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小米汽车最近这个召回,本来屁大点事,结果愣是搞成了一场行为艺术,一场关于“什么叫当代企业责任感”的玄学大辩论。
有朋友给我发了个视频,说博主锤小米召回态度差,结果评论区直接被攻占了,核心论点就一个:我们小米主动召回,多有良心,多负责任,你个车黑为什么就盯着我们锤?再说了,谁家不死人啊,哦不是,谁家不召回啊?
我看完就笑了。这种感觉就像是你家爱豆明明是考试作弊被抓了,粉丝非要说,你看我们家哥哥多诚实,被抓了还知道承认,比那些作弊没被抓的强多了。
这逻辑,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过来,连夜把水滴开过来给你点个赞。
问题的核心,根本不在于召回这件事本身,而在于这次召回的“姿势”。因为从今年开始,咱们国家的召回体系,它不装了,摊牌了,给你整了个明明白白的“打分系统”。这个系统简单粗暴,就是一串召回编号,而秘密,就藏在编号的最后一个字母上。
咱们就拿小米这次的S2025M0149I来说,前面的S代表安全缺陷,2025是年份,M是汽车,0149是批次,都好理解。讲真,我现在看到任何带字母和数字的组合就头疼,尤其是孩子的奥数题,那玩意儿比三体人还难理解。但这个召回码不一样,它的精髓在最后一个字母。
V,代表Voluntary,主动召回。翻译成人话就是,企业自己在家用显微镜照来照去,发现哎呀坏了菜了,这个零件有隐患,赶紧报告组织,主动投案自首,争取宽大处理。这是优等生,是觉悟高。比如丰田斯巴鲁这次,人家就是V,态度分拉满。
O,代表Ordered,强制召回。这就严重了。相当于有关部门已经把证据拍你脸上了,你还嘴硬,说都是用户驾驶习惯不好,是天气太热,是月亮引力太大。最后有关部门直接掀桌子,发了江湖追杀令,强制执行。能拿到O的企业,基本等于社会性死亡,可以准备转行做压缩毛巾了。
然后,就是小米这次的,I。
I,代表Investigation-led,调查后召回。这是什么意思?意思就是,有关部门收到了风声,或者发现了蛛丝马迹,觉得你这车不对劲,于是把你请去喝茶。在一番友好的交流和证据展示后,你“悟了”,你“开窍了”,你表示我们这就回去申请召回。
这就很有意思了。
V是主动自首,O是顽抗到底被正法,而I呢?I是“坦白从宽,抗拒从严”里的那个“坦白从宽”。它不是一种荣耀,它是一种求生欲。它不是良心发现,它是形势所迫。
所以回到开头的那个问题。米粉们在骄傲什么?骄傲小米在被约谈之后,没有选择嘴硬到底,而是选择了配合工作?这不叫有良心,这叫脑子正常。难道要等到有关部门给你发个O套餐,你才觉得这事儿不对劲吗?
这就好比修仙,渡劫失败了还有机会兵解转世。V就是你自己感觉不对,提前散功重修,虽然痛苦,但根基还在。I就是天雷已经劈到脑门上了,你赶紧把所有法宝都扔出去挡,最后半死不活地躺在地上,跟天道说“我错了,我再也不敢了”。你说这值得骄傲吗?命保住了而已。
根据数据,今年42次汽车召回里,35次是V,大家都是体面人,自己主动。只有7次是I,其中捷豹路虎占了5个,小米占了俩。换句话说,在“坦白从宽”这个赛道上,小米和捷豹路虎属于并驾齐驱,属于卧龙凤雏。
这还有什么好洗的?!
我作为一个开过好几年特斯拉的老韭菜,我特别能理解这种品牌信仰。当年我跟别人解释动能回收、解释单踏板模式的时候,那股传教士般的狂热,现在想起来都脸红。会买某个品牌的人,很多时候就是冲着那个“感觉”去的。你爱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你会自动为它的一切行为合理化。
但问题是,感觉不能代替事实。一码归一码。你不能因为雷军老师发布会讲得好,就觉得他车上那个可能会断裂的转向节也长得眉清目秀。那玩意儿不是眉清目秀,它就是个工业品,是个可能让你在高速上直接去找上帝喝茶的压缩饼干。说实话,小米这波公关,有点糙,把一个及格线操作硬要吹成学霸行为,这就有点“机你太美”了。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你别说,还挺形象。
真正的竞争是什么?不是比谁的嗓门大,谁的粉丝战斗力强。而是进入一种“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黑暗森林状态。当乐道把桌子上的蜡烛都吹灭的时候,当比亚迪把秦PLUS价格打到798的时候,这个世界就已经变了。大家都在用自爆的方式攻击友商,所有的体面都是装的。
在这种掀桌子的游戏里,一次“被调查后”的召回,其实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它暴露了你的品控,更暴露了你的态度。你以为大家会夸你“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但你的对手只会看到你羊圈上的那个窟窿,然后把狼群都叫过来开派对。
所以说,最聪明的永远是那些拿了V的吗?不,是那些压根就没上榜的。最好的防御,就是不开摄像头。在车圈这个大型角斗场里,任何一次召回,不管你是V还是I,本质上都是一次“破防”。而粉丝们要做的,不是去赞美这个“破防”的姿势有多优美,而是应该去问问,当初为什么要给对手这个“破防”的机会。
毕竟,车这东西,真的能要人命。
本文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如涉及权益问题,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调整或删除。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