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力斯发布四大安全技术,车企“智御安全”背后藏何秘密?

这届上海车展,赛力斯又开始“亮家底”了。不过这次,他们没在“电量焦虑”上做,也没死磕“智能互联”,而是直接把“安防系数”搬上了台面。什么生命堡垒、车身金钟罩、健康绿洲、隐私防火墙,听着就让人觉得稳妥。

但且慢,我们果真需要这么多“武装到牙齿”的安全吗?还是说,这只是车企们另辟蹊径,在“内卷”赛道上玩出了新花样?

赛力斯发布四大安全技术,车企“智御安全”背后藏何秘密?-有驾

先聊聊这“生命堡垒”。一体化压铸车身,听着就工艺精湛,号称能提供更强的生存空间。可问题是,真要“狭路相逢”,再坚固的堡垒也难免磕碰。与其在车身刚性上“死磕”,不如把主动避险做到极致,防患于未然,岂不更妙?

再看这“车身金钟罩”,据说问界已经规避了160万次潜在碰撞。这数据乍听之下确实震撼,但换个角度想想,这不也变相说明了,咱们的道路上“事故隐患”着实不少吗?假如交通秩序更加井然,驾驶员的责任意识更强,那还需要这么多“金钟罩”来“护体”吗?

赛力斯发布四大安全技术,车企“智御安全”背后藏何秘密?-有驾

还有那“健康绿洲”,标榜五感呵护,又是清新空气,又是亲肤材质。这车到底是用来驾驶的,还是用来“安家”的?当然,健康至关重要,但倘若外部空气质量持续告急,噪音污染依旧扰人,单凭车内那几台空气净化器和隔音材料,又能起到多大的作用?

至于这“隐私防火墙”,这无疑是当下最受关注的议题。毕竟,谁也不想自己的行车轨迹、个人数据被“扒个精光”。但问题是,车企们煞费苦心地收集这些信息,真的仅仅是为了优化用户体验吗?抑或,背后还潜藏着更大的商业图谋?

所以,不妨先按下暂停键,让我们重新审视一下:车企们如此高调地宣扬“智御安全”,真的是出于对用户的关切吗?还是说,这仅仅是他们在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博取眼球、抢占先机的策略?

赛力斯发布四大安全技术,车企“智御安全”背后藏何秘密?-有驾

平心而论,这些安全技术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行车安全系数。但当我们把一切功劳都归功于车企的“菩萨心肠”时,是否忽略了其他更为根本的因素?例如,道路交通的精细化管理、驾驶员素质的系统性提升、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日臻完善等等。

这就好比那个老生常谈的“安全气囊迷思”:安全气囊固然能提升车辆的安全性,但也可能无形中降低驾驶员的警惕性,反倒增加了事故发生的几率。

赛力斯发布四大安全技术,车企“智御安全”背后藏何秘密?-有驾

归根结底,安全并非仅仅依靠技术的堆砌,它更需要全社会的通力合作。车企理应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提升产品可靠性、完善售后服务体系上,而不是一味地追逐那些华而不实的“未来科技”。

更为重要的是,监管部门应切实履行职责,规范车企的数据采集行为,筑牢用户隐私安全的“防护堤”。唯有如此,“智御安全”才能真正成为一种保障,而非沦为一种营销说辞。

因此,下次再看到车企高调宣扬“智御安全”时,不妨多一些质疑,多一些思考,探寻其背后的真实动因。毕竟,真正的安全,绝非靠广告宣传就能轻易获得。它需要我们同心协力,共同构建一个更安全、更负责任的和谐社会。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