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菱退出中国,新能源崛起,沈阳工厂易主

新能源风暴过境,老炮三菱黯然谢幕。

7月22日,三菱发动机在沈阳的合资项目宣告终结。纵横中国二十载,这个日系老牌企业终于退出中国,为昔日的辉煌画上句号。令人唏嘘的是,三菱曾是中国汽车行业的奶妈,给国产车装上奔腾的“心脏”。彼时,吉利、长城还穿开裆裤,三菱却已为中国汽车工业输血,堪称“教父”级别。全国三成国产车用它的发动机,论影响力谁能比肩?

三菱退出中国,新能源崛起,沈阳工厂易主-有驾

但潮水退去,裸泳者无处遁形。新能源渗透一跨50%,三菱依然稳坐自吸发动机的钓鱼台,结果被市场一脚踹下车。去年,广汽三菱最后的挣扎里,全年销量不过3.3万辆,连比亚迪半个月都不如。这场比赛,刚开局便已知谁胜谁负。

三菱退出中国,新能源崛起,沈阳工厂易主-有驾

再看三菱昔日的日系兄弟。本田、丰田火力全开,悄悄把钱砸进固态电池池塘,日产直接和小鹏联姻研发智驾。零部件全球抢,技术路线多如麻,三菱还在“刷锅水”卖插混欧蓝德。更离谱的是,这款车在海外安全碰撞一测,结果A柱变“香蕉”,瞬间失信。公司技术原地踏步也罢,去年又爆出日本本土油耗造假丑闻,至此,三菱退出中国市场,也算给自己留点体面。

三菱退出中国,新能源崛起,沈阳工厂易主-有驾

沈阳的那家工厂已悄然易主,换了新名“国擎动力”,股东也从三菱换成了航天系和一家叫北京赛苜科技的公司。扒了一下底细,赛苜其实是搞燃料电池的新势力,这就意味着,原本三菱用来制造发动机的生产线,接下来很可能换生产电驱系统。改姓换名,焕发新机,只是“骨骼”里早已没人记得三菱二字。

中国汽车市场的魔幻,就在于二十年前大家抢着花大价钱买三菱图纸、核心技术。转头几年,国产车已跃升800V碳化硅平台,不仅把洋师傅远远甩在身后,还顺带请他“搬家”出局。这出大戏,上一分钟还在膜拜,下一分钟就将偶像送进历史博物馆。

三菱退出中国,新能源崛起,沈阳工厂易主-有驾
三菱退出中国,新能源崛起,沈阳工厂易主-有驾

而最尴尬的,莫过于那批老三菱车主。曾经花二三十万购入欧蓝德,现在二手市场只能卖四五万,血亏堪比割肾。去年三菱4S店“清仓大促”,六折甩卖还附赠终身保养。有网友吐槽,前年大礼包买了辆库存两年的奕歌,结果车机系统还停在安卓7.0,导航全靠手机支架顶着用。合资品牌的落寞,瞬间有了具象参照。

时代巨轮下,谁还讲什么武德?新能源品牌像比亚迪、奇瑞,光DMI混动一年就能卖出150万台;奇瑞鲲鹏热效率攀到44%。昔日神坛上的三菱,却只能亮出老掉牙的4G63发动机,连五菱宏光MINI都比它新潮。这波出局,对所有还在犹豫的合资品牌敲响警钟——电动化不是选修课,是生死状。

三线城市的沈阳,或许最能见证这场产业变迁。工厂周边房价从八千跌到五千,中介苦笑说以后变成储能电池基地。一旁卖盒饭的大姐感慨,从前日本专家最爱她的锅包肉,现在只能给来新厂的比亚迪工程师送外卖。时代车轮转到哪,连饭盒都要换个主人。

三菱的谢幕,是对迟到者最无情的通牒。它用二十年的沉浮告诉我们:在技术革命的浪潮下,没有哪位车坛“教父”能永远坐稳宝座。今天你会造发动机,明天人家用碳化硅做电驱;你还在咂摸百年配方,人家智能驾驶分分钟迭代。也别笑三菱,回头看那些合资车企,谁又能幸免晚节不保?

三菱退出中国,新能源崛起,沈阳工厂易主-有驾

所以,告别不是结局,反而是车市更残酷淘汰赛的序曲。三菱只是第一个倒下的老炮,剩下的合资伙伴们,你们准备好了吗?在新能源卷生卷死的中国市场,谁停下,谁就等着被“赶下桌子”。大风起兮诸王散,有些故事,落幕才刚刚开始。

本文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如涉及权益问题,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调整或删除。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