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克GL8拉到5米26、电池塞进40.9度,北京三环晚高峰实测油耗5.9升——这台插混MPV在颠覆什么?
北京三环,晚上七点半,空调开24度,走走停停两个小时,油耗表最后定格在5.9升。副驾的朋友盯着仪表盘看了十几秒,冒出一句:“你这车比我那台1.5T紧凑SUV还省?”我没吭声,只是把行车电脑切到能耗分析界面——纯电模式占比63%,发动机介入时长不到22分钟,剩下全靠电机和动能回收在撑。这台车自重2.6吨,轴距3米16,车长超过5米2,按常理说应该是“油老虎”级别的存在。
有个段子在车主圈传了很久:买MPV的人,前三个月看空间,半年后看油耗,一年后就开始盘算着换车了。别克至境世家大概是想打破这个魔咒——车身拉到5260毫米,比世纪还长30毫米,但动力系统用的是1.5T配2挡DHT的插混组合。热效率做到41.5%,单缸指示热效率接近50%,这数字在行业里能排进第一梯队。两挡变速箱的逻辑值得琢磨:低速电机直驱起步快,中速发动机并联省油,高速切换挡位直驱降噪音。系统综合功率292千瓦、扭矩580牛米,零百加速7.8秒,绿灯起步跟上主流轿车节奏没压力。
插混版电池做到40.9千瓦时,纯电续航171到180公里,覆盖大多数人每天上下班的里程。电芯来自时代上汽的磷酸铁锂,防护做得比较扎实,IP68防尘防水,底部防撞梁加“井”形铝框,官方做过50公里时速刮底、5米跌落、700度高温烧130秒的测试。快充30%-80%需要25分钟,慢充6千瓦5小时充满;外放电3.3千瓦,露营时同时带咖啡机、投影仪、电烤盘,连续用4小时还剩38%电量。
如果你是那种“充电桩离家远、懒得每天插线”的性格,纯电版或许更合适。双电机四驱,前160千瓦后190千瓦,系统综合功率350千瓦,扭矩700牛米,零百加速6.3秒。电池容量98千瓦时,CLTC续航650公里,百公里电耗15.8度。有媒体跑广深高速120公里时速编队测试,实际电耗17.2度,反推续航仍能超600公里。800伏高压平台配350安培超充桩,10分钟补能280公里,上个洗手间的工夫就能从广州跑到深圳。
轴距3160毫米带来的好处很直接——座舱横向能用的宽度做到1720毫米,三排膝部空间都能维持两拳以上。第三排给了330毫米电动滑轨,第二排也能独立调节。把第三排推到最前,后备厢能竖着塞进7只20寸登机箱加7个双肩包;把第三排滑到最后,第二排调成零重力模式,1米85的乘客膝盖离前排还有两拳半。四座奢华和七人满载之间,就差一个按键的距离。
底盘这套“云台式”空气悬挂在MPV上算是新鲜玩意儿。空气弹簧加CDC连续可变阻尼,能在40毫米范围内自动调平。车门解锁后车身下降30毫米方便上车,高速超过110公里自动降低20毫米提升稳定性,露营模式一键升高25毫米应付非铺装路面。CDC每秒扫描路面100次,遇到减速带时“硬”和“柔”之间只隔6毫秒。有测试显示80公里时速过减速带,后排乘客头顶位移小于15毫米。
智驾部分车顶装了1颗禾赛128线激光雷达,配合5颗毫米波、12颗超声波、11颗摄像头,芯片用的高通SA8775P。高速NOA已经随车交付,城市NOA计划年底OTA推送,覆盖北上广深核心城区。有体验者在广州天河晚高峰测试,系统对电动车逆行、外卖小哥斜穿、出租车强行加塞等复杂场景识别准确。泊车部分支持垂直、平行车位,平均用时28秒,无划线空间车位也能通过自建图完成,误差小于5厘米。
座舱塞了8块屏:仪表、中控、副驾三联屏,后排双12.3吋吸顶屏、双扶手智控屏,再加50吋AR-HUD。8775P芯片能同时解码8路4K视频不卡顿,语音唤醒300毫秒,连续对话30秒无需二次唤醒。AR-HUD可以把导航箭头直接“贴”在真实车道上,并动态显示前车距离、盲区来车、人行道红灯倒计时。后排吸顶屏支持Switch一线连,720P 120赫兹输出,带娃出门变成移动游戏厅。
第二排座椅做了“自适应零重力”功能,坐垫倾角、腿托角度、靠背角度根据乘客身高体重自动匹配。座椅内部16点气袋按摩,比传统8点新增腰部两侧与骶骨支撑,长途2小时下来腰背酸痛指数下降42%。座椅骨架用镁铝合金,重量比传统钢结构轻28%,但能承受1.5吨静态挤压。侧滑门开口宽度1.25米,地台高度只有38厘米,穿裙子上下车不用担心走光。
静音这块全车用了5毫米双层声学夹层玻璃,A/B/C柱、轮罩、地板共布置35块膨胀胶块。ANC主动降噪算法针对发动机、路噪、风噪三条通道独立运算,200到500赫兹低频噪音降低4分贝。有测试显示120公里时速匀速行驶,车内语音清晰度提升18%,小朋友后排正常音量讲故事,前排能听清楚。
外放电功能插混版标配3.3千瓦V2L,纯电版升级到6千瓦V2G,可以输出220伏正弦波。停电时给普通家庭连续供电8小时,露营时同时驱动电烤盘、咖啡机、投影仪,连续4小时还剩42%电量。车机内置“电量守护”模式,可以设定保留20%续航用于返程,防止“把电玩光回不了家”。
车身漆采用12层工艺:纳米陶瓷晶体涂层加高通透清漆,总膜厚180微米,比普通车多40微米。陶瓷晶体层硬度大于9H,钥匙刮划无痕迹;紫外线吸收剂含量提升3倍,海南暴晒场24个月色差小于0.3,肉眼无法察觉。双色车身拼接处采用0.5毫米激光胶带遮蔽,过渡自然。
这车适合什么人?大概是那种“不想天天盯着油表、也不想被续航焦虑绑架”的务实派。尺寸够大、配置够全、油耗够低、续航够长,该有的都给你,没有的也不强塞。如果每天通勤不超过150公里、周末偶尔跑长途,插混版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如果充电条件特别好、长途也跑得勤,纯电版省下的油费一年能抵不少保养钱。至于值不值,还得看你自己怎么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