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电工程车进城,参数亮点不少,价格续航成难题

说到工程车,过去大伙下意识都觉得就是那种又油腻又吵闹的“钢铁猛兽”,排气管狂飙冒烟,司机一脚油门下去,仿佛都能把小区路口撒一地黑烟,堪比雾都风情,谁敢小瞧?可现在,还真有点不一样了。

纯电工程车进城,参数亮点不少,价格续航成难题-有驾

你可能没注意,这年头连工程车圈子都玩起了“绿色出行”潮流,一不留神就杀出了一款纯电动的小怪兽——名字听着普普通通,其实来头不小。

大家是不是有点好奇:这样一台6-9座的纯电动工程车,能在城市里横冲直撞,见缝插针地钻来钻去,还能一脸高冷地说“再也不用去加油站排队”——这里面到底有什么新花样?

省进油站的功夫,这话听着实在太诱人,但这台车到底值不值得“上车”?众多网友心里肯定都打着小算盘。

咱们先来扒一扒数据亮点,参数这些玩意很多人懒得看,但内行都知道,真刀真枪的性能参数,可是所有新车花里胡哨包装下的骨架。

整车外长5.99米,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很多城市道路该转弯的小巷子,它都能漂移进出,这灵活度比老式的笨重油车是有明显提升的。

宽2.09米,高2.47米或者2米6多点,看你车型选哪个配置高顶低顶,反正比家里的MPV“壮实”得多。

轴距拉到了3750毫米,大轴距的好处大家知道不,司机和乘员坐上去没那么逼仄,舒坦不少,遇上颠簸路段也更稳点。

货箱栏板其实才1.86米长、1.77米宽,高度600毫米,这货箱容积其实对于普通城市小活儿或少量建材、土方运输够用了,但你要想拉点夸张的重型工程,那,还真有点抓瞎。

不要指望它瞪眼变身“四不像”,真遇上“大胃王”纯电动工程车也会喊救命的。

继续往下看,车辆本身4.99吨的总重,算是合法合规标准。

自重3.1吨,有点厚道——毕竟车电池都不轻,车架承载也得硬一点,万一拉几个虎背熊腰的同事,也不至于弹跳过猛。

关键的合规载重这块,得好好叨叨,人少能放开到1.6吨,人多则缩水到1.3吨——算是变相劝大家下班别顺路搭同事,别被工程头头薅了羊毛。

带上7、8、9个人再装货,这车要是真不雇个机灵司机,可能真有点吃不消,后轮估计都能“向地面致敬”点头哈腰了。

你以为这只是进步在表面吗?真正让老司机心动的,还是它用了宁德时代的磷酸铁锂电池。

业内都知道,这电池不光耐用、安全系数还高,不怕火也不怕爆,环保发烧友看了都说一句:“稳了!”

65千瓦的电机额定功率,最高拉满到130千瓦,城市道路绿灯快走,起步贼利索,不用瞎琢磨换挡那套繁琐操作。

纯电工程车进城,参数亮点不少,价格续航成难题-有驾

承载式车身结构,和老款那种分体框架不同,这种设计让乘员舱和底盘更紧凑一体,安全性能自然水涨船高。

纯电工程车进城,参数亮点不少,价格续航成难题-有驾

六条195毫米的轮胎,这比一般私家车的鞋子宽大不少,抓地力充足,干活时候稳稳的,关键还抗过载——工地大哥开着也不用担心“甩尾”。

总之,光数据上看,这台车就像是工程车里的“科技小胖墩”,不论是灵活动作还是能装能拉,都稳扎稳打。

不过说白了,城市用车最大的敌人根本不是“拉得重”,而是塞得稳还得省心。

试想一下,以前开油车的师傅,遇上排队加油、汽油价一夜又涨几毛,心里憋屈得只想大喊“我太难了”!

而电车呢?只要安排好充电桩,别挑那种偏远野地方折腾,一插上就喝饱电,岸边充完电——每天来回穿梭忙忙碌碌,哪怕一大早下楼就着急出工,也不用惦记着又要找加油站。

要说纯电动最讨喜的场景,真就是在市区绕圈子拉货,起步快,没啥机械油门耽误;停车也自如,几乎看不出来是“重载工程兵”,给城市增绿的环保工程师都要给他颁一个“先进个人”。

可这个画面,真有没“乌云”吗?

说到底,价格多少才是“落地一锤子的买卖”!毕竟很多传统思维还停留在便宜好用那套,谁让电池大几万一块的真金白银让人肉疼呢?

另外,还有人疑惑,像这种车皮那么重,纯电能撑多远啊?路上一堵半小时,电量会不会肉疼地唰唰掉?

厂家其实也没藏着掖着,敢在参数表上直接把宁德时代电池写出来,多少也有底气。

只不过实际续航,真正能不能拖着一车人一车货兜好几个圈,天热开空调、天冷开暖风,电量缩水又是另一番体验,有人还得继续摸石头过河。

再说回车型,“橘橙黄”的涂装,外观上挺带感,拉出去一眼认得,算是工地上一道亮色。

有强迫症的老板,还能选别的颜色,圆圆满满,不过千万别想着喷成荧光粉,不然怕是连市政都拦着不敢让进城。

说到这,估计大伙又要问了,有没有更性价比的替代方案?实际情况是,市区里这种纯电斗式车的定位就很清晰,小规模建筑、小区运料、园林修补,或者拉几个施工兄弟在人群中“隐身”,不大适合大型基建或者高强度拉土方。

真要和满载的大货车撕逼,那还是算了,兄弟,别难为他,毕竟人家就不是干这活的“专业户”。

现在开车进城管得严,很多地方对柴油车辆不是限就是禁,没办法,不环保不让走。

别小看这规定,动不动就“电子眼”抓拍,“黑烟滚滚”的老工程车,一天罚你个一两次,人还不如老实点换车。

而这款纯电斗车,恰好赶上了政策的热浪,进出市区畅通无阻,物流和建材老板都动心,毕竟天天摸鱼谁都不愿意。

要想接更多市政、园区、道路修补活,现在要说没有电动工程车,生意都愁找不着门路。

纯电动车型这个风口,大势已成。

说到这里,很多老司机也要算算老本账,油耗、维修、进城受限,全算一起,一台电动斗车虽然贵点儿,但后续用着是实打实便宜。

谁能懂传统柴油车隔三差五修发动机、换油滤、水箱炸裂的无奈?

你掏腰包修了一年,省下来的钱真能再买半台车了。

现在电车除了轮胎和电池,其他零件没那么娇气,没油没火星塞,省事省到家。

再遇上那种夜里偷偷调价的油站,电车司机早就安安心心做着幸福梦,哪还搭理你半夜抢便宜油那点小九九。

当然,真有不少人好奇,这车到底坐几个人合适?厂家说了,能选6人、7人、8人、9人,配置不同座位数变化。

要看用的是啥场合,要觉得坐舒服、拉货又不亏载重,7人是比较折中的选择。

坐9个人,别想拉太多货,工地上还是给工友减压,免得拉着人还堆着货,一轮胎扎进去救都来不及。

还有人脑洞大开,想拿它来做工程通勤车,毕竟比那种改装客车赚面子多了。

不过话说回来,纯电工程用车还是是刚起步阶段,市场需求、技术进步,谁也不敢打包票。

万一明儿推出更强续航、更大载重的新车型,又一次换代革命,淘汰还不是分分钟的事情。

话糙理不糙,每个在城市里奔波的建筑人都盼着少一点升腾的黑烟、少一点刺鼻的油味。

谁都不想再被限行和排放吓唬得心惊胆颤。

新一波纯电斗式工程车就是横空出世的解决方案。

既能给自己省下不少烦心事,关键还能顺应政策、抓住新机遇——你以为不香吗?

真相就这么简单——以往咱们每天都在“油老虎”身上和钱包死磕,今天纯电动工程车成了新宠,不再只是想象。

有福田这类厂家明晃晃走市场前沿,宁德电池撑后背,城市运输行业一步三回头,这波进化,谁不点赞一句“狠角色”?

只不过,类似车型的价格和后续市场适配度,是不是人人慢慢能接受,还得时间说了算。

目前新鲜劲还在,但未来也不是没悬念。

说到底,咱们这社会到哪儿都讲究一个适者生存。

工程行业,被电动化变革裹挟前进也是必然。

既要讲环保,又要算经济账,还得在政策和市场之间左右腾挪。

下一个爆款工程车会不会还是纯电动?

咱们留个悬念给时间。

要说会选,你会考虑这样的”新物种”吗?

评论区聊聊呗!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