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白说,在那个决定生死的十二码点前,我已经在脑子里构思好了南通夺冠的稿子,标题都想好了,大概是“王者加冕,金陵无战事”之类的。
没办法,赛前的一切信号都在朝这个方向指引。
一个常规赛第六,磕磕绊绊杀进来的;另一个是领头羊,一路砍瓜切菜,还在常规赛赏给过对手一个扎眼的4:0。
这实力对比,就像一个满身肌肉的拳王对上一个刚学会直拳的愣头青,结果似乎早已写定。
可足球这鬼东西,总喜欢在你觉得一切尽在掌握的时候,冷不丁地给你一记耳光。
南京奥体中心那六万多双眼睛,就这样看着场上那90分钟变成了一场无比憋屈的“攻防演练”。
南通队把球传来倒去,像一只优雅但没牙的老虎,围着猎物打转,就是找不到下嘴的地方。
他们的15脚射门,听起来吓人,但真正让泰州门将戴曜城心跳加速的,恐怕没几个。
反观泰州,从比赛第一分钟起,他们就亮明了态度:今儿个就是来跟你耍无赖的。
他们的主教练周高萍,这位前女足国脚,给这帮小伙子灌输的战术思想简单到近乎粗暴——把自家禁区变成一个谁也别想舒服进去的“沼泽地”,然后,把一切交给天意,或者说,交给那个18岁的小门将。
赛后肯定有人会叽叽歪歪,说什么“功利足球”、“摆大巴”、“胜之不武”。
说这些话的人,大概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当你手里的牌就是一把散碎的三四五六,对手攥着俩王四个二的时候,你还跟他讲什么牌品,讲什么风度?
能把对手拖到跟你比大小的份上,本身就是一种了不起的胜利。
泰州这帮平均年龄21岁的年轻人,用最实在的方式告诉所有人:竞技体育,活下去,比什么都重要。
真正的高潮,还是在点球大战。
当那个叫戴曜城的小孩,在聚光灯下像头猎豹一样腾空而起,把南通队志在必得的点球拒之门外时,我脑子里之前想好的所有稿子,瞬间变成了一堆废纸。
这小子简直就是本届“苏超”最大的BUG。
谁能想到,一个在常规赛还因为失误被球迷戏称为“黄油手”的愣头青,到了淘汰赛会突然开窍,连着三场把球队从点球大战的悬崖边上拽回来。
这哪里是比赛,这分明就是一部热血漫画的现实版。
他用那一次次神扑告诉全世界:别信什么天赋,也别信什么宿命,在奇迹发生前,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咬着牙,别趴下。
这场江苏足球的决赛,与其说是泰州的胜利,不如说是草根的胜利。
它证明了在足球世界里,意志力这东西,有时候真的比身价和名气管用。
这也正是“苏超”这个IP能在短时间内迅速火爆的原因。
它没有中超那些高高在上的距离感,没有那些动辄上亿的转会费,它有的,就是我们身边最纯粹的城市荣誉感,就是那种“我邻居家的孩子在场上踢球”的亲切。
当南京、苏州、南通、泰州这些城市的名字在赛场上被一次次喊响时,足球才真正回归了它最原始的模样。
泰州的黑马奇迹已经写进了历史,但江苏足球这锅烧得滚烫的“乱炖”显然还没到收汁的时候。
这不,第二届江苏省足球发展重点城市对抗赛马上就要开打了。
这次轮到了两个“老大哥”——苏州和南京,真刀真枪地来两回合。
一个是“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的官方认证好学生,另一个是在自家地盘上刚丢了面子,憋着一肚子火的老炮儿。
这两家掰手腕,热闹程度恐怕不会比决赛差。
我已经能想象到11月22号的南京奥体,会是怎样一番山雨欲来的景象了。
至于结果?
谁知道呢。
毕竟,看完了泰州这场“不讲道理”的夺冠,谁还敢轻易预测江苏的足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