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口那串鞋印比车库里还密集,上面还印着前夜未干的雨水。凌晨的空气有种浮夸的安静,被一辆身长超五米的黑色身影打破——享界S9T的首次亮相,总归没法低调。有人说,这车代表着“旅行新风向”,也有人暗搓搓地念叨:“华为这回是不是又要把车造成板手机?”如果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案发现场,起码证据很明显:30万出头的定价、全系标配四颗激光雷达和空气悬挂,还有让哈曼卡顿都抬头的25扬声器。
假如你就是那个站在风口浪尖上的“当事人”,三十多万,要动力有动力,要智能有智能,雷达悬挂一应俱全,家里冰箱没了,车里帮你备着——你会心动,还是觉得这场科技狂欢有点用力过猛?我总习惯于先看现场,后看人心。看够了派头,再捡细节。
事情很简单。享界S9T上市,定位中大型旅行车,鸿蒙智行旗下首款此类车型。支持纯电或增程式混动,售价30.98万起步,最高到36.98万。设计风格照搬“家族化”,“高级脸”见多了也就那样。车侧旅行车的布局,对喜欢长途拉货的用户算友好;车长接近5.2米,轴距3米多,空间感绝对不是玩虚的。内装方面数码风很浓:12.3英寸全液晶仪表,中控16.1英寸,副驾再加一面屏,顶配标配25扬声器,音响能震碎人心,也能震碎副驾的隐私。有HarmonyOS系统坐镇,车机体验想必要比数码产品出身的友商“高端”几分。
动力呢?纯电版227千瓦起步,强版可以拉到385千瓦,续航能到801公里。增程版1.5T发动机最大功率118千瓦,有点文艺但不娇柔,电动机加持后总功率227千瓦,纯电续航251公里起跳。全系空气悬挂——你不用再担心过减速带的时候后排乘客下车骂娘。
最亮的“证据”,其实是四颗激光雷达和一套“华为ADS 4.0”辅助驾驶系统。以往几十万级车也就搞搞毫米波雷达,换个方向盘带点震动提醒,这车直接用激光雷达包裹,给辅助驾驶开足马力。当然,雷达多了,未必能自动躲避社会的复杂。你会怀疑,厂家的“慷慨”是不是为了宣传,还是直接砸钱铺路?
说到这里,也不妨把观点摊在桌面。技术升级是好事,但它未必自带安全和便利。全系标配激光雷达和空气悬挂,看起来是一种“降维打击”,但你是真正会用吗?辅助驾驶系统的花哨,和现实的交通环境之间,有时隔着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打个比方,AI能帮你自动泊车,但剐蹭了你还得自己下车争论是不是“算法锅”。对于定价而言,三十万级别能拿到这些配置,确实很有性价比。只是,“性价比”有时就像把现场照片调了个色,增添了几分悬疑感。
我遇到过太多的类似“新科技事件”。新车上堆满了传感器,但路上刮风下雨,高速公路拥挤不堪,科技就像病理学里的假阳性——哪怕有了四颗激光雷达,诡异场景其实还是能让系统懵圈。空气悬挂号称能照顾你每一寸脊椎,但遇到被动胎压监测失灵,还是靠传统的手和眼。
配置表里,一项激光雷达,能让你在下雨天多一点安心,还是只让你在朋友圈多发一张“踩雷达的照片”?辅助驾驶系统有了迭代,当你面对三环的早高峰,是选择让算法来做主,还是还是牢牢握好方向盘不撒手?这里是工程师们的最前线,也是现实生活的分界点。一边是数据和算法,一边是人和人之间的相互信任。
内饰部分,数码屏幕做到了“寸屏寸金”。屏幕越大,信息越多,眼花缭乱也越易。副驾屏幕12.3英寸,主驾仪表再来一块,仿佛坐标系的传送阵。音响系统顶配25扬声器,科技满格,但如果副驾驶是岳母,看到一排扬声器只会心想着“家里也能装这么多音响吗?”车载冰箱能让你在堵车时拥有清凉,但也许下一秒弹出来的是“装得下啤酒,却装不下人情冷暖”。
动力参数和续航数字看着都很美好,但我见过的现实是,续航总比宣传手册少20%。不用太苛刻,增程方案也算是给不敢完全“电动化”的用户一颗定心丸。气悬系统,理论上贴心,但在经历极限低温或极端复杂路况后,保修流程让人奔溃才是真的体验。
有时候,看配置就像法医看尸检报告,总有种“写得很美好但和现实有点出入”的无奈。厂家把智能堆满,消费者把希望值拉高,最后过日子的,还得靠自个儿的脑袋和手。
再说句职业自嘲。我们这些靠“证据说话”的人,不管是看案子还是看新车,最怕的其实是“证据很美好,真相很骨感”。当年的“悬挂全标配,多雷达辅助”曾是豪车专利。如今技术下探,变成了中大型车型的入场券,未尝不是时代的一种进步。但进步之后,技术的底层逻辑是否真能匹配人性的复杂?这还得常常拎出来回味。
说到最后,享界S9T这辆上市的新品,堆足了科技感,确实打动了不少人。它是不是“旅行车市场的新变量”?是“科技下放”的样板,还是营销包装下的“智驾人设”?你会相信自动驾驶带来的未来,还是依然在每一条高速路口谨慎小心、肉眼识别?在数字和算法加持的世界里,什么才是我们真正追求的‘安全’和‘智能’?比起配置表上满满的“证据”,你会如何选择相信和依靠?
案情已毕,现场留给你评估。说到底,谁才是真正掌控方向盘的人?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