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们儿,咱就是说,有没有一种可能,这个世界已经疯了?
我正喝着冰美式刷新闻呢,手机一震,一条推送差点没给我干背过气去——全新问界M7,24小时,小订15万辆。
我盯着那个“15”后面的四个零,反复确认自己是不是没睡醒。
15万啊!
这年头钱是大风刮来的?
还是买车送房?
这已经不是卖车了,这是在搞一种行为艺术,一种对市场规律的公然挑衅。
朋友圈里铺天盖地的“遥遥领先”,搞得好像不跟着喊两句就跟不上时代了。
但咱能不能先踩一脚刹车,把那颗被华为光环照得发烫的脑袋稍微晾一晾?
订单这玩意儿,有时候比爱情还不靠谱。
说起问界M7,我这脑子里就跟放电影似的。
你还记得大明湖畔那个老款M7吗?
那家伙在店里站岗的时候,那叫一个顾盼生姿,哦不,是无人问津。
它就像家族里那个学习不好、长得也一般的二儿子,爹不疼娘不爱,销量榜上常年稳定在让人心疼的位置。
为啥?
根儿上就有问题。
那底盘,那平台,老得都快包浆了,前悬挂还是个麦弗逊。
我的天,这都什么年代了,你开个麦弗逊的三十万级别的车出门,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所以,当全新问界M7的消息出来,我跟圈里几个老油条的第一反应出奇地一致:就这?
换个壳又来圈钱了?
结果脸被打得生疼。
华为这次,压根就没想跟你讲什么武德,直接把桌子给掀了。
这新款,除了名字还叫M7,骨子里已经跟前代没半毛钱关系了。
这就好比你以为你前女友只是换了个发型,结果人家直接连脑子带心都换了,顺便还中了五千万彩票。
最绝的是,它把那身“老寒腿”给彻底治了。
原生新能源平台,轴距Duang一下干到三米零三,比老款长了二十多公分!
车身姿态立马就从一个有点臃肿的中年大叔,变成了精神抖擞的长腿欧巴。
那个被我们这些车评人骂到狗血淋头的麦弗逊前悬,终于,被光荣地请进了历史的垃圾堆,换上了双叉臂。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这台车终于学会了什么叫“操控”,开起来不再像开船,过弯的时候你心里能有点底了。
它终于有资格站在理想L8面前,拍拍胸脯说:“来,碰一碰!”
不过,你要是觉得它就是个“理想L8青春版”,那格局就小了。
华为的野心,藏在你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地方。
看得见的,是那套没学大哥M8、M9搞浮夸三联屏的内饰,反而弄了个悬浮屏,看着清爽,用着顺手,透着一股“老子不跟你们玩军备竞赛”的自信。
看不见的,是它对市场的精准切割。
这刀法,比外科医生还准。
28.8万起步,看着比老款贵,但人家标配就是四驱。
你想体验那套封神的华为ADS 2.0智能驾驶?
行,加钱上Max版,32.8万起。
嘿,巧了不是?
隔壁家的亲儿子智界R7,同样是顶配智驾,起步价便宜了足足8万块。
这是要干嘛?
内部互殴?
傻了吧,这叫精准定位。
问界M7就是要把守30万以上的高地,用品牌和极致的智驾体验,去抢理想L8嘴里的肉。
而25万左右的战场,就交给智界这些小兄弟去血拼。
华为这盘大棋,每一步都踩在你的消费G点上。
说一千道一万,那15万个激动的手指,到底是在为啥下单?
真是为了那个双叉臂?
为了那个前备箱?
别逗了。
他们冲的,就是“华为”这两个字,以及那套几乎被神话了的智能驾驶系统。
在这个连导航都能把你带沟里的时代,一套能让你在高速、城区都能放心把方向盘交给它的系统,简直就是花钱买命、买时间、买心安。
它卖的不是一台车,它卖的是一种“未来已来”的科技信仰。
当然,捧得越高,摔下来可能就越疼。
15万的订单,是泼天的富贵,也是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这产能跟得上吗?
品控能保证吗?
这批韭…哦不,是首批用户,会不会成为第一批“小白鼠”?
现在谁也说不好。
所以,全新问界M7这波操作,到底是产品力逆天改命,还是又一场资本与情怀联手导演的狂欢?
如果你兜里揣着三十多万,是选择更像“家”的理想L8,还是选择这个更像“未来战士”的全新问界M7?
来,评论区,把你的想法亮出来,咱们battle一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