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YU7加价1万仍抢购 饥饿营销催生黄牛狂欢

你愿意多花1万元只为提前开上新车吗?这不是天方夜谭,而是正在小米YU7二手车市场真实上演的疯狂戏码。近百台行驶不足百公里的"准新车"正以高出原价1-2万的价格在二手市场流通,更惊人的是——交钱就能当天提车!

小米YU7加价1万仍抢购 饥饿营销催生黄牛狂欢-有驾

黄牛产业链浮出水面

记者调查发现,这场加价狂欢背后是一个成熟的黄牛产业链。部分专业车商在发布会当天就抢订了首批现车,待新车交付后立即加价转手;另一类则是二手车商从首批车主手中溢价收购后再次加价出售。这种"二次加价"模式让本就不便宜的电动车价格更上一层楼。

在北京某二手车市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车商坦言:"我们也是加价36万收的,现在卖37万,利润其实不高。"这番话揭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在这条产业链上,可能已经经历了多轮加价。

小米YU7加价1万仍抢购 饥饿营销催生黄牛狂欢-有驾

饥饿营销的双刃剑

回溯小米YU7的销售数据:3分钟大定突破20万台,1小时突破28.9万台,这样的成绩足以让任何车企眼红。但随之而来的,是长达33-56周不等的交付周期。官方app显示,即便是交付最快的Max版本也要等待8个多月。

小米YU7加价1万仍抢购 饥饿营销催生黄牛狂欢-有驾

这种人为制造的"稀缺性"无疑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制造了市场热度,另一方面却给了黄牛可乘之机。闲鱼平台上涌现的大量"转让订单",声称可以缩短等待时间,正是抓住了消费者"早买早享受"的心理。

谁在为非理性买单

面对加价现象,消费者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一部分人认为"千金难买心头好",愿意支付溢价提前拥有;更多人则对这种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表示愤慨。网友"科技老司机"吐槽:"抢单时明显感觉有黄牛软件参与,普通消费者根本抢不到首批。"

更值得警惕的是,这种非理性消费可能带来的连锁反应。当加价成为惯例,不仅损害了品牌形象,更可能引发市场价格的混乱。有业内人士担忧,如果这种现象持续,最终吃亏的还是普通消费者。

小米创始人雷军曾说:"让每个人都能享受科技的乐趣。"但如今,当科技产品成为炒作标的,这份初心是否还在?在这场加价狂欢中,我们或许该冷静思考:提前几个月开上新车的快感,真的值得多花上万元吗?

科技本该让生活更美好,而非助长投机。当热潮退去,留下的不应只有被割的韭菜,更应有对健康消费生态的思考。毕竟,真正的科技魅力,从不应该建立在价格的虚高之上。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