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这些年豪华MPV变得越来越不像车了?以前买MPV,图的是个实用,说白了就是拉人拉货方便。现在一看这些新出的四座豪华版,真的,有点像移动的总统套房,或者更像是能跑起来的小型会所。最近岚图梦想家山河版公布了配置,直接把我看傻了,双冰箱、鞋履仓、保险箱,这哪是开车啊,明明是在家搬家。
我一直在琢磨一个问题:买得起70多万四座MPV的用户,到底是怎么想的?他们需要车还是需要移动办公室?豪华配置堆到天花板,能用上的能有几个?比如保险箱,除了放点现金、文件,还能干啥?鞋履仓也是,一般人还真用不上,天天换鞋就图个方便,但你要说真拿MPV当鞋柜,回头让物业看到了也得说一声“低调点啊,老板”。
继续想,为什么现在的MPV都要做成这么高端?不就是满足一小撮人移动豪宅的幻想吗?想过去,买车是为了代步,现在买MPV是为了身份,是为了话语权,为了让司机和老板有足够的距离,别打扰我闭目养神。零重力座椅、后排电动隔断、按摩、通风、加热功能全来齐,弄得坐车跟做SPA一样。难道坐在车里就非得这么舒服吗?以前我们的父辈坐车,能安稳出门就是福分,现在后排没IMAX大屏、没丹拿音响、窗帘不会自动拉开还不行。
两个冰箱能装啥?一个冷饮,一个红酒,开车变成了喝酒聊天?保险箱里装机密文件,去签合同前先在车里办公。鞋履仓,出门前临时换双皮鞋,尽显老板身份。你说这豪华用得过吗?我也不知道答案。但这事让我想到一个问题——奢侈品的价值到底是谁赋予的?是制造商还是消费者?这些看起来很高端的配置,说到底是制造商有意引导的“你比别人更特殊”,为的就是让钱包落空更快。
看完这些配置,我心里很纳闷,这东西真能提升出行体验吗?豪华有用也得看场合,有时候你越显摆越容易被盯上。想象下,路边停了一辆皓月紫云的大MPV,对面的小区物业,保安,甚至是路过的快递员都在抬头观望,到底坐着的是哪路神仙。其实大家更多的是看个新鲜:“这车咋还带保险箱呢?” “双冰箱带啥用?” “鞋履仓,我家都没有。”有趣的是,这种配置其实是一种圈层暗号。在车里你用鞋履仓的时候,对面的大老板可能也在用,但你们都在用,他就更想要更特殊的东西。
历数一下这一两年出的豪华四座MPV,各家车企都在玩堆料:极氪009光辉版用车载投影仪做卖点,腾势D9四座创领版讲究后排如同头等舱,传祺E9四座高定版干脆拼色皮革做到极致,别克世纪CENTURY四座私享版主打自己的隔音与私秘空间。所有品牌都在比拼谁更能让老板躺得更爽,谁更能把尊贵给刻画出来。这种尊贵说到底,还是“小圈子”里的自我暗示。你用多少钱去买空间、买安静、买功能,实际上在买社会地位。
有一说一,外观设计到内饰用料,确实用心。皓月紫云的双色涂装、星漩轮毂这些玩意,看一眼就知道不是买菜用的。前脸的直瀑式镀铬中网,全车的灯带和发光车标,走路都带气场。有的人喜欢,有的人看着觉得太扎眼。但贵的东西永远能让人有虚荣心,买了以后恨不得天天被问“这是啥车”,结果变成了身份符号。
说到动力,现在没公布,估计跟新款梦想家一样,要么插混,要么纯电。看到插混能跑350km纯电续航,纯电版有700km续航。其实这些都不是重点,买这种车的人,有多少会真的在乎续航?他们要的是后排的世界,能随时躺平,关上窗帘,享受丹拿音乐和IMAX大屏。动力系统反而成了配角,电车好还是油车好,老板们根本不操心,倒是一脚油门司机得心里琢磨,这车出去能不能开进会所门口。
想再追问一句,这样的MPV真的能代表“梦想”吗?官方说“梦想家”,其实是制造一种向上的欲望,把豪华和梦想捆绑,有点营销技巧,也有点现实的无奈。你现在有钱了,想有自己的空间,那只能开这种车。可回头想想,“梦想”是不是就只能是遮风挡雨,违章也不用管,坐在车里享受生活的那一刻?有时候我觉得,本想买个车代步,结果见证了金钱的归宿,变成了为圈层做贡献。
现在的MPV越来越像一场秀,无论是冷暖冰箱、保险箱、鞋履仓这种“配置大片”,还是车内的巨幕、按摩座椅,无非都是为那几十分钟的路程增加一些仪式感和优越感。你说仪式感重要吗?对消费升级的群体来说,再贵都愿意买,毕竟日常生活都被仪式感填满,连换鞋都要有“仓”。但普通人呢?800块坐高铁,三小时躺平,比MPV后排舒服多了。也没见高铁搞保险箱、冰箱,就一个茶几都能用一年。

再说了,这么多MPV都在搞豪华,最后还不是卷价格,卷配置,卷到最后卷的是人的虚荣心。所谓的“尊享”体验,到底是谁在享受?司机,乘客,还是车企?这种车的买家真多吗?其实不过那一小撮群体。大多数人买车还是看空间、油耗和性价比,这些极致豪华的配置,能满足的是人的“小资”心理。那些普通MPV也好用,毕竟几万元的五菱能拉六七个人,维修费也不心疼。
但话又说回来,满足这一部分人的需求没错。有人想要移动办公室、移动休息室,就有人愿意花钱去买这些功能。中国的消费市场就是这样,有人要实用,有人追求豪华。岚图这种设定,是给有消费能力的人多一个选择,也给普通用户创造了一种“想象”:如果有一天我也有钱了,我也要开这种车,坐在后排关上窗帘,拉上保险箱,享受被隔绝的世界。
你仔细琢磨,这些豪华配置,其实是一种话语权的象征,也是制造焦虑的工具。看到别人用豪华MPV,你会想:“是不是我也该升级一下生活?”但说到底,真正的幸福不在保险箱里,也不在鞋履仓,更不在双冰箱在脚下。幸福还是要靠自己的心境和能力。车再豪华,路上还是要堵,窗帘再厚,心里的疲惫还是会有。买了这车,是为了展示,也是为了犒赏自己。但不要被堆配置的梦想所裹挟,毕竟生活的本质是舒适,而不是炫耀。
最后,我很好奇,有多少人一早醒来,会认真琢磨:“我今天要不要坐在IMAX巨幕下,看一场8点新闻,顺便在保险箱里取点文件?”还是大多数买得起的,买了以后也不会用上鞋履仓和双冰箱。买配置的快乐,往往只在买的那一刻。现实里,更多人只是想有个体面的空间,有个安宁的时刻。至于梦想家是不是能代表梦想,那就看你对生活的想象有多大,以及愿意为此付出多少实打实的人民币。
所以说,豪华四座MPV,只是一种消费升级的缩影,有人甘愿为它买单,就有人心安理得看热闹。要问心里的真实感受,我还是更喜欢那种普通得一塌糊涂的老面包,同样拉人,同样行路,车里没有保险箱但有邻里乡情,鞋履仓没有,脚下随时可脱,冰箱没有,但能吹着空调吃瓜。豪华的本质,是自己的心安,不是配置表上的一串字。你觉得呢?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