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销量大洗牌!造车新势力冰火两重天,谁在裸泳?

#造车新势力4月销量出炉#
4 月销量大洗牌!造车新势力冰火两重天,谁在裸泳?-有驾

4 月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大变局,头部新势力销量分化加剧,有的品牌同比暴跌 40%,有的却逆势增长 300%!零跑以 41039 辆的成绩首次登顶销冠,小鹏、理想紧随其后,而蔚来、小米等昔日明星品牌却陷入增长困境。这背后究竟是产品力的较量,还是供应链与市场策略的博弈?

一、销量排行榜大洗牌:头部阵营生变

4 月新势力销量榜单彻底颠覆了传统格局:零跑凭借 B10 车型的爆款效应,以 173% 的同比增速首次夺冠,其搭载激光雷达的智驾车型占比高达 50%,成功将高端配置下探至 12 万元区间。小鹏则以 35045 辆的成绩连续 6 个月突破 3 万销量,MONA M03、P7 + 等车型成为刚需市场的 “顶流”。理想虽然以 33939 辆稳居第三,但同比增速仅 31.6%,较去年同期大幅放缓,常州基地因长三角供应链中断导致产能受限是主因。

黑马与困境并存:哪吒以 8813 辆同比增长 120%,但环比下滑 26.7%,过度依赖哪吒 V 单一车型的风险凸显;极氪科技集团(含领克)4 月销量 41316 辆,同比增长 18.7%,高端市场的整合效应初显。反观蔚来,主品牌仅交付 19269 辆,乐道子品牌 4400 辆,合计 23900 辆,同比增速 53% 的背后是换电模式的高成本压力。

二、冰火两重天的真相:产品力、供应链与市场策略的博弈

技术路线分化:零跑的 “激光雷达智驾平权” 策略大获成功,B10 车型以 11.98 万元的价格实现城市领航辅助功能,直接冲击 15 万元以下市场。理想则坚持增程式路线,L9 在 40 万 - 50 万元大型 SUV 市场持续领跑,但供应链集中在长三角的弊端在 4 月暴露无遗。小鹏通过 “纯电 + 智驾” 组合,在 20 万 - 30 万元市场建立壁垒,但 G6 等改款车型尚未完全放量。

供应链生死战:蔚来、理想等头部企业受长三角疫情影响,80% 的零部件供应商停工,直接导致 4 月产能腰斩。零跑则通过分散供应链(如与宁德时代、比亚迪电池双线合作)和快速响应机制,最大限度降低了冲击。这印证了 “供应链韧性决定企业生死” 的行业铁律。

价格战白热化:零跑 B10 以 9.98 万元起售,将激光雷达车型价格拉至行业最低,直接引发奇瑞、吉利等传统车企跟进。小米 SU7 因产能问题销量环比下滑 3.4%,暴露了新势力在规模化生产上的短板。价格战虽能短期拉动销量,但哪吒汽车 - 14.9% 的毛利率和蔚来持续亏损的现状,揭示了 “以价换量” 模式的不可持续性。

三、未来战局:谁能笑到最后?投资者需关注三大关键指标

技术路线可持续性:纯电与增程式的博弈仍在持续。零跑的激光雷达普及和小鹏的全场景智驾代表技术普惠趋势,而理想的增程式在家庭用户中仍具不可替代性。需警惕技术路线单一化风险,如某品牌过度依赖某一车型或技术。

供应链垂直整合能力:特斯拉通过自研电池和芯片实现成本控制,比亚迪凭借全产业链布局抵御外部冲击。新势力中,零跑的“全域自研” 和极氪的 “吉利集团背书” 更具优势。

现金流与毛利率:理想 22% 的毛利率领先行业,但需关注供应链恢复后的盈利弹性;零跑目标毛利率 10%-11%,但低价策略可能侵蚀利润。哪吒、蔚来等企业的现金流紧张问题若无法缓解,可能面临生存危机。

结语

4 月销量数据揭示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残酷现实:潮水退去,方知谁在裸泳。未来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只有真正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才能 survive。你认为哪家新势力最有潜力?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互动话题

零跑的低价策略能否持续?激光雷达普及会成为行业标配吗?

理想的供应链危机是否被市场过度反应?增程式技术还有多久红利期?

小米、蔚来等品牌如何破局?传统车企的 “国家队” 会后来居上吗?

(注:本文数据综合自汽车之家、新浪财经等权威平台。)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