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大家聊得最多的可能就是理想汽车了。
这家公司挺有意思的,想当年,它靠着一种叫“增程式”的技术,一下子就在市场上火了。
简单说,就是车里带个小发电机,快没电了就烧点油自己发电,这样就不用担心开半路趴窝了。
很多人一开始还笑话它,说这是“脱裤子放屁”,算不上真正的电动车。
可没想到,人家就靠着解决了大伙儿的“里程焦虑”这一点,把车卖得特别好,尤其是家里人多,喜欢周末出去玩的,都觉得理想的车特别对胃口。
但是,市场这东西,风向说变就变。
光靠一条腿走路,总归是不稳的。
这不,最近理想的销量也出现了一些波动,数据摆在那儿,今年6月份的销量就比5月份少了不少。
这就说明一个问题,大伙儿对纯电动车的接受度越来越高了,理想如果再不拿出自己的纯电动车,那就要掉队了。
所以,理想也急了,必须得赶紧在纯电市场里占个位置。
说到纯电,就不能不提理想的第一款纯电动车,那台叫MEGA的大家伙。
那车在上市之前,宣传得天花乱坠,说是“公路高铁”,什么500万以内最好的MPV,把大家的期待值拉得满满的。
结果呢?
车一出来,那个长得像子弹头一样的造型,实在是太挑战大家的审美了。
网上各种开玩笑的图片满天飞,最后销量也是雷声大雨点小,跟预想的差了十万八千里。
可以说,MEGA这一仗,理想是结结实实地摔了个大跟头,也算是交了一大笔学费,明白了造车不能光听工程师的,还得听听买车人的心声。
那么,摔了这么一跤,理想的纯电之路还走不走呢?
答案是肯定的,不仅要走,而且还得咬着牙往前冲。
这不,理想的第二款纯电动车,一款SUV,马上就要在7月29号正式跟大家见面了。
现在很多人都在传,这车可能叫理想i8。
最有意思的是,根据现在流出来的照片和消息看,这台新的纯电SUV,在设计上竟然跟那个备受争议的MEGA长得很像,简直就像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这就让很多人看不懂了,纷纷在问,理想这是怎么想的?
在MEGA身上吃了那么大的亏,怎么还敢在新车上用同样的设计?
是觉得大家看习惯了就能接受了,还是对自己的这套设计语言有种谜之自信?
这事儿其实得这么看,理想可能觉得,这种追求极致低风阻的“子弹头”造型,能给车子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比如风阻小了,车子跑起来就更省电,续航里程就能更长。
他们可能认为,这是未来电动车发展的方向,虽然现在大家接受不了,但未来一定会认可。
这算是一种坚持,也是一种赌博,赌的就是消费者的审美会慢慢跟上他们的脚步。
但反过来看,这个风险也确实是太大了,毕竟买车是大事,花几十万买个自己看着都别扭的车,相信没几个人愿意。
说完外观,咱们再聊聊它的对手。
有人说,蔚来子品牌乐道出的那个L90会是它的对手。
这个说法其实不太对,因为乐道主打的是性价比,人家能换电,价格也便宜,估计二十万都不到。
而理想i8呢,大家猜它的价格怎么也得在35万到40万这个区间。
这俩车的价格差了快一倍,买车的也不是同一拨人,所以根本算不上直接的竞争对手。
理想自己倒是挺会营销的,放出话来说,它的对手是特斯拉的Model X。
这话一说出来,就显得自己特别有档次。
你想啊,特斯拉Model X那可是进口车,卖七八十万呢。
我一个卖三四十万的车,敢跟它叫板,是不是一下子就显得自己很厉害?
但这也就是听听而已。
真花七八十万买Model X的人,看重的是特斯拉那个品牌和它领先的智能驾驶技术,跟考虑买理想的家庭用户,想法完全不一样。
所以说,这更像是一种宣传手段,给自己抬抬身价。
那么,理想i8真正的对手到底是谁呢?
其实就是那些跟它价格差不多,也同样盯着中国家庭用户的国产品牌。
比如蔚来的ES系列,小鹏的G9,还有华为加持的问界M9纯电版等等。
这些车,价格都在三四十万这个范围,大家的技术、配置都差不太多,都是大空间、高配置、主打智能和舒适。
这才是真正要刺刀见红的战场,比的就是谁更懂中国老百姓需要什么,谁能把车造到大家心坎里去。
当然,除了那个让人捏一把汗的外观,理想i8的内在功夫还是相当扎实的。
从目前透露的信息来看,理想这次是把好东西都给用上了。
比如那个叫5C的超快充电池,据说充电速度特别快,喝杯咖啡的工夫就能充进去好几百公里的续航,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充电慢的烦恼。
还有前后双电机带动的智能四驱系统,雨雪天气开车更稳当,动力也更猛。
更关键的是,像激光雷达这种用于高级别智能驾驶的顶尖硬件,在理想i8上是全系标配,不用再另外加钱选装,这一点就显得非常厚道。
车里面的设计,也延续了理想一贯的风格,“大彩电、大沙发”这些让家人坐着舒服的配置,肯定也少不了。
续航方面,提供了670公里和720公里两种版本,对于日常城市通勤和周末短途出游来说,是完全足够了。
所以你看,这台车其实挺矛盾的。
一方面,它的内在配置非常能打,几乎把你能想到的好东西都配齐了,是实打实地为家庭用户考虑。
但另一方面,它那个可能继承自MEGA的外观,又确实是一个巨大的不确定因素。
那么,最终决定这台车命运的,可能就是那个最关键的因素——价格了。
如果理想i8最后定价真的像大家猜测的那样,在35万到40万之间,那它能不能成功,就看具体数字了。
如果定价偏高,比如说高配版本超过了40万,那很多消费者可能就会犹豫了。
花这个钱,我可以买个品牌更响亮的奔驰、宝马,或者买个样子大家更能接受的蔚来、问界,为什么要选你这个长得有点奇怪的理想i8呢?
但如果理想能给出一个惊喜价,比如起售价能压到35万以内,那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在同样的价格下,理想i8这些全系标配的顶级硬件和舒适配置,就会显得性价比超高。
到那时候,可能就会有很多原本在观望的消费者,愿意为了这些实实在在的好处,去尝试接受它那个前卫的设计。
因此,7月29号的发布会,就看理想最后会报出一个什么样的价格了,这个数字,将直接决定理想在纯电市场这第二场战役的成败。
而对于那些喜欢理想,但预算又没那么高的朋友,或许可以再等等,据说后面还有一款更小、更便宜的理想i6,那才是理想用来抢占更广阔市场的真正杀手锏。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