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汽车市场里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以前我们总觉得,买车这事儿,特别是家里的长辈,那都是认准了合资品牌的,觉得标致、大众、丰田、本田这些牌子才叫车,开出去有面子,质量也放心。
可现在,风向好像悄悄变了。
不少家庭在换车或者给子女买车的时候,目光开始越来越多地投向了咱们自己的国产品牌,而且这种转变,有时候来得特别快,快到让人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就拿前段时间一个普通家庭的购车经历来说吧,这件事很能说明问题。
家里的小儿子打算买车,预算不高手头就八万多块钱。
搁在几年前,这个价位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买个二手的合资小轿车,或者买个最入门级的合资品牌车型,配置基本没有,空间也紧巴巴的。
但这次,他们去看的是一台国产的新能源SUV,吉利的银河L7。
陪着去看车的,还有家里的丈母娘。
这位丈母娘可是个典型的“合资派”,因为她女婿开的就是一台花了20万买的本田雅阁,在她心里,雅阁那种车才是好车、大车的标准。
一开始,她也就是跟着去凑个热闹,可能心里还在盘算着,八万块钱的车能好到哪里去。
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彻底颠覆了她的老观念。
销售人员请她到后排坐着感受一下,这一坐,问题就来了。
她坐进去以后,伸了伸腿,又左右看了看,前后挪了挪,脸上的表情就开始变了。
原文里那个家庭的成员,身高一米八二的大个子,他自己试了一下,把驾驶座调到自己合适的位置,然后坐到后排,膝盖离前面的座椅靠背,竟然还有两拳半的空余。
两拳半是什么概念?
这意味着一个成年人坐在后面,可以非常轻松地跷起二郎腿,整个人的姿态是舒展的,而不是蜷缩的。
对于中国家庭来说,后排空间太重要了。
因为车子常常不是一个人开,而是要载着一家老小出门,去旅游、去走亲戚。
后排坐的是父母、是孩子,他们坐得舒不舒服,直接决定了一家人的出行质量。
这位丈母娘一对比,立刻就得出了结论:这车比她女婿那台二十万的雅阁还要宽敞。
这个结论是颠覆性的,因为它直接打破了“价格=空间”的传统等式。
更让她惊喜的是,这车后排居然还有一个“老板键”,按一下,副驾驶的座椅就会自动往前移动并且放倒,给后排腾出一个巨大的腿部空间。
她当场就念叨着,以后出去玩累了,可以在后面把脚伸直了好好休息。
这种以前只在电视里看过的,属于几十万豪车才有的享受,现在八万块的车就给配上了,这种冲击力是实实在在的。
如果说宽敞的空间是第一波冲击,那接下来的油耗表现,就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或者说是让这位丈母娘彻底信服的“定心丸”。
从4S店开回家的路上,他们特意测试了一下。
车上坐了四个成年人,空调开着24度,在高速上跑。
车上的仪表显示油耗是百公里2.5升。
开车的年轻人自己都不太相信,觉得这数字是不是有点“虚标”。
回到家后,他用最原始也最准确的方法,把油箱重新加满,根据加油量和行驶里程一算,实际油耗是百公里2.58升。
这个数字一出来,全家人都愣住了。
百公里不到3升油,这比很多摩托车都省。
我们来算一笔账,像那台作为参照物的雅阁,或者市面上常见的日产轩逸、丰田卡罗拉这些以省油著称的合资家轿,在同样的路况下,油耗起码也要在6到8升之间。
也就是说,开这台国产车,跑同样的路,油钱可能只有原来开合资车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
对于精打细算的中国家庭来说,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一年下来,光油费就能省下好几千块钱。
这笔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是每个月都能从生活开支里省出来的。
他们可能不明白什么是插电混动,什么是发动机热效率,但他们能清清楚楚地算出,这台车能帮他们省下多少钱。
这种实实在在的好处,比任何天花乱坠的广告宣传都管用。
当然,光有大空间和低油耗还不够,乘坐的舒适感也是关键。
毕竟车是移动的家,坐在里面不舒服,再省油也没用。
这台车在座椅上也下足了功夫。
销售人员当时按了一个按钮,座椅的腰部支撑就开始起伏,模拟人手在按摩。
丈母娘一体验,立马就乐了,说这感觉跟小区楼下那种投币的按摩椅一模一样,而且那个是30块钱只能按15分钟,这个是想按多久就按多久,开车一路按回家都行。
这个功能看似不起眼,但它一下子就戳中了中老年人的需求点。
对于经常需要长途驾驶或者腰背不太舒服的人来说,这是一个非常贴心的功能。
它让这台车不仅仅是一个交通工具,更成了一个能提供放松和享受的私人空间。
除此之外,车子的智能化程度也让这家人感到很新奇。
比如想吃点东西,直接跟车机说一声“我想吃臭豆腐”,屏幕上立刻就跳出来附近评分最高的几家店,还问你要不要直接导航过去。
这种方便快捷的体验,对于习惯了在手机上鼓捣半天地图软件的人来说,无疑是方便多了。
最后,所有的这些优点,包括超大的空间、堪比摩托车的油耗、堪比按摩椅的座椅,再加上流畅智能的车机系统,最终都指向了一个让人无法拒绝的价格:八万多块钱全办下来,还送了充电桩和脚垫这些东西。
当这个价格和当年那台20万裸车价的雅阁放在一起对比时,任何关于“合资”和“国产”的品牌纠结,都显得有些苍白无力了。
结果就是,丈母娘当场拍板,非常满意。
晚上这家人把提车的经历发到家庭群里,没过几分钟,家里的另一位亲戚,大姨就回复说,她下周也要去看看,如果合适,就把家里那台老款的日产轩逸给换掉。
你看,这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一台8万块的国产车,它没有去讲那些普通人听不懂的技术参数,也没有去强调虚无缥缈的品牌故事,它就是实实在在地解决了用户最关心的几个问题:第一,空间够不够大,一家人坐着舒不舒服?
第二,用车成本高不高,能不能省点油钱?
第三,开起来坐起来,有没有一些让人觉得舒心、有价值感的体验?
当它把这几点都做到,并且做得比价格贵一倍多的合资车还要好时,消费者的选择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这种口碑的传播力量是巨大的,一个满意的丈母娘,很快就会影响到她身边的大姨、邻居和朋友。
这或许也预示着,中国汽车市场一个新时代的到来,一个不再迷信品牌光环,而是更加看重实际体验和价值的时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