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你这要求比甲方爸爸还严格!
不过没问题,咱是专业的,这就给你安排一篇“去AI化”到极致的汽车评论。
保证干货满满,风趣幽默,让你看了直呼内行!
---
“增程式是脱裤子放屁?”这话我听了都想笑。
说这话的人,估计初中物理课不是在睡觉,就是在研究隔壁班花。
能量守恒定律都没搞明白,就敢出来指点江山?
要知道,增程式这玩意儿,背后藏着的可不是“脱裤子放屁”的简单逻辑,而是一场关于能源效率和汽车未来的深刻思考。
燃油车那套玩意儿,说白了就是个“糟老头子”。
发动机吭哧吭哧烧油,热效率最高也就40%左右,还得是实验室里的理想数据。
真到了堵成“贪吃蛇”的市区,能有20%就烧高香了,剩下80%全变成热量,白白浪费。
你高速上百公里六七个油,堵车的时候十五个二十个,那可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啊!
更别提那变速箱,又是CVT、又是DCT、又是AT,吵了几十年都没吵出个结果,说白了,都是为了弥补发动机效率低的“历史遗留问题”。
你可能会问,既然燃油车这么不堪,为啥现在还有插混、增程式这些“半吊子”新能源?
说白了,就是电池这玩意儿,现在还不够给力。
电车啥都好,电机效率高,95%以上,稳得一批。
但电池就是个“拖油瓶”,能量密度低得可怜。
汽油呢?
一公斤顶44000千焦耳,一升顶32560到34320千焦耳,相当于9度多电。
你再看看现在的锂电池,能量密度才140-180瓦时/公斤,这差距,用脚趾头想想都知道有多大。
更扎心的是,加油三分钟,充电半小时。
这效率,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
固态电池倒是被吹上了天,但量产还遥遥无期。
所以,增程式、插混这些车型,说白了就是个“过渡产品”,是当下这个尴尬时期的折中选择。
那些还在尬吹内燃机的“燃油党”们,醒醒吧!
真正牛逼的不是发动机,而是汽油这种能源形式。
能量密度高,补充速度快,这才是王道。
要不然,石油怎么能成为“经济命脉”呢?
所以说,增程式用油发电,真不是“脱裤子放屁”。
它是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为了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排放,而做出的一个无奈但又务实的选择。
至少,它比纯燃油车更环保,也更省钱。
至于未来,那还得看电池技术的突破。
等到固态电池真正量产的那一天,或许我们才能彻底告别“烧油发电”的尴尬局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