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成都车展不是“降温” 是“退烧”

2025成都车展不是“降温” 是“退烧”-有驾

当2025年的秋雨落在成都西部国际博览城的广场上,今年的成都车展又被贴上了“降温”的标签——20多家车企缺席,户外巨幅广告只剩比亚迪、极狐和理想三块,连往年挤破头的新车首发、明星站台也少见了。

但要是还拿“人多不多”“够不够炸”当评判车展的标准,那可真是没看懂现在的车市。本届成都车展上,目光的焦点不再是“明星助力”与“公关事件”,而是感叹于合资新车越来越高的性价比,自主车型越来越普及的智能化。名爵MG4、上汽大众凌渡L等车型,不断刷新着大家对于当今车市的认知。

要知道,成都早就是全国新车销量和保有量双第一的城市,在车市从增量狂欢转存量竞争的当下,车展早不是靠流量博眼球的秀场,而是回归卖车本质的主场。这不是衰退,是车市终于“人间清醒”了。

01车展不热闹

是车企算明白了账

前几年的成都车展,那叫一个热闹。展馆里车企扎堆发新车,媒体围着展台抢新闻,明星一出场能把通道堵得水泄不通;展馆外满是豪华品牌的巨幅广告,生怕消费者看不见;再加上周边酒店订不上、火锅排不上队,连论坛颁奖后的酒局都要轮着赶场——那会儿的逻辑很简单:先靠声量拉流量,再靠流量换销量,最后用“拉动上百亿关联产业”的数字撑场面。

2025成都车展不是“降温” 是“退烧”-有驾

但2025年的车展,彻底跳出了这个套路。超过一半的豪华品牌不凑展馆的热闹了,哪怕还有12个展馆、近80个整车品牌,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车企对“展台秀”的需求大不如前。

为啥?答案就俩字:算账。

今年前7个月,成都豪华车销量虽然逆势涨了1.7%,但卖得好的是国产新能源豪华车,传统豪华品牌全在下滑——奥迪降了11.2%,宝马降17.1%,奔驰降12.9%,路虎直接跌了29.4%。

更别说全国进口车上半年降幅少则两三成、多则四五成,成都也躲不过。连运通集团这样的大经销商,在成都的宝马、奥迪门店都爆了资金链问题,车主提车、维保都难,谁还敢盲目砸钱搞曝光?

再说了,现在看新车哪儿用跑车展?刷短视频、看直播就能摸清亮点,小程序查配置、社群问价格、试驾还能上门,连家附近的商场都能对比试驾。

加上成都一年到头大小车展不断,今年五一车展就卖了1.8万辆车、收了30亿,消费者早没了“非车展不买车”的执念。

车企终于想通了:车市利润薄了、现金流紧了,热闹是最没用的成本。与其花钱抢C位,不如把预算花在刀刃上——能卖车、能帮经销商回血、能让用户拿到实在优惠,才是真价值。

02成都的车市底盘

谁也撼不动

有人唱衰“成都车展不行了”,却没看见它最硬的底气——成都“全国第一大汽车消费市场”的根基,半点没松。

2025成都车展不是“降温” 是“退烧”-有驾

2023年,成都汽车保有量超过北京,成了全国第一;2024年,凭着近9%的同比增幅,以66.5万辆的年销量从全国第三冲到榜首;2025年前7个月,它又以36.1万辆的销量稳坐第一,把北京、广州、上海甩在身后。这份成绩,可不是靠热闹堆出来的,是成都的“先天优势”喂出来的。

首先,成都没有“地方保护”。京津冀、长三角有本地车企撑腰,多少会偏向自家品牌;但成都没有地产车,对所有品牌一视同仁,市场化竞争的氛围,让车企愿意来、敢来。

其次,成都人“有钱又敢花”。作为全国第四大人口城市,成都经济稳居全国前十,202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万元,远高于全国的4.1万元。

更关键的是,成都房价比北上广深低不少,波动也小,老百姓不用把钱全砸在房子上,敢把钱投到汽车消费里——这里的汽车消费占比高达18%,还是自驾游核心据点,买车需求本来就旺。

再者,成都的“后劲”足得很。2023年引进281个先进制造业项目,协议投资超5000亿;2024年又有500个亿元级工业项目落地,这些项目带起来的经济增长、收入提升,都会变成未来的汽车消费力。

对车企来说,成都车展不止是卖几辆车,更是抢西南市场的“桥头堡”。西南地区年销量超200万辆,占全国1/7,成都能辐射周边300公里的消费者。

现在西南新能源渗透率35%,比全国平均低5个百分点——这可是实打实的增量空间,成都车展就是车企撬动这块市场的窗口。

03不追热闹追务实

才是车展的新活法

今年成都车展的“冷”,其实是车市转型的缩影:车企不盲目凑数了,只选能精准触达消费者的渠道;消费者不跟风逛展了,只关心“车展价比4S店便宜多少”“啥时候能提车”。但这种“冷”,不是功能缩水,是车展终于找对了自己的位置。

2025成都车展不是“降温” 是“退烧”-有驾

未来的成都车展,可能不会再有人挤人的“大场面”,但会更精准、更务实。对消费者来说,这里是一站式对比中高端车型的便利窗口,不用跑遍全城4S店,就能把几款心仪的车摸透;对车企来说,这里是触达西南消费主力的核心渠道,不用搞虚头巴脑的营销,就能直接对接想买车的人;对行业来说,这里是观察区域消费趋势的样本,从成都人买什么车、怎么买车,就能看出西南市场的风向。

说到底,车展的价值从来不是靠参展品牌数量、媒体机酒撑起来的,而是靠背后的消费体量、市场潜力托起来的。只要成都“全国第一大汽车消费市场”的地位不变,只要西南市场的增量空间还在,成都车展就还是车企绕不开的主场。

2025年的成都车展,不是“降温”,是“退烧”——退掉了车市增量时代的虚火,露出了存量竞争下的务实内核。这不是衰退,是车市走向高质量竞争的第一步,也是车展该有的新活法。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