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克萨斯改名、商标被抢、假车混市,豪车江湖变迁

话说现在在马路上看到一辆崭新的雷克萨斯,谁还能记得它以前叫“凌志”呢?但要是把时间倒回二十几年前,那真是一场名字背后的混战大戏。大家都说,“车子这玩意儿,讲究就是个脸面”,可你猜,曾经风头正劲的凌志,居然差点儿就在华南市场被一个拖拉机厂玩了个闭门羹,说起来多少有点戏剧性。

1998那阵,广州大街上第一批进口豪车开路,“凌志LS400”那个银色标登场就是气派。可谁想到,这名字明明是好意——“凌云之志”,听着跟少年上学写作文似的,结果呢?丰田的精明算盘打算盘珠都冒烟了,因为广州番禺那边一家拖拉机厂,比谁手快,预先把“凌志”商标抢注了。结果呢?谈妥转让,这厂子直接狮子大开口,张嘴要个2000万。你要知道,那会儿2000万什么概念?十台LS400都砸进去不剩钱。

雷克萨斯改名、商标被抢、假车混市,豪车江湖变迁-有驾

更狗血的,还不是钱的事儿。谁能想到,隔壁香港的经销商瞄准内地刚热起来的豪车市场,非官方渠道的“凌志”也跟着水漫华南。你要问怎么回事?那些车没3C认证,品质参差不齐,连发动机都能出岔子。消费者拿着大把银子去买车,心想买的是尊贵,结果买来的却是“拼装货”加假车标,不少还闹了维权。那阵局面真的挺混乱:街上跑的凌志三种,正经进口的、私下倒腾来的,还有工厂里自己贴上标的半拉子货。你要是顾客,能不晕?久而久之,人家对凌志名头也就那么回事,对品牌的信任打折了。

其实大家都能体会,名贵车嘛,就是要有那点“与众不同”的感觉;可现在每个人都买得起、各种“真假难辨”的跟市场上小商品似的任意搭配,谁能想到,这会影响到销量?很直接,凌志1999年全中国卖出去1.2万辆,差一点连奔驰的三分之一都不到。咱们都懂,这不是一个数字的问题,这是品牌的命门被人掐着。

真到转折时刻,其实谁也不是天生就能看透商战的八卦线。03年丰田社长在东京一锤定音,“LEXUS全球统一用音译名”,这才算摆脱了啼笑皆非的旧圈套。你别小看这招——发音统一,雷克萨斯跟原英文LEXUS,念着顺顺溜溜,这事儿在市场上很重要。之前“凌志”拼起来带点古风范儿,可老外一听,一脸懵圈。改名后,全球范围品牌认知蹭蹭涨,数改名那会儿就提升了快一半。原先老一辈的“车迷”可能心里不舍,但新生代觉得潮流感满满,30岁以下的意向客户占比直接翻了一倍有余。

关键还有法律底线,雷克萨斯这商标注册遍全球,190多个国家你甭想钻空子。对比一下,同为日系豪车的本田讴歌,被中国的商标抢注卡死了,至今在内地还晃碟呢。这波走得叫一个妙,丰田直接用名字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话再回到数据。改完名后,销量直接井喷。2005年雷克萨斯在中国卖了3万台,涨幅150%,之前掉队的节奏瞬间反转。ES系列,直接成了台柱子,销量贡献过半不止。价格也硬气,LS460L比奔驰S350贵12万,一样得排队等提车。这就叫狠角色,自己定价定规则。背后的底气,还是得归功于雷克萨斯统一全球话语权,品牌溢价能力彻底拉满。

说到这儿,你以为雷克萨斯只是“壳子变了”?这品牌的进化,那是全方位的整容工程。人家把服务美学直接深挖到底,2006年北京雷克萨斯中心一开业,顾客试驾还得先“品茶”。行家请来茶艺师,拍抹茶、讲究道道儿,跟传统的车商简直不是一条赛道。客户满意度上升到89%。你半点不服不行。这之后,雷克萨斯又玩起混动,RX400h一上线,直接给技术加了层“人文外衣”,搞个“静谧之旅”的主题,省油又环保,把高知们迷得团团转,豪华混动SUV市场七成份额都给他挣出来了。

你别忘了,还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绑带。2012年雷克萨斯喊出“矢志不渝,追求完美”口号,赶巧那时候《爸爸去哪儿》大热,植入宣传张弛有道,品牌和家庭情感直接画等号。某些数据说,买雷克萨斯的家庭,子女教育花钱更多。甭管是真是假,这种印象就足够锚住了目标受众。

要说最牛的,还得看保值率。2024年的ES 300h,成交价不但贴着指导价卖,甚至还小幅加价。同期的奔驰C260L都得狠打折卖。这是什么体验?你买的是车,更像买一张不掉价的存钱卡。三年二手保值超65%,比宝马3系还高出12个点。你花的每一块钱都替自己增值,难怪口碑自动做大。

现在,雷克萨斯彻底读懂本土消费者的胃口。25年上海车展,将“全新ES”打造得用心到连椅子角度都为中国人量身定制,后排空间能跷二郎腿,风噪减三分贝,静得都像进了图书馆。服务也是开挂,在广州搞的“LEXUS SPIRIT”体验空间,岭南园林、广绣、醒狮,非遗文化一锅端,客户试驾转化直线上扬。那些年说进口豪车水土不服?现在都成段子了。

雷克萨斯改名、商标被抢、假车混市,豪车江湖变迁-有驾

值得玩味的是,改名二十年后,雷克萨斯竟然反向借力情怀。2024年再度推出“凌志”主题限量版,内饰上一道雕花繁体,老客户直接下单,手快有,手慢无。品牌的回环式运作,不就是中国那句老话——“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这一场价值200亿的名字之战,从讲究面子转到拼内涵、再到玩符号文化。每个节点看似水到渠成,其实背后全是反复思量的破局之道。今天大家说起雷克萨斯,可能想不到的是,这个品牌怎么从一个“另起炉灶”的译名,逆势翻红,成了豪车圈最具生命力的那一档。说到底,这个名字,不仅见证了中国汽车江湖的浮沉,还成为一种标志、一种态度、一种生活方式的象征。

说来人都容易“崇洋”,但雷克萨斯看透了本土情怀终究还是绕不过去。改名不是甩掉过去,而是站在新的维度跟用户讲真心话。所以,品牌的路到底怎么走?其实并没有绝对模板,重要的是你有没有办法用一个“名字”,稳稳插根在人心里,哪怕浮华褪尽,剩下的还有个讲究的“气场”在兜底。

雷克萨斯改名、商标被抢、假车混市,豪车江湖变迁-有驾

问题抛给大家,今天的雷克萨斯,你更看重它的名字,还是更喜欢那种润物无声的格调?欢迎留言,说说你心里的那个“凌志”或者“雷克萨斯”到底代表了啥。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