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懒”零件,尽管它一年中仅有短暂的十几分钟在工作,其余时间都是在车里悠闲地休眠。然而,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一旦失去了它,汽车将无法前行。那么,这个既“懒惰”又不可或缺的零件究竟是何方神圣呢?在深入了解它之前,我们不妨先回顾一下早期汽车是如何启动的:
过去,要发动汽车,没有足够的力气几乎是不可能的。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这种需要大力气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现在,家用车上普遍采用了启动马达这一关键部件,它轻松取代了人力,成为了发动汽车的关键。如果没有它,汽车将无法启动。
这“懒家伙”究竟“懒”在何处?
称其为汽车上最“懒”的零件,原因在于它虽为车辆每次启动不可或缺的组件,然而其每次工作的时间却极为短暂,仅有几秒钟之限。
这就是启动马达在工作时的情景。一旦发动机启动成功,它便“自觉”地退回到原位,开始它的休眠时光。我们来简单计算一下,假设每辆车的启动需要大约3秒钟,每天启动5次,那么一年下来,启动马达的总工作时间仅为90分钟左右。而且,一旦车辆启动成功,启动马达便可以安心地进入休眠状态,享受它的悠闲时光,真是懒到家了。虽然它如此“懒散”,但却是车辆启动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启动马达虽短暂工作,却承载着巨大的工作强度。其瞬时输出的电流可高达300~400A,这一数值究竟有多大?举例来说,普通家庭的总用电量通常为20A,这意味着同时启动5台空调便已接近极限,再多则可能引发跳闸。然而,汽车启动马达在短短几秒内却要承受相当于近百台空调同时开启的电流冲击,其负担之重可想而知。
这样的高电流需求源于启动马达必须带动发动机曲轴进行往复运动,以启动发动机。在缺乏启动马达的时代,人们只能通过手摇长柄来启动汽车,少则几分钟,多则几十分钟。如今,启动马达能在几秒钟内轻松启动发动机,这无疑彰显了技术的巨大进步。
对于如何更好地保护启动机这一关键部件,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分享您的见解和经验。
读完上述内容,我们明白启动马达并非因“懒惰”而无法长时间过载,而是其设计上确实无法承受持续的高电流冲击。因此,在日常使用中,我们应当时刻注意,避免让启动马达长时间“空转”。特别是在使用一键启动功能的车辆上,一旦发动机启动成功,应立即松开启动按钮,以防止启动马达因过载而受损。
另外,在打火但车辆未成功启动的情况下,应避免连续打火,因为这可能导致启动马达的线圈烧坏,进而导致其报废。当确认是车辆没油或点火系统故障时,更应避免启动马达空转,毕竟其更换成本不菲。
尽管启动马达的工作强度极高,但其寿命是有保障的。通常,品质上乘的启动马达能够承受至少5万次的启动工作。以每天点火8次计算,一辆家用车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其原配启动马达足以应对10年的使用需求。因此,家用车原配的启动马达通常与车辆的整个使用寿命相匹配。
那么,启停系统是否会影响启动马达的寿命呢?这将在后续的讨论中进行探讨。
这个问题,基本可以得出结论:启停系统并不会影响启动马达的寿命。
首先,启停系统所采用的启动马达是“加强型”的,其最低使用次数相较于普通的启动马达,从5万次提升到了10万次,甚至有些厂家生产的启动马达寿命可高达30万次。这样的设计,在本质上消除了频繁启动对马达寿命的影响。
其次,启停系统所配备的电瓶也经过了特殊强化,以应对频繁启动的需求。至今,启停系统在国内已有多年的使用历史,且尚未报道过因启动过于频繁而导致的马达损坏案例。
然而,有一种情况值得车主们关注,那就是启动马达的召回。在车辆众多的零部件中,偶尔会出现一些问题,这时就需要通过召回来更换存在隐患的部件。但有些车主可能不太关注车厂的召回通知,或者认为为了一个零部件跑4S店不太划算,从而选择继续使用有问题的车辆。这种做法是不推荐的,因为启动马达的损坏可能会直接影响车辆的使用。
因此,当车主们收到召回通知后,建议尽早到店解决问题。如果时间允许,还可以考虑同时进行全车检查等项目,以便一次性解决多个潜在问题。
总的来说,启停系统中的启动马达虽然重要,但并不需要特别善待。只要在点火时避免过度用力,它就能正常工作。同时,车主们也需要留意车厂的召回通知,以确保车辆的安全与性能。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