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台让我在北京五环扔掉充电焦虑的阿维塔07,10分钟补能400公里背后藏着宁德时代工程师不愿说的秘密
上周四还是周五来着,反正就前几天,老李开着他那台新车过来。
我在楼下远远就看见了,黑色的,停在我那台油车旁边显得特别有科技感。他下车就开始嘚瑟:“老张,你猜我刚才充电充了多久?”
说实话我当时没当回事儿,这几年电车车主都这样,逢人就聊充电速度。我随口说了句“半小时?”他摇摇头,掏出手机给我看充电记录——不到十分钟,从百分之二十几充到六十八。
行吧,我承认这个速度确实有点东西。
车机这块屏幕,玩法跟我想的不太一样
上了车我才发现,他这台阿维塔07里面藏着不少门道。
中控那块大屏,老李说15.6英寸,我也没量,反正挺大的。关键不是尺寸,是他把手机往那儿一放,整个屏幕就变成手机界面了。我说你这是投屏吧?他说不是,是鸿蒙4.0的什么超级桌面,手机应用能直接在车机上跑。
当着我面打开微信,刷抖音,看着确实挺流畅。他还演示了一下导航,说是在手机上查好的地方,上车自动就接过来了,中间不用任何操作。
我琢磨这个功能其实挺实用,以前车机那点破应用,能用的没几个。现在直接把手机生态搬过来,算是找到了一个巧妙的解决办法。虽然不知道长期用会不会有什么坑,但至少看起来思路是对的。
那块神行电池,冬天表现怎么样还得观察
说到充电,我就问他冬天续航怎么样。毕竟北京这天气,去年冬天我几个开电车的朋友,天天在群里哀嚎续航腰斩的事儿。
老李倒是挺淡定,说他上周测过,零下七八度的时候,续航确实掉得快点,但也就多个百分之二十左右。比他预期好不少。
他跟我解释了半天什么热管理系统,电机废热回收,什么热泵空调。我听得一知半解,但大概意思就是——这车会把各个部件产生的热量综合利用,不像以前那样硬烧电来制热。
“还有个细节,”他突然想起来,“如果你导航去充电站,车会提前把电池加热到合适的温度,到了桩边立马就能快充。”
这个设计倒是够贴心的。
底盘这块,开起来感觉还行
我让老李带我在周边转了一圈。
上了五环,他把模式调到运动,我能感觉到整车的状态紧了一下。过弯的时候侧倾控制得还可以,比我那台油车SUV要好。但也没到特别夸张的程度,就是该有的支撑性都有。
“这是CDC悬架配合空气弹簧,”老李又开始科普,“能自动调软硬,高速降车身,烂路升车身。”
我注意到过减速带的时候,车身好像主动升了一点点。老李说这是系统提前读取了路况信息。虽然听起来有点玄学,但实际感受确实比较舒服——路面的颠簸被处理得挺干净的。
不过我觉得这个调校可能还是偏舒适一些,激烈驾驶的话,可能没有那些纯性能车那么硬核。但话说回来,买这车的人估计也不会天天下赛道。
智驾这块,走的是另一个路子
回来的路上遇到修路,导航临时改了路线。我以为辅助驾驶要退出了,没想到它自己就绕过去了。
老李说这是无图智驾,不依赖高精地图,全靠激光雷达和摄像头。我半信半疑,毕竟这种技术以前听说过很多次,但真正好用的不多。
观察了一路,处理那些临时围挡、施工路段,这车确实能应付。有辆电动车突然从旁边窜出来,它提前就减速了,比我反应还快。
不过也不是完美无缺,有几次变道还是有点犹豫,没人类司机那么果断。但整体来说,在城里跑跑还是能省不少心。
至于能不能完全信任,我觉得还得多用一段时间才知道。
最后说说那个冰箱
临走前,老李从扶手箱后面掏出两瓶冰镇可乐给我。我才发现这车配了个车载冰箱。
他说是压缩机的,能到零下好几度,夏天冰饮料,冬天还能保温。上周末带孩子出去玩,给娃冰母乳和辅食,车停一天也没事儿。
我心想这玩意儿虽然不算刚需,但确实能提升不少幸福感。特别是夏天,能喝口冰的总比喝温水强。
开到现在的一点想法
离开的时候已经快晚上九点了。
我送老李到楼下,看着他开车离开,突然想起他刚提车那会儿还有点担心续航的事儿。现在看来,这车在实用性这块,确实下了功夫。
10分钟补能这事儿,听起来很玄乎,但落实到每天用车,就是能不能在服务区上个厕所、买杯咖啡的功夫把电充好。那些看不见的技术,热管理啊、电池管理啊,你感觉不到它们在工作,但确实在影响着你的用车体验。
至于这车值不值,我觉得得看你怎么用。如果你需要一台能在城市里代步,偶尔跑跑长途,还得照顾家人舒适性的车,阿维塔07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它可能不是最亮眼的那个,但把该做的都做到位了。
就像老李说的,买车这事儿,参数只是一方面,关键还得看每天用起来顺不顺手。
对了,忘了说,他那台车的内饰挺不错的,用料什么的。不过这些细节,还是得你自己去试驾才能感受到。我就不班门弄斧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