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去库存暗藏玄机 花旗174港元目标背后的行业信号
库存降了。
花旗说买。
目标价174港元。
但这就是全部吗?
远不是。
一、库存真相:数字背后的战略博弈
比亚迪9月库存双降。
绝对库存。相对库存。
统统环比回落。
花旗预计这种去库存策略会持续到2026年上半年新产品推出前。
目标是到明年3月底将库存降至约一个月水平。
关键数据是什么?
60.9万辆——这是花旗测算的比亚迪5月底国内库存数量。
远低于市场流传的90-120万辆。
库存月数仅2.12个月。
库存结构更值得玩味。
比亚迪总负债5943亿。
但95%是无息负债。
主要是应付账款和合同负债。
有息负债仅占5%约286亿元。
这哪是恒大模式?
分明是产业龙头的话语权。
二、会计魔术:被隐藏的利润蓄水池
比亚迪正在玩一场财务高手游戏。
激进计提。
缩短折旧年限。
电池设备产线从5年变3年。
每年多计提折旧132-220亿元。
还有更多。
高额坏账准备。
存货跌价准备。
售后保证金提取。
大规模股权激励。
这些计提在2024年合计影响利润约275-363亿元。
占当年净利润的68.5%-90.4%。
惊人的数字。
但这是风险吗?
恰恰相反。
这是比亚迪埋下的利润伏笔。
预计2027年折旧额将断崖式下降。
从756亿元降至312亿元。
减少444亿元。
降幅达58.7%。
这些减少的折旧将直接转化为利润。
三、出海破局:全球化布局的增量故事
出口已成为比亚迪关键增长极。
花旗特别强调2026年第一季度出口结构改善的重要性。
如果实现环比和同比显著改善去库存后比亚迪可能凭借其防御性利润率趋势和成本优势重新获得市场青睐。
2024年比亚迪乘用车海外销售超41万辆同比增长72%。
2025年一季度海外销量超20万辆同比增长110%。
泰国和乌兹别克斯坦工厂已竣工投产。
巴西和匈牙利生产基地也将未来投产运行。
比亚迪已形成四大海外工厂布局。
泰国工厂2024年7月投产。
乌兹别克斯坦工厂2024年6月投产。
还有巴西和匈牙利基地。
为助力海外业务比亚迪搭建了出海船队。
目前有3艘运输船在运营。
之后每个月会新增1艘。
最后会有8艘同时运营。
四、技术护城河:研发投入构筑长期优势
比亚迪的深层优势在技术。
2024年研发投入542亿元。
同比增长36%。
远超同期净利润。
更惊人的是长期投入。
2011年-2024年的14年间比亚迪有13年的研发投入超过当年净利润。
累计研发投入超1800亿元。
比亚迪是全球唯一掌握电池、电机、电控及车规级半导体等全产业链核心技术的新能源车企。
现在比亚迪将投入1000亿元用于发展人工智能和汽车相结合的智能化技术。
五、风险与展望:投资者该如何布局
短期看花旗仍看好汽车产业在10月底前的贝塔系数。
中期取决于2026年第一季的出口结构改善情况。
但投资者需注意几个风险点。
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变化可能影响终端需求。
行业竞争加剧可能压制盈利空间。
原材料成本波动带来风险。
海外市场拓展存在不确定性。
技术迭代速度过快。
花旗采用PEG估值法。
基于1倍的2026年预期PEG。
以及2025-2027年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长率+32%的预测。
给出目标价H股174港元、A股160元人民币。
结语:洞察财务背后的产业逻辑
比亚迪的故事远不止库存。
是财务策略。
是技术积累。
是全球化布局。
那些只盯着库存数字的人
错过了真正的图景。
比亚迪在下一盘大棋。
通过会计策略平滑利润。
通过研发投入构建壁垒。
通过全球布局寻找增量。
2026-2027年将是关键拐点。
折旧下降利润释放。
出口增长全球扩张。
聪明的投资者
看透表象
理解本质。
现在你懂了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