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SUV降价6.4万,780万车主何以在中国“遇冷”?

这年头,车市的价格战打得昏天黑地,简直是“血拼”。起亚这狮铂拓界,新款一露面就“挥刀自宫”,官降6.4万,裸奔价11万多,乍一听,捡了个大便宜,但细琢磨,这“馅饼”里莫非藏着“砂砾”?

明面上,厂家那是急着“回血”。纵观全球,780万车主听着唬人,可一瞅国内那“凄凉”的销量,月销才勉强破千,这数字,估计连一些网红甜品店都“望尘莫及”。厂家心焦,想靠降价“招蜂引蝶”,这招虽老套,但够直接。

合资SUV降价6.4万,780万车主何以在中国“遇冷”?-有驾

再者说,如今的车市,简直是“修罗场”。新能源车如“过江之鲫”,蜂拥而至,传统燃油车那是“亚历山大”。你不降价,消费者立马“移情别恋”到隔壁老王家。况且,现在的消费者,个个都练就了“火眼金睛”,各种比价APP用得炉火纯青,谁家更“实惠”,一眼便知。

合资SUV降价6.4万,780万车主何以在中国“遇冷”?-有驾

然而,这降价的“糖衣炮弹”下,也潜藏着一些“猫腻”。你细品那配置表,11万多的“丐版”,智能辅助驾驶“查无此人”,座椅还得手动“伺候”。这就跟去馆子点菜,发现最廉价的套餐,肉少得可怜,剩下的全是“边角料”。

这就引出一个“灵魂拷问”: 咱们真的需要那么多“花拳绣腿”的功能吗?还是说,厂家为了博人眼球,故意把高配车型吹得“天花乱坠”,然后用低配车型来“偷梁换柱”,营造一种“物超所值”的幻觉?

合资SUV降价6.4万,780万车主何以在中国“遇冷”?-有驾

再说回起亚这个“牌子”。不可否认,这几年韩系车在国内的“江湖地位”的确大不如前。一方面,自主品牌“异军突起”,蚕食了不少市场份额; 另一方面,消费者对韩系车的“刻板印象”还停留在“性价比”上,觉得它不够“高大上”。

可这真的是韩系车的“原罪”吗?还是说,咱们对“品牌”的认知,已经被一些营销“套路”给裹挟了?很多时候,我们买的并非产品本身,而是产品背后的“故事”和“人设”。

合资SUV降价6.4万,780万车主何以在中国“遇冷”?-有驾

细想来,也颇有几分“黑色幽默”。一款在全球卖了780万辆的车,到了国内却面临“夕阳西下”的窘境。这说明了啥?是产品“水土不服”?还是市场“风向”变了?亦或是消费者的“芳心”另有所属?

当我们习惯性地将“锅”甩给“品牌影响力弱”时,是否忽略了其他“变量”?比如,国内消费者对SUV的需求正在“迭代升级”,更看重智能化、舒适性以及“与众不同”。兴许,狮铂拓界在某些方面,并没有完全“投其所好”。

合资SUV降价6.4万,780万车主何以在中国“遇冷”?-有驾

话虽如此,11万多拿下合资SUV,也算是一笔“划算”的买卖。毕竟,这车的外观设计还挺“吸睛”的,而且在全球范围内也算是“有口皆碑”。但如果你对配置有更高的“诉求”,或者对品牌有更强的“执念”,那可能就要“另觅佳人”了。

人生就像一场大型的“真香定律”实验。曾经“嗤之以鼻”的东西,没准哪天就成了你的“心头好”。就像起亚这狮铂拓界,或许现在“门可罗雀”,但谁又敢断言,它不会在未来的某一天,突然“咸鱼翻身”呢?毕竟,在这瞬息万变的市场里,一切皆有可能。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