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公众号,两个官网,这可能是我参与过最抽象的车展

兄弟们,最近我参加了一场史上最魔幻的车展,光是注册媒体证就折腾得我差点怀疑人生。你听说过同一场展会冒出来两个官方公众号、两个官网吗?这事儿简直比看悬疑剧还刺激——点开微信一搜“上海车展”,跳出来的账号名字就差几个字,一个叫“上海国际汽车展览会”,另一个叫“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官微”,注册入口还分成了两个网站。更离谱的是,两家都在声明自己才是“正版”,互相喊话让大伙别信对方。这阵仗,不知道的还以为误入了真假美猴王的片场!

车展也能玩“双胞胎”?

这事儿得从去年说起。原本上海车展的主办方是“铁三角”:上海贸促会、中国贸促会汽车分会(简称汽车分会)和中汽协。结果去年8月,上海贸促会突然发了个通知,说汽车分会“违约”,直接把人踢出了群聊。汽车分会当然不服啊,辛辛苦苦干了二十多年,哪能说走就走?一怒之下就把对方告上了法庭。两家一边打官司,一边各自筹备车展,连官网和公众号都分头搞了一套,这才有了开头那出“真假官网”的戏码。

两个公众号,两个官网,这可能是我参与过最抽象的车展-有驾

最抽象的是,两家官网的注册流程还整出了“差异化竞争”。一个网站直接放了个二维码,扫码填表就能申请媒体证;另一个网站更“复古”,得手动填一堆信息。我同事老张不信邪,两边都试了一遍,结果两天后居然收到了两份确认邮件!他哭笑不得:“这是让我选边站队,还是让我体验双倍快乐?

两个公众号,两个官网,这可能是我参与过最抽象的车展-有驾

车企和观众:一脸懵的吃瓜群众

两个公众号,两个官网,这可能是我参与过最抽象的车展-有驾

主办方打架,最懵的是参展的车企和观众。兰博基尼、玛莎拉蒂这些豪华品牌一看情况不对,直接宣布“今年不来了”;现代起亚也默默退出群聊。有车企私下吐槽:“我们交展位费都不知道该打给谁,万一钱转错了账户,岂不是白忙活?”另一边,观众买票也成了难题——两个官网都挂着“严正声明”,提醒大家“选错渠道后果自负”。网友戏称:“这年头看个车展还得先考个‘辨真伪’的资格证?

两个公众号,两个官网,这可能是我参与过最抽象的车展-有驾

不过,这场闹剧倒是催生了一波“野生攻略”。有人在小红书发帖:“亲测!两个官网都注册一遍最保险,反正不要钱!”还有技术宅直接扒代码,发现汽车分会的新官网居然藏着未修复的BUG,比如按钮点不动、页面加载卡顿。评论区瞬间炸锅:“这官网怕不是连夜赶工出来的吧?”“建议主办方直接外包给大学生,还能省点开发费。”

两个公众号,两个官网,这可能是我参与过最抽象的车展-有驾

法院一锤定音,车展终回归正轨

两个公众号,两个官网,这可能是我参与过最抽象的车展-有驾

就在大家以为这场“双主办方”大戏要演到天荒地老时,3月底上海高院的一纸判决终结了悬念:维持原判,汽车分会和上海贸促会的合作协议终止。说白了,上海贸促会赢了,车展的“正统”官网和公众号终于尘埃落定。消息一出,网友纷纷玩梗:“感谢法院,治好了我的选择困难症!”“建议下次车展直接搞个‘主办方竞标赛’,谁赢谁上!

两个公众号,两个官网,这可能是我参与过最抽象的车展-有驾

虽然前期折腾,但今年的上海车展倒是意外地“真香”了。走进国家会展中心,36万平米的展馆里挤满了新车、新技术。国产车阵营依旧强势:极氪的“杭州湾库里南”9X光辉版,镀铬大格栅配上手工打磨的大饼轮毂,气场直逼百万豪车;比亚迪的仰望U8L直接把轴距拉到3250mm,后排空间大到能打羽毛球。合资品牌也不甘示弱,奥迪A6L etron装上华为智驾,奔驰CLA L的车机系统居然接入了“豆包”AI,连雷克萨斯都掏出了一台带“虾线”设计的ES系列,虽然被吐槽“像纹了条大青龙”,但至少话题度拉满。

车展的未来:卷出新高度

这场主办方之争,看似是利益分配的“宫斗剧”,实则暴露了车展行业的深层危机。早些年,车企挤破头参加车展是为了曝光度;如今,一场发布会就能在社交媒体刷屏,谁还愿意花几千万搭展台?就连欧洲的日内瓦车展都因为参展商太少,直接停办。国内车展想要活下去,光靠“争主办权”可不够,得拿出真本事。

今年的上海车展倒是给了点启示:与其内斗,不如联手搞点新花样。比如,有展台把新车发布会办成了科技嘉年华,观众能现场体验自动驾驶;还有品牌搞起了“盲订抽奖”,10块钱参与预订就能抽车模手办,瞬间吸引了一波年轻人。更绝的是,某国产车企直接把展台设计成“露营基地”,观众逛累了就能坐下喝杯咖啡,顺便听销售讲解新车——这哪是车展,分明是大型线下交友现场!

说到底,车展的魅力从来不只是“谁主办”,而是能不能让观众看到惊喜,让车企找到机会。就像网友说的:“只要展台有干货,就算主办方是‘葫芦娃分娃’,我也乐意买票!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