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克文:再豪华的车也难卖了

卢克文发了一张表,看得我心头一紧:玛莎拉蒂七年销量跌去七成,宾利、劳斯莱斯、兰博基尼集体“负增长”,法拉利也扛不住了。这些曾经在街头让人侧目、在朋友圈刷屏的超豪华车,怎么突然就“卖不动”了?我开着一台国产新能源车,停在4S店门口,看着展厅里那辆闪着幽光的劳斯莱斯幻影,心里冒出个问题:这年头,谁还为“车标溢价”掏一百万?

豪华的定义,正在被重新书写

我试驾过太多车了。从百万级的保时捷911到国产新势力的旗舰轿车,说实话,当你坐进一台车,最先打动你的,已经不再是那枚镀铬车标,而是整个座舱的“氛围感”。

举个例子,我去年试驾一辆宾利飞驰,真皮、实木、金属装饰一应俱全,奢华得像维多利亚时代的客厅。但当我打开车机,系统反应慢半拍,语音助手听不懂“导航去最近的加油站”,那一刻,我感觉像在开一台“会跑的古董”。而反观我手头这台鸿蒙智行的尊界S800——暂无公开试驾数据,但根据其技术路线推测——它搭载的鸿蒙座舱,一句话就能调空调、设导航、放音乐,甚至能根据你的情绪推荐歌单。这不是“智能”,这是“懂你”。

豪华,正在从“看得见的贵”转向“感知得到的聪明”。

为什么卖不动了?三个字:不值了

我们来拆解一下。卢克文提到的数据很关键:胡润研究院显示,中国高净值家庭购车平均花费78万元,100万元以上市场仅微降1%。这意味着什么?顶端消费没崩,但消费逻辑变了。

以前买超豪华车,买的是品牌历史、是社交资本、是“我比你贵”的优越感。但现在呢?疫情之后,工厂倒闭、资产缩水,谁还愿意把几百万砸进一台“移动的奢侈品”?

更关键的是,国产新能源车来了。我不是说一台比亚迪就能干翻宾利,但像仰望U8、高合HiPhi X、还有传闻中的尊界S800,它们在技术上已经实现了“降维打击”。

拿仰望U8来说,易四方四电机技术,让一台两吨多的SUV原地掉头、横向移动,这在传统豪华车里想都不敢想。而它的售价,还不到宾利添越的一半。你说,高净值人群会选谁?

亲身感受:一次试驾,颠覆认知

去年我在三亚试驾一台国产旗舰轿车,风阻系数低至0.21Cd(数据来源:官方宣传),比很多超跑还低。开起来是什么感觉?静,异常的静。没有发动机轰鸣,只有风声和胎噪被隔绝在车外。车内,AR-HUD把导航直接“投”在路面上,L2级辅助驾驶稳稳地跟车、变道,我几乎不用碰方向盘。

我问销售:“这车对标的是谁?”

他笑:“我们不对标任何人,我们在重新定义豪华。”

卢克文:再豪华的车也难卖了-有驾

那一刻我懂了。传统豪华车还在讲“手工缝制真皮用了多少小时”,而新豪华车在讲“AI大模型能帮你规划行程、订酒店、甚至预测你的心情”。

这不是升级,这是革命。

竞品对比:一场“旧神”与“新神”的对决

我们拿三台车对比:劳斯莱斯古斯特、宾利飞驰、鸿蒙智行尊界S800(基于现有信息推测)。

维度 劳斯莱斯古斯特 宾利飞驰 尊界S800(推测)

动力形式 V12燃油发动机 W12燃油发动机 纯电/增程(暂无确切数据)

零百加速 约4.8秒 约3.8秒 预计3秒内(需进一步确认)

智能化 基础L2辅助驾驶 中等水平车机 鸿蒙座舱,高阶智驾(推测)

内饰材质 手工实木、顶级真皮 精致皮革、金属装饰 环保材料、科技感设计

用户画像 传统富豪,注重品牌 商务精英,兼顾性能与舒适 科技新贵,追求体验与效率

你看,差距在哪?在“体验闭环”。

传统豪华车擅长“静态奢华”,但一旦动起来,智能化、能耗、使用成本全落下风。而新势力,从用户上车那一刻起,就在构建一个“全场景服务生态”。

用户声音:从“仰望”到“平视”

我在车友群里聊过这个话题。一位开法拉利488的老哥说:“以前我一出门,保安都敬礼。现在开电车,没人认识我了,反而自在。”

卢克文:再豪华的车也难卖了-有驾

另一位买了仰望U8的工程师说:“我买它不是为了显摆,是它真的能带我翻山越岭,还能当‘露营电源’,值!”

这代消费者变了。他们不再为“别人的眼光”买车,而是为“自己的生活”买车。

技术革命:电动化+智能化,重塑价值标准

我们常说“三电技术”——电池、电机、电控。这玩意儿听着枯燥,但它决定了电动车的续航、性能、安全。传统豪华车玩了一百年的内燃机,在三电面前,就像胶片相机遇上数码。

再看动态稳定控制系统,传统车靠机械+电子协同,而电动车直接通过电机扭矩矢量分配,反应速度快了不止一个量级。兰博基尼Urus再快,也快不过一台搭载四电机的国产超跑。

还有L2级辅助驾驶,这已经不是“有没有”的问题,而是“好不好用”的问题。我试过某德系旗舰,车道保持总在“抽风”;而国产新势力,能稳稳地跑完一段高速,自动变道、进出匝道一气呵成。

技术,正在成为新的“豪华税”。

未来会怎样?我的判断

我认为,超豪华车不会消失,但会“小众化”。就像机械表没被智能手表干掉,但市场份额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未来十年,100万以上的市场,将是国产高端品牌的主战场。它们有技术、有成本优势、更懂中国用户。而传统豪强,如果不能在电动化和智能化上真正突破,只会越来越像“博物馆展品”。

但我也想问大家:如果你有一百万,你会选一台“传承百年的燃油豪车”,还是一台“定义未来的智能电车”?

问答环节

Q:国产车真的能超越百年品牌吗?

卢克文:再豪华的车也难卖了-有驾

A:超越不等于“完全替代”。但在智能化、用户体验、迭代速度上,国产车已经领先半个身位。传统品牌的优势在品牌和工艺,但这两点正在被技术浪潮稀释。

Q:燃油车还有未来吗?

A:当然有。就像相机没死,但主流变了。小众、情怀、赛道,会是燃油车的归宿。日常使用,电车是大势所趋。

Q:安全呢?电车自燃怎么办?

A:任何技术都有风险。但主流品牌的电池都通过了针刺、挤压、火烧测试,安全性远超早期。反倒是高油耗的燃油车,长期停放更容易出问题。

幕后花絮

有一次我试驾完一台国产旗舰,停车场遇到一位劳斯莱斯车主。他问我:“这车,真有你说的那么神?”

我说:“你上车试试,它会告诉你答案。”

他犹豫了一下,坐了进去。五分钟后,他下车,笑着说:“我好像落后了一个时代。”

结语

卢克文的表格,不是“超豪华车的末日”,而是“新豪华时代的序章”。

当技术成为新的奢侈品,谁掌握创新,谁就掌握未来。

所以,别再问“为什么卖不动了”,该问的是:下一个定义豪华的,会是谁?

卢克文:再豪华的车也难卖了-有驾

各位车友,评论区聊聊:你心中的“顶级豪华车”,应该长什么样? 我每条都会看,也会认真回复。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