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2026款轩逸的配置单被曝光时,网友炸锅了——卤素大灯、织物座椅、取消倒车影像,甚至连备胎都换成了补胎液。这款曾经的家轿销冠,如今竟靠"减配到裸奔"来降价求生。
更魔幻的是,指导价11.39万起的车,终端直接砍到7.58万起售,比五菱宏光MINIEV还便宜。但翻开销量榜,轩逸7月仍卖出2.6万辆,比比亚迪秦PLUS DM-i多卖5000台。
一边是日产的财报连续4季度亏损,一边是经典款轩逸在三四线城市疯狂走量。当新能源车卷智能配置时,轩逸却在卷"如何把车造得更像拖拉机"。这场反向操作背后,藏着日系车最后的底牌。
销冠的黄昏:当轩逸开始"自断手脚"
2025年上半年,大众朗逸以13.69万辆的销量,把轩逸挤下燃油车销冠宝座。而比亚迪秦PLUS(含混动)更是双线碾压。面对围剿,轩逸的应对策略简单粗暴:砍掉所有能砍的配置。
新推出的"省心版"直接退回十年前:卤素大灯取代LED,织物座椅替代皮质,中控屏消失变储物槽。最狠的是取消备胎,改用补胎工具包。网友调侃:"下次改款是不是要配手摇车窗?"
但经销商刘阳透露,经典款轩逸去年卖了20多万辆,客户多是35岁以上人群。"他们只要车能开不坏,导航屏都是4S店白送的。"在河北某县城,7.4万落地的轩逸经典版,至今仍是驾校教练和网约车司机的首选。
省油神话背后的"祖传三大件"
轩逸的1.6L发动机已经用了十几年,135马力的数据被国产1.5T轻松碾压。北方车主更吐槽"冷保护"顽疾:冬天启动后踩油门空转7分钟,水温上来才能正常行驶。
J.D.Power的报告却显示,轩逸10万公里年均故障仅0.38次,远低于同级0.52次的平均水平。这恰是日产的生存逻辑——用极度成熟的落后技术,换取极低的故障率。
"网约车司机跑30万公里不大修,保养一次不到300块。"刘阳说。当新能源车比拼零百加速时,轩逸车主在乎的是"一箱油跑800公里"的加油站恐惧症治愈效果。
4S店消失的危机:渠道崩塌比销量下滑更可怕
2022年东风日产还有886家4S店,到2024年仅剩673家。在新能源展厅遍地开花的商圈,日产经销商正退守到城乡结合部。
但反常的是,轩逸7月销量仍达2.6万辆。这些订单大多来自老客户转介绍——35岁的王女士刚给父亲买了轩逸经典版:"老头就认这个标,修车铺学徒都会修。"
日产显然在打时间差。海外版新轩逸已曝光2.0L和1.5T混动版本,国产版预计明年跟进。但眼前的难题是:如何用7万块的"裸奔版"拖住比亚迪的攻势?
背水一战的N7:日产的电动化豪赌
4月上市的纯电轿车N7,11.99万的起售价直接杀入比亚迪腹地。上市50天订单破2万,6月更是以6189辆登顶合资新能源榜首。
但产能成了新瓶颈。5月N7月产仅5000台,要到8月才能提升到1万台。更关键的是,日产首款插混车N6即将在四季度上市,CLTC续航130公里的数据,正面叫板比亚迪DM-i。
"现在买轩逸的客户,和订N7的根本是两拨人。"某4S店销售坦言。当经典款轩逸在县城收割最后一波燃油车红利时,日产真正的生死战,早已转移到另一个战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