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米长、硬派方盒子造型、1.5T增程动力——奇瑞iCAUR V27实车刚一曝光,就让不少越野老炮儿眼前一亮。这不是又一款城市SUV换壳,而是一款真正冲着“能走烂路、能跑长途”去的中型增程SUV。 更有意思的是,它挂着奇瑞在俄罗斯新推的子品牌iCAUR,却在国内频繁露脸,甚至抢先在迪拜全球首发。这背后,是奇瑞在新能源越野赛道上的一次精准卡位?还是又一次“墙外开花”?
我看到谍照的第一反应是:这不就是“平价版卫士”吗?方正的车头、直上直下的腰线、宽大的轮眉、侧开尾门,甚至连前灯组的“圆灯+方框”设计都透着一股经典越野车的味道。但细看之下,iCAUR V27并非简单模仿。它的前脸虽然方正,但矩形大灯内嵌圆形日行灯,这种“灯中灯”设计既保留了复古感,又融入了现代科技元素,辨识度拉满。棱角分明的车身线条不只是为了好看,更是为了提升车身刚性和离地间隙——这是硬派SUV的“基本功”。
再看侧面,平直的车顶线条和短前后悬设计,不仅让车内空间最大化,也预示着不错的接近角和离去角。无伪装实车显示,它用的是传统门把手而非隐藏式,这在当下“电动风”盛行的年代显得有点“土”?但我反而觉得这是务实之举——在极寒或沙尘环境下,机械结构比电子感应更可靠。侧开式尾门+粗壮的后窗立柱,更是直接向经典越野车致敬。这种设计虽然牺牲了电动便利性,但结构强度更高,适合拖挂、露营甚至轻度攀爬。
车长约4.9米,轴距2.9米,比iCAR 03和V23都大了一圈。这意味着什么?后排空间大概率不会局促,哪怕满载三人长途穿越,腿部也不会太憋屈。虽然目前内饰细节暂无相关数据,但参考iCAR家族的设计语言,我大胆预测:大尺寸中控屏+高通骁龙8155芯片+L2级辅助驾驶系统,应该是标配。毕竟,现在的消费者不只要“能跑山”,还要“智能舒适”。
说到动力,这才是iCAUR V27的“杀手锏”——增程式电动系统(REEV)。很多人一听“增程”,第一反应是“省油”“没里程焦虑”。没错,但它对越野玩家的意义远不止于此。1.5升涡轮增压发动机作为发电机,最大功率156马力,不直接驱动车轮,只负责发电。 这意味着发动机可以始终工作在最高效的转速区间,油耗更低,噪音更小。
而驱动车辆的是电动机,根据驱动形式不同,配备单电机后驱或双电机四驱。虽然官方暂未公布电机具体功率,但有消息称在200-250千瓦之间。咱们换算一下:250千瓦≈340马力,扭矩轻松破700牛·米——这已经接近3.0T V6发动机的水平了。更重要的是,电动机的扭矩是“瞬间爆发”,起步、爬坡、脱困时那种“一踩就走”的爽快感,是燃油车很难比拟的。
纯电续航200公里(CLTC工况),日常通勤完全可以当电车用。跑长途?加油就行,综合续航轻松破千公里。对于喜欢自驾游、尤其是计划走西北、川藏线的朋友来说,这简直是“终极解决方案”:城市用电省钱,野外加油无忧,还能享受电驱的平顺和静谧。
那么问题来了:它到底算不算“硬派越野”?从结构上看,它用的是承载式车身,而非非承载式大梁。这意味着它和路虎卫士、奔驰G级这类“纯硬派”仍有差距,但和坦克300、BJ60这类“轻越野”定位接近。它的优势在于:通过性不错、四驱系统强悍、增程系统解决续航痛点,适合80%的非铺装路面和20%的极限越野。换句话说,它不是让你去挑战“恶魔之脊”的,而是陪你走遍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多数角落。
咱们来横向对比两款竞品:
第一款:深蓝G318。 同样是增程、方盒子造型、主打轻越野。但G318的纯电续航只有120公里(CLTC),明显短于V27的200公里。电机功率方面,G318双电机版约300千瓦,略强于V27,但差距不大。关键在于,V27的尺寸更大,空间更有优势,且奇瑞在俄语市场有长期运营经验,iCAUR品牌的本地化服务可能更到位。
第二款:哈弗H-DOG(已上市为电狗)。纯燃油+轻混,2.0T+9DCT,动力强劲,但油耗高,续航焦虑明显。在新能源大趋势下,H-DOG的“油老虎”属性已经显得有些落伍。而V27的增程系统,恰恰击中了这类用户的痛点:既要动力,又要经济性。
第三款:比亚迪方程豹5。这是真正的“硬刚派”,非承载式车身+DMO超级混动,越野能力顶尖。但价格也高,起售价近30万。V27如果定价在20万左右,那它就是“性价比屠夫”——用一半的价格,实现80%的越野性能,外加更好的城市驾驶体验。
所以,iCAUR V27的定位非常清晰:它不是要和坦克500抢市场,而是瞄准了那些想要“能野又能省”的务实派消费者。尤其是那些计划长期在俄罗斯、中亚、中东等地区用车的朋友——这些地方地广人稀,加油站少,但对车辆可靠性要求极高。增程系统在这里简直是“天作之合”。
不过,我也有几个疑问想和各位车友探讨:
增程器在高海拔、低温环境下的稳定性如何? 比如在西伯利亚零下40度的冬天,发电机能否正常启动?
四驱系统是智能电四驱还是带机械锁的硬核四驱? 这直接决定了它的脱困能力上限。
车身刚性虽强,但承载式结构在极端越野后是否容易产生疲劳裂纹?
这些问题,可能要等到实车试驾后才能有答案。但我相信,奇瑞既然敢把这款车放在俄罗斯市场首发,必然做过大量极端环境测试。iCAUR品牌的目标很明确:用中国新能源技术,重新定义俄系SUV的“皮实耐用”标准。
从行业角度看,iCAUR V27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车企在“新能源+越野”赛道上的又一次突破。过去,我们总说“国产越野不如丰田”,但现在,通过增程技术,我们绕开了发动机短板,用电动机的先天优势,实现了弯道超车。未来,会不会有更多中国品牌推出“电越野”?比如纯电版的V27,配800V快充和滑板底盘?值得期待。
最后,我想说:买车不是选美,而是选生活方式。 如果你热爱自驾、喜欢探索,又不想被加油站和充电桩束缚,那么iCAUR V27绝对值得你重点关注。它可能不是最帅的,也不是最强的,但它很可能是最“实用”的那一个。
大家觉得呢?你会为一辆4.9米长、200公里纯电续航、能跑越野的增程SUV买单吗?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有朋友问我试驾什么时候安排?我只能说:已经在路上了,等我拿到真车,一定第一时间和大家分享最真实的驾驶感受。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