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事实胜于雄辩
最近网上总刷到“国外都不爱新能源车了,人家又回去搞油车了”的帖子,看得人心里犯嘀咕:真的假的?新能源车不是未来趋势吗?怎么说放弃就放弃了?其实啊,这些说法大多是把碎碎的信息拼在一起,没看到全貌。
今天咱们就好好聊聊,到底国外是不是真放弃新能源了?他们为啥老提油车?咱们中国为啥还在使劲推新能源车?
一、“国外放弃新能源”?销量和真金白银可不答应
先说说大家最关心的销量。
2024年全球电动汽车卖了1700多万辆,市场份额第一次超过20%,这可不是小数目,说明买电动车的人越来越多了。
这里面咱们中国贡献最大,卖了1100万辆,差不多占了全球的三分之二,妥妥的增长主力。
就算有人说欧洲市场“不行了”,人家份额也稳稳保持在20%左右,哪有“放弃”的样子?
再看车企的钱都花哪儿了。
大众集团前段时间说要投600亿欧元搞内燃机,好多人就说“你看,人家不搞电动化了”。
可人家电动化规划投资是1200亿欧元,是内燃机的两倍!奔驰更不用说,电动化产品累计投了超百亿欧元,转型的目标从来没变过。
还有宁波口岸,2024年新能源汽车出口就有6.7万辆,大多卖到欧美去了,要是人家真不需要,这些车能卖出去吗?
说白了,国外车企不是“放弃”,是调整节奏。
电动化的钱一分没少投,只是燃油车这边暂时多花点心思,毕竟饭要一口一口吃,转型哪能一步到位?咱们老百姓过日子还得计划着来呢,何况这么大的车企?
二、国外车企为啥老提油车?三个坎儿绕不过去一、政策一会儿一个样,车企也得跟着“急转弯”
政策这东西,对车企影响老大了。
就说欧盟,之前喊着2035年不让卖燃油车,结果2025年5月突然说推迟到2040年,还说“烧合成燃料的燃油车不算”,这口子一开,保时捷立马投了8亿欧元搞这个燃料。
美国更有意思,2024年9月把7500美元的新能源补贴给取消了,反而给普通新能源车加注册费,就留着13万美元以上的高端车有补贴——你说普通老百姓谁买得起13万美元的车?这不等于变相让大家别买便宜新能源车嘛!
反观咱们中国,限牌的城市绿牌都是免费发的,补贴也不直接给买车的,而是投到充电桩和核心技术上,稳得很。
政策稳了,车企才敢放心投钱,咱们买车也心里有数,不用怕今天买了明天补贴没了。
二、新能源车太“烧钱”,还得靠油车“输血”
做生意嘛,谁也不能一直亏本。
福特2023年搞电动化亏了47亿美元,2024年二季度又亏了10亿,这钱跟流水似的往外淌。
可大众燃油车业务2024年利润超200亿欧元,奔驰燃油车销量还占70%呢。
你想啊,搞新能源车得建新工厂、招懂电池电控的人才,这些都得花钱,而且钱投进去,什么时候能回本还不知道。
车企只能先保住燃油车的利润,拿这个钱去补新能源车的亏空,不然公司都撑不下去,还谈啥转型?
咱们老百姓过日子也一样,要是一个项目老赔钱,肯定得先顾着能赚钱的买卖,不然家里揭不开锅了咋办?车企也是这个理儿。
三、充电桩不够用,技术也跟不上,开电动车心里没底
买车容易养车难,这话放电动车上也合适。
欧洲充电协会说,他们现在充电桩缺口达60%,高速上的充电桩更是少得可怜,电网也扛不住快充桩,你想啊,要是跑长途半路没电了,周围找不到充电桩,多着急?
技术上也卡脖子,固态电池说了好几年,到现在还没量产。
可咱们中国呢?充电桩数量占全球70%,高速服务区每个都有,800V高压快充的车满大街跑,半小时就能充大半电。
你说同样是买电动车,在欧洲充电得等半天,在咱们这儿随到随充,谁不选方便的?
三、中国为啥铁了心搞新能源?这三本“大账”必须算一、能源安全账:少靠进口石油,咱们自己的电更靠谱
咱们国家70%的石油都得从国外买,你想啊,咱们是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国,要是哪天国外石油涨价了,或者运输出点问题,加油站的油价蹭蹭涨,咱们开车成本不就高了?而且石油这东西,不光是开车用,好多工业也离不开,太依赖进口心里不踏实。
可咱们发电量占全球30%,水电、风电、太阳能这些清洁能源越来越多,火电占比一年比一年少。
新能源车烧的是电,电咱们自己能产,而且越来越干净。
把汽车的“口粮”从“进口石油”换成“本土电力”,这不就把能源安全攥在自己手里了?二、产业升级账:从“跟着跑”到“领着跑”,腰杆更硬了
以前燃油车时代,发动机、变速箱这些核心技术都被国外车企垄断了,咱们中国车企只能给人家代工,赚点辛苦钱。
就像咱们买手机,以前核心芯片靠进口,现在咱们自己能造了,心里多自豪?
新能源车时代就不一样了,咱们已经建起了完整的产业链。
全球前十名的动力电池企业,咱们占了6家,宁德时代、亿纬锂能这些名字,国外车企都得高看一眼。
车载芯片也在慢慢自己搞,再也不用看别人脸色。
从“人家做啥咱跟着做啥”到“咱做啥人家跟着学啥”,这步子迈得多大!三、市场协同账:政策、基建、消费,一个都不能少
咱们中国搞新能源车,不是光靠车企使劲,是政策、基建、老百姓消费一起使劲。
政策上,绿牌不限行,充电桩建得快有补贴;基建上,城里小区、高速服务区都有充电桩,出门不怕没电;老百姓买车呢,车企竞争激烈,10万块就能买到续航400公里的车,20万就能配上激光雷达,性价比越来越高。
2024年比亚迪1到8月就卖了286.4万辆车,这数据说明啥?说明政策给力、基建方便、车又好用,老百姓才愿意买。
就像滚雪球,越滚越大,形成了良性循环,这才是真的可持续。
参考资料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是对是错?为何全世界都陆续放弃新能源车,国外却死抱着油车?
本文内容由AI生成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