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不装了,摊牌了。
当所有人都以为价格战的震中在新能源,卷王头衔不是比亚迪就是小米的时候,长安像个喝多了的醉汉,一脚踹开了燃油车的大门,把一颗手榴弹扔进了A级轿车市场。
第三代UNI-V,2.0T,官方给了一个词叫“尝鲜价”,11.49万。
你品品这个词,尝鲜。这哪是尝鲜,这是直接把竞争对手的头盖骨给你打开,让你尝尝脑花的新鲜。11万4千9,买一个2.0T发动机加8AT变速箱的轿跑,这已经不是掀桌子了,这是直接把整个餐厅给爆破了,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隔壁的思域、型格,还有一众国产兄弟,估计开会的时候,PPT都不用做了,直接改成默哀三分钟。
这就是当下车圈的现状,你死我活的黑暗森林。没有什么体面,没有什么技术交流,只有最原始的血拼。最好的防守就是创死所有对手。长安这一手,就是典型的“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自爆式卡车袭击。它用实际行动告诉你,什么叫“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讲真,这车的动态感受,就跟它的定价策略一样,突出一个“颠”。
我试的是2.0T版本,那油门调得,就像个经不起任何挑逗的青春期少年,你脚尖稍微碰一下,它就“噌”一下往前窜,好像你侮辱了它的家族荣誉。这种感觉在赛道上可能很爽,但在晚高峰的环路上,我作为一个中年人,开着这车,感觉我的右脚不是在控制车,而是在拆弹。
还有那个刹车,同样一惊一乍。点一下,整个车就像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按住,我和副驾的脑袋疯狂进行着爱的魔力转圈圈。乘客的颈椎还好吗?不知道。我只知道,开这车通勤,一天下来,核心力量能得到极大的锻炼。三体人看了这标定,都得一个趔趄。
当然,最典中典的还得是那个赛道模式。一按下去,排气阀门打开,开始发出嘶吼。但有意思的是,2.0T的声浪,反而没有之前1.5T的那么纯粹、那么炸。为什么?因为它嗓子里塞了个“颗粒捕捉器”,属于是想当街溜子,又被迫戴上了口罩,喊出来的声音都带着一股子憋屈。这就像一个摇滚歌手被迫唱美声,味儿不对了。
这就引出了UNI-V现在最大的一个问题,一种精神上的拧巴。
你看它的新前脸,长得越来越像自家兄弟深蓝SL03,一张标准的新能源脸,封闭式格栅,鲨鱼鼻。它在用尽全力告诉你:看,我很潮,我很未来,我很电。但它骨子里,依旧是一个烧油的、吵闹的、甚至有点糙的燃油车。
这种感觉,就像一个修仙的道士,突然有一天开始穿西装打领带,嘴里念的不是清心咒,而是“赋能、闭环、抓手”。坏了,菜了,属于是走火入魔了。
我能理解长安的想法,随大流嘛,现在流行这个。但UNI-V之所以是UNI-V,就是因为它之前那股子谁都不鸟的邪气。现在好了,为了融入集体,把自己整得像个压缩毛巾,泡了水才发现,哦,原来是深蓝啊。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那个升降尾翼还在。讲真,这个配置的实用性几乎为零,但它就是帅。它升起来的那个瞬间,就好像给这辆车注入了灵魂。说起来那个升降尾翼,我总觉得它升起来的时候像极了小时候玩的四驱车,暴露年龄了。对于买这车的年轻人来说,这个尾翼,就是他们的金钟罩铁布衫,是他们对抗世界无聊的最后一道防线。
坐进车里,这种“精神分裂”还在继续。中控也改了,也变得“随大流”了,更懂年轻人了,功能更丰富了。是是是,都对。但就是觉得少了点什么。少了那种原始的、野性的、甚至有点反人类的酷。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把长安形容成一个疯子,可能有点不厚道。但是,你看看这个价格,它正常吗?它不正常。
这就是反技术崇拜的终极体现。当所有车企都在吹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的时候,长安用11.49万的2.0T告诉你,决定胜负的,不是那些花里胡哨的参数,而是最简单粗暴的真金白银。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同理,A级运动轿车的关键,不在于纽北跑了多少圈,而在于年轻人兜里还剩多少钱。
一脚油门下去,管他什么优雅不优雅,干就完了!
所以,第三代UNI-V到底怎么样?
它变得更主流,也更矛盾。它想讨好所有人,结果可能失去了最核心的那批信徒。但它也变得更具杀伤力,用一个几乎不讲道理的价格,把所有潜在对手都拉进了泥潭里打滚。
会买它的人,依旧是那些预算有限,但又渴望一点点不同,渴望那个升降尾翼带来的片刻虚荣的年轻人。他们不需要什么品牌玄学,不需要什么信仰加成。他们要的就是,我花更少的钱,办了更大的事儿。
所以这车到底好不好?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让所有人都很难受,这就够了。混乱,才是阶梯。就问你怕不怕?
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倡导积极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争议,欢迎监督指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