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人事变动:四大品牌一把手就位,传播中台成关键抓手
据多家媒体报道,7 月中旬,长城汽车启动新一轮管理层调整,核心变动聚焦品牌运营与资源协同:
刘艳钊职务调整:从魏牌、坦克双品牌 CEO 升任集团副总裁,主管传播中台,成为公关体系一号位,不再直接负责具体品牌运营。这位入职长城 20 年的 “老兵”,曾主导魏牌创立初期技术布局与坦克品牌从 0 到 1 的突破,此次履新据信旨在统筹集团传播资源,强化品牌协同。
新帅接棒:冯复之接任魏牌 CEO,常尧接任坦克品牌 CEO。至此,长城四大乘用车品牌(哈弗、欧拉、魏牌、坦克)据报道均已实现独立一把手管理,结束此前 “一人兼两职” 的状态 —— 赵永坡任哈弗总经理,吕文斌任欧拉总经理。
二、新负责人履历:跨界经验与用户基因成亮点
据多家媒体梳理,两位新掌门的背景与品牌需求高度契合,凸显长城 “专业化 + 场景化” 的用人逻辑:
冯复之(魏牌):曾任职小鹏、理想,担任理想零售总监期间,6 个月内完成 13 城零售中心布局,擅长直营渠道建设与用户直联。加入长城后主导 “长城智选” 直营体系搭建,此次接掌魏牌,据分析将助力品牌从 “技术驱动” 转向 “用户体验驱动”(魏牌上半年因新款蓝山上市,销量同比暴增 73.62%)。
常尧(坦克):出身长城用户运营部门,历任用户中心高级总监、坦克品牌负责人,深度参与坦克 300/500 的用户圈层运营(如 “坦克营地” 越野社群)。面对方程豹等竞品冲击(方程豹上半年销 6.07 万辆),其用户运营经验据业内推测或成为坦克破局关键。
三、品牌现状:增长与压力并存,调整迫在眉睫
2025 年上半年,长城汽车整体销量微增 1.84% 至 56.9 万辆,但四大品牌分化明显,据观察这也成为人事调整的直接诱因:
魏牌:受益于新款蓝山(30-40 万元 SUV)拉动,上半年销量 3.45 万辆,同比增长 73.62%,但高端市场份额仍落后于理想(理想 L 系列单月均超 2 万辆)。
坦克:上半年销量 10.37 万辆,同比下滑 10.67%。核心压力来自比亚迪方程豹 —— 后者依托 DMO 混动平台推出豹 5、豹 8,以 “性能相近、价格低 10%” 的优势分流用户,坦克需加速混动化转型(计划 2025 年推出坦克 700 HEV)。
欧拉:表现低迷,上半年销量 1.39 万辆,同比下滑 56.19%。过度依赖好猫(占比超 80%),且未推出全新车型,在比亚迪海豚、吉利星愿的挤压下,“女性车” 标签优势弱化。
哈弗:仍是主力,上半年销 32.14 万辆,同比增长 7.24%,但 H6 等主力车型面临比亚迪宋 PLUS DM-i 的持续冲击,亟需强化智能配置(如城市 NOA)。
四、调整深层逻辑:从中台整合到 “全面 ToC” 落地
据多家媒体分析,此次人事变动是长城 2023 年 “强后台 — 大中台 — 小前台” 架构改革的延续,核心目标有三:
传播资源协同:刘艳钊主导的传播中台将统一规划四大品牌营销内容,避免此前 “各品牌自说自话” 的分散状态(例如,坦克的越野场景与魏牌的家庭场景可形成用户池互通)。
专业化品牌运营:独立一把手模式让管理者更聚焦单一赛道 —— 冯复之可专注魏牌 “家庭智能 SUV” 定位,常尧则深耕坦克 “硬派越野 + 新能源” 转型,避免精力分散。
加速 ToC 转型:冯复之的直营经验与常尧的用户运营背景,将推动品牌从 “经销商驱动” 转向 “用户直联”,例如魏牌计划 2025 年将直营渠道占比从 15% 提升至 30%,坦克则拟扩大 “车主共创” 项目(如定制化越野套件)。
五、行业观察:长城的 “35 岁突围战”
2025 年是长城创立 35 周年,此次调整据行业人士解读,折射出传统车企应对新能源竞争的共性思路:
对比比亚迪(内部轮岗激活品牌)、吉利(跨界引援补短板),长城更侧重 “内部挖潜 + 体系优化”,通过中台整合提升效率。
关键考验在于:冯复之能否让魏牌突破月销 5000 辆瓶颈,常尧能否顶住方程豹压力稳住坦克基本盘,吕文斌能否为欧拉找到第二增长曲线(计划 2026 年推出全新纯电 SUV)。
长城汽车的人事调整能否转化为市场竞争力,下半年销量数据将给出初步答案。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