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些年,只要一提起买车,身边的人好像都在讨论电动车,什么续航里程、智能座舱、自动驾驶,听起来特别高科技。
这么一来,搞得我们这些开习惯了燃油车,或者还想买燃油车的人心里有点犯嘀咕。
是不是说,燃油车就真的跟不上时代了?
除了加油方便跑得远,在技术上就没什么新花样,只能等着慢慢被淘汰?
过去买车,车子出厂是什么样,开到报废基本也就是那个样,顶多就是导航地图更新一下。
看着邻居家的电动车隔三差五就收到个系统更新推送,多了新功能,优化了驾驶感受,心里难免会觉得自己的车有点“笨”。
不过,前段时间在成都车展上,吉利汽车好像就是要专门来回答这个问题的。
他们推出了一款叫星瑞全新东方曜的新车,让很多人眼前一亮。
这款车传递出的信息很明确:谁说燃油车不能变得更“聪明”?
谁说燃油车不能像智能手机一样,用着用着就自我升级、变得更好开?
它用实实在在的技术,打破了大家对燃油车“技术落后”的固有印象。
首先,这台车最颠覆人认知的一点,就是它具备了整车FOTA升级的能力。
这个词听起来可能有点专业,咱们把它拆开说就明白了。
我们手机系统更新,那个叫OTA,一般是更新软件。
而FOTA,可以理解为是更深层次的固件更新。
打个比方,如果说OTA是给你的手机换了个新主题、装了几个新APP,那FOTA就相当于直接给你的手机升级了处理器的工作方式、优化了电池管理系统,甚至提升了相机的拍照算法。
应用到汽车上,这就意味着星瑞不仅仅能更新它的中控大屏,还能对发动机的喷油逻辑、变速箱的换挡平顺性、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反应速度这些核心部件进行远程优化和升级。
这在以前,基本是高端电动车的专属待遇。
吉利是怎么在一台燃油车上实现这个功能的呢?
关键就在于它用了一套全新的“GEEA3.0电子电气架构”。
我们可以把传统汽车的电子系统想象成一个老旧的房子,里面的电线乱七八糟,每个电器都有一套独立的线路,互相之间沟通很费劲,想升级改造一下,工程量巨大。
而吉利这套新架构,就等于把这台车重新设计成了一座智能家居的豪宅,有一个中央处理器作为“超级大脑”,所有信息都通过高速网络来传输。
据说,这个传输速度比传统汽车快了两百倍。
速度快了,就为整车升级提供了硬件基础。
所以,车主可能某天晚上把车停在车库,第二天早上再开的时候,就会发现车子变得更好开了,或者多了一些以前没有的实用功能。
这种“车子能自己长大”的感觉,彻底改变了燃油车一成不变的属性,让它的生命周期价值大大提升了。
当然,光有聪明的“脑子”还不够,一台好车还得有颗强劲的“心脏”。
现在很多车为了省油,都用小排量发动机,开起来总觉得差点意思。
但星瑞全新东方曜在这方面一点也不含糊,它用了一台2.0T的高功率发动机,配的是日本爱信的8速自动变速箱。
咱们看看数据,最大功率200千瓦,峰值扭矩400牛·米。
这个数据是什么水平呢?
一些大家熟知的豪华品牌中型SUV,比如宝马X3的高配车型,动力数据也差不多就是这样。
把这样的动力放在一台尺寸更紧凑的星瑞上,开起来的感受可想而知。
更重要的是,它的涡轮在发动机转速很低的时候,大概1000转就能启动工作。
这意味着在城市里开车,你几乎感觉不到涡轮介入的突兀感,油门踩下去动力就来,非常跟脚,起步、跟车都特别轻松。
而上了高速需要超车的时候,它6.5秒就能从零加速到一百公里的实力就体现出来了,深踩一脚油门,那种扎实的推背感能给你很强的信心,整个超车过程干净利落。
有了强劲的动力,操控和安全也得跟上。
这台车诞生于吉利的CMA平台,底盘很扎实,前后都是独立悬架,能很好地平衡驾驶的乐趣和乘坐的舒适感。
再加上意大利ITT的刹车片和固特异轮胎这些好料,确保了它既能跑得快,也能站得稳,让驾驶者开得放心,乘客坐得也安稳。
最后,在大家越来越看重的车内体验上,星瑞全新东方曜也下足了功夫。
车里装了一套叫FlymeSound的音响系统,有16个扬声器,还带一个1000瓦的独立功放。
现在很多车都说自己扬声器多,但效果好不好,关键看调校和硬件。
吉利这套系统是经过专业团队调校的,独立功放能保证每个喇叭都能发挥出最好的效果。
实际听起来,高音很清亮,中音很饱满,低音也很有力,坐在车里听音乐,真有种在小型音乐厅里的感觉,音质完全可以和一些价格贵得多的豪华车去比一比。
除此之外,像主驾驶座椅加热、方向盘加热这些配置也非常贴心。
尤其是在冬天,一上车就能摸到温暖的方向盘,坐上热乎的座椅,这种实实在在的舒适体验,远比一些华而不实的功能更能打动人心。
总的来看,吉利通过星瑞全新东方曜这款车,向我们展示了燃油车发展的另一种可能性。
它证明了燃油车不仅可以在传统的机械性能上做到顶尖,同样可以在智能化、科技化方面跟上时代的步伐。
它把领先的电子架构、澎湃的动力性能和越级的舒适配置融合在一起,给那些既喜欢燃油车驾驶质感,又希望享受到科技便利的消费者提供了一个非常理想的选择。
这也让我们看到,咱们中国的汽车品牌,在技术研发和产品定义上的实力确实越来越强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