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你在4S店里砍价,是在跟销售斗智斗勇?格局小了兄弟,你只是在为了一台即将成为“绝版”的工业艺术品,做最后的垂死挣扎。
因为用不了多久,别说砍价了,你可能连车都见不着。
欧美车企的高管们现在比谁都懂这个道理,他们的状态基本就是热锅上的蚂蚁,还是被浇了开水的那种。一个个西装革履的精英,内部会议上的主题只有一个:完了,芭比Q了,那个东方大国要拔咱们的氧气管了。
这根氧气管,叫稀土。
事情的起因,是中国商务部在10月份悄悄扔下的几个“王炸”公告,一套组合拳下来,直接把稀土全产业链,从矿石到技术再到设备,通通纳入了出口管制的豪华午餐。尤其是11月8号要生效的那几条,精准锁定了人造金刚石微粉、中重稀土和锂电池材料。
翻译一下就是:过去我卖给你菜,现在我不光要考虑卖不卖菜,连我家的菜刀、锅铲、灶台甚至祖传的炒菜秘方,你想都别想。
这下全球车企的采购部门直接就炸了,电话被打到冒烟,邮件发到宕机,满世界找能替代中国稀土的供应商。结果发现,这世界真特么是个草台班子,除了中国,其他地方连个像样的厨房都没有。
德国一家供应商的老总都快哭了,说客户们疯了一样想从中国以外买,但问题是,别人家地里不仅没长这菜,连精加工的厨子都没有。数据更是一记响亮的耳光:全球重稀土精炼,中国占了99.8%。
这不叫优势,这叫垄断。这不叫卡脖子,这叫直接断头台。
丰田北美区的一个副总裁,瑞恩·格里姆,算是说了句大实话:“他们可以在两个月内,让我们整个汽车行业停摆。”
这话真不是演的。现代汽车,尤其是新能源车,本质上就是一个靠电驱动的四个轮子的沙发。而驱动它的电机,灵魂就是稀土永磁体。没有这玩意儿,你的“未来座驾”就是一堆趴窝的废铁。解释这玩意儿,就像解释一份体检报告,有的人P得跟写真一样,但肝上的阴影是藏不住的。稀土就是那个肝,平时看不见,一旦出问题,直接就是ICU。
中国控制着全球70%的稀土开采、85%的精炼、90%的磁铁生产。这是一条龙服务,从挖土到喂到嘴里,全程VIP待遇。过去几十年,欧美车企享受这种“喂到嘴里”的服务太久了,久到以为这是天赋人权,忘了厨子也有不爽撂挑子的一天。
现在厨子真撂挑子了,食客们傻眼了。
有些企业说我们有库存,能顶一阵。顶一阵是多久?是眼看着ICU里的亲人心电图越拉越直,你却只能干着急。还有些头铁的想在管制生效前“抢购”一波,拜托,你当这是双十一抢卫生纸吗?就算中国供应商加班加点给你生产出来了,45天的海运周期,等你收到货,黄花菜都凉透了。这就是典型的瞎积薄发,纯属病急乱投医。
更有意思的是,这场危机的导演,正是那个高喊“让制造业回流美国”的男人——特朗普。他一顿骚操作,本想给中国上演一出“釜底抽薪”,结果火直接烧到了自家后院,顺便把欧洲盟友的眉毛也给燎了。
你看,商战就是拳击比赛,比的不是谁拳头硬,是谁更会抓节奏,在对手喘气的时候给他一记闷拳。特朗普以为自己在出重拳,其实是把脸伸过去让别人打。
欧洲人最先反应过来,欧盟贸易专员跟咱们王部长通了近两个小时的电话,就差抱着大腿喊“亲人”了,赶紧邀请来布鲁塞尔“喝咖啡”,谈谈“紧急解决方案”。
美国人这边呢,一边拉着澳大利亚搞“兄弟情深”,签了个联合开发稀土的协议,特朗普还兴奋地发推,说“以后稀土多到用不完”。
这话有多离谱?
库存告急。产能拉胯。高管抓瞎。怎么办?靠澳洲兄弟输血。这靠谱吗?
这就像你跟女朋友吹牛,说五年后我一定能达到她前男友五年前的水平。你觉得她会感动吗?她只会觉得你是个憨批。
专家说得更直接,就算美国和它所有盟友把稀土当国家战略,不计成本地砸钱,“至少需要五年才能赶上中国目前的水平”。
最致命的是,这五年,中国会原地踏步等你吗?开什么国际玩笑。五年后,当西方世界终于气喘吁吁地建好了几个小作坊,抬头一看,中国可能已经把厨房升级成了米其林三星中央厨房,开始研究分子料理了。
所以你看,这事的本质,根本不是一个简单的贸易摩擦。这是第一性原理级别的博弈。
你得问:中国不这么做会死吗?不会。但这么做了,就从一个卖资源的,变成了定规矩的。谁从中最赚钱?短期看是阵痛,长期看,是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话语权,这玩意儿,千金不换。
再用利益相关方拆解一下:
1. 美国(监管): 想摁死中国的高科技,结果发现自己的汽车产业是人家的“人质”。这叫杀敌八百,自损一千二。
2. 中国(平台): 过去三十年,卖苦力卖资源,赚点辛苦钱。现在老子不玩儿了,我要当庄家。这次出口管制,就是递投名状,宣告一个“快种快收”时代的结束。
3. 欧美车企(商家): 过去吃着全球化的红利,把供应链风险外包得一干二净,现在风险上门了,只能哀嚎。他们是这场博弈里最直接的代价。
4. 用户: 也就是你我,最终会为这一切买单。车会更贵,选择会更少。
特朗普政府现在的反应,就是典型的精神分裂。财政部长在那边喊,说中国这是“对抗世界”,一边又想用关税换稀土。特朗普本人更是,一边喊着中美关系好得很,一边又在背后磨刀。
一边喊着爱你。一边捅你刀子。一边又问你疼不疼。这是什么操作?这是顶级PUA,只不过对象是全球供应链。
所以,别再纠结那“两个月”的生死时限了,那只是个戏剧化的说法。真正值得所有人,尤其是那些沉浸在昔日荣光里的跨国巨头们思考的是,世界真的变了。
过去那个任由你予取予求的“世界工厂”,已经学会了关门打狗。而创业这玩意儿,不是风口,是火山口,跳进去大概率不是起飞,是变成一个熟人。欧美车企现在就站在火山口边上,感受着来自地心的炙热。
成年人的世界,哪有什么如果,只有后果和结果。现在,就是品尝后果的时刻。
本文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及时回应。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