构变化同样关键,若大华继续减持或地方政府基金进场,将直接影响企业估值体系。这些节点都将成为判断零跑能否跨越新势力生死线的重要坐标。
当一汽奔腾宣布50亿增资转型新能源时,传统车企的转型阵痛同样清晰可见。零跑案例证明,新势力与传统车企的边界正在模糊,技术协同比资本联姻更具挑战。在这个"技术+资本"双轮驱动的深水区,并购不是终点,而是重构价值链的新起点。正如零跑从T03的艰难起步到如今技术输出的蜕变,中国汽车工业的竞赛,正在从单车型的较量升级为全产业链的生态博弈。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