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年前,全球销量第一的车企丰田,在全球销量第一的中国汽车市场,写下至关重要一笔。
2011年,丰田汽车研发中心(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TMEC)在常熟动工,2013年,丰田在华最重要的这座研发中心更名为“丰田智能电动汽车研发中心(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IEM by TOYOTA)”。
时任丰田社长的丰田章男,在TMEC建设工程奠基仪式上留下两句重要的话。第一句叫作“中国最重要”,并且章男努力学习了汉语的发音,在现场喊了出来。后来中国在丰田全球版图里贡献果然卓著,一度销量占比超过20%。
另一句在十四年后重提时语惊四座。
“ 2011年丰田章男会长出席“丰田智能电动汽车研发中心”的奠基仪式时说的话。‘希望有一天,能够驾驶由中国工程师主导开发的车型!’”丰田中国总经理李晖,在2025上海车展丰田发布会上回顾当年。
丰田对中国饱含的期望,就凝结在这两句话里,也印证在本地化的进程中。
没错,丰田又在加强本地化,也因而任命自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丰田中国首位中方总经理,旨在通过中国籍高管提升丰田中国的产业竞争力。
发展的路线蜿蜒而曲折,这家全球最强大的汽车公司,开始紧锣密鼓准备新一轮大动作。
倘若说,大众借力地平线与小鹏,更像是“御物之力”,那么丰田最新的本地化举措则堪比“人剑合一”,与中国产生更相恰的融合。
这已经不只是丰田在华突破的应试,甚至也不只是日系车在中国能走多远的课题,更是整个合资阵营如何寻觅路线的先导与启示录。
而2025上海车展,俨然将是又一个重大转折点。
“大招”×2,时代+2.0
截至2024年,丰田汽车已经将“全球销量过千万辆”保持了十年,自2014年起,唯一的中断,是新冠疫情搅扰的2020年。
作为丰田全球版图里最具潜能的构成,中国市场也是从2014年开始,连续11年为丰田贡献过百万辆销量。只是2021-2023年,连续三年190多万辆的冲刺,未能突破200万辆大关。
丰田怎么可能满足于这样的成绩?
尽管官方并不着急证实“2030年过250万甚至300万辆”的传闻,但在反思新能源蓄力不足的短板之后,丰田已经展现出高效行动力。
充分运用现地资源打造的铂智3X,让世人看到“原来丰田可以开发中国消费者喜欢的纯电动车”,但那算是一道“开胃甜点”。
真正的“大菜”,要看上海车展正式公布的两个“大招”——ONE R&D研发体制和中国首席工程师(RCE)体制。
ONE R&D研发体制的本质就是研发整合,将丰田在中国的所有研发力量合而为一。
丰田将IEM by TOYOTA与一汽丰田有限公司、广汽丰田有限公司、比亚迪丰田电动车科技有限公司的研发中心进行统合,构建中国独立的研发体制,将研发的决策权从日本本土移转至中国本土。
中国首席工程师(RCE)体制,则是将产品定义权放手给中国。
这两个“大招”,直接关系到丰田在中国市场新能源和智能化车型的阶段节点。
根据李晖的解释,丰田在华纯电动车,由铂智4X拉开1.0时代序幕;而现在开始推出中国首席工程师(RCE),选择既懂得中国市场与客户、又秉承了丰田企业文化的人才,担纲铂智3X、bZ5、铂智7等新一批车型,开启丰田纯电动车2.0时代;而在展望未来时,中国市场将反哺全球,为全球丰田、雷克萨斯的电动化转型提供帮助,远期开辟丰田纯电动车3.0时代。
作为衔接1.0和3.0时代的桥梁,当前所处的2.0时代承前启后,ONE R&D研发体制和中国首席工程师(RCE)体制,以“寄予更大的信任和放权”,获得“更懂中国市场”和“响应速度更快”的回馈,奠定了2.0时代坚实的步伐基础。
更信中国,更懂中国
丰田这两个“大招”,在抽丝剥茧之后,底层逻辑其实就是在于“更信中国”、“更懂中国”,为将来3.0时代“更靠中国”铺垫。
这与李晖成为首位中国籍丰田中国总经理的“换帅”举措形成唱和——本土高管能够制定更加符合中国市场特点的战略与决策,从本地化运营、现地化生产和研发能力等维度,提高丰田在中国市场的适应性和竞争力。
对合资车企来说,中国汽车产业在短短数年内通过新能源和智能化换道超车,因而合资阵营面临巨大的转型压力。
众所周知,新能源和智能化研发投入的成本,比燃油车时代更为惊人。因此也更需要以“精益生产”和追求高效的思路,让研发的每一笔投入都是“好钢用在刀刃上”。因此,丰田藉由ONE R&D体制,实现整合增效。而在背后,却是对各个团队以及合作伙伴的信任。
丰田智能电动汽车研发中心(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小西良树告诉媒体:丰田在华三地研发力量里,上海主要集中于动力总成和智能化,天津和广州则是侧重车辆整体开发;One R&D体制下,既可以整合研发设备、以及测试跑道等资源,也可以将各地工程师所长都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团队,实力最大化。
按照李晖的说法,“丰田将联合研发机构母公司一汽、广汽、比亚迪等,充分发挥丰田研发的整体优势,以综合实力推动智电技术的研发升级。”
而更换本土籍总经理,和建立中国首席工程师(RCE)体制,则更是体现了一种对中国的信任。
作为丰田在中国市场的宿将,李晖2009年出任广汽丰田销售部副部长,2013年起担任广汽丰田执行副总经理,推动广丰年销量从30.3万辆几乎倍增至69.8万辆;2019年起任雷克萨斯中国执行副总经理,也促使雷克萨斯在2021年达到在华销量峰值22.7万辆。
如今,整个丰田中国的具体管理职责交到李晖手中,无疑是丰田对丰田中国本地人才充分放权的最佳诠释。这和RCE制度有着相似的逻辑底座。
李晖指出,RCE既有工程师的思想和意识,又有营销概念,能够把技术和研发的语言转化为营销的语言,他们更了解现地的情况,和用户交流更方便,开发的产品也更容易满足消费者需求。
RCE则是将这样的思路,通过“放权中国研发”的方式,在神州土地上再上演变革。根据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技术研发分公司总经理、bZ5中国首席工程师王君华所言,RCE制度可以灵活调配分散的资源以及设备等,应用到车辆开发当中。这样的机制在后续车型开发中会更加快速的应用。
“本土化研发不需要通过日本去反馈确认,在中国就可以判定、决策,缩短整个的开发周期。通过这种方式,我们把铂智3X、bZ5两款产品以更快的速度带给中国消费者。”
正如王君华的点评,铂智3X和bZ5省去了日本方面确认的流程,并充分运用本土资源,故而能够跳出“四年开发一代”的旧有周期,让丰田的新能源车节奏,具备媲美造车新势力的速度。
至此,丰田在华以信赖和放权,换取深悉和快速,已经完成了整个逻辑闭环。
丰田章男夙愿成真
当上海车展丰田展台的屏幕上,显现丰田章男十四年前“希望有一天,能够驾驶由中国工程师主导开发的车型”的心愿,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这不仅是一种期待,中国研发事业也是按照这一思想不断落实推进,如今RCE的推出让会长的期待成为现实。”李晖总结道。
和那句“中国最重要”一样,在中国市场还未被充分看好的背景下,很容易被理解为客套或者冠冕堂皇之语。然而如果真正吃透了中国籍总经理任命、ONE R&D研发体制和中国首席工程师(RCE)体制背后的哲学,便不难理解丰田和章男的诚意与良苦用心。
为了让业界更轻松理解RCE的底层逻辑,李晖讲述了一段带着流金岁月滤镜的故事。
丰田品牌最具代表性的车型是什么?倘若展开调研,必然有皇冠的名字。第一代皇冠1955年问世时,不仅代表着当时最先进技术的应用,也代表着丰田推出“CE(首席工程师)制”,负责开发皇冠的工程师中村健也,便是丰田创始人丰田喜一郎任命的第一位CE。
作为首席工程师,CE是车辆研发的总责任人,从商品企划到生产、销售等一切的内容,拥有全部的责任和权限,打通了各个环节。当代企业经常抱怨和被抱怨的一点,在于“跨部门沟通协作”,而根源则是“权责不明”。CE制度的出现便极其具有针对性。
RCE则是将CE当年的思路,第一次用于被放权的中国。
“新研发体制下,客户有什么样的需求,就以最快的速度融入到研发中。”作为首批RCE中的一员,王君华有着深深的感慨,“研发中哪些要坚持全球、哪些要坚持中国,是需要不断思考的,根本还是以推出更好的产品为宗旨去面向中国市场。”
在“懂中国”的同时,RCE自然还要具备“懂丰田”的基础,必须理解丰田DNA“安全、安心、品质”的要素,作为开发总负责人,关注从研发、生产到销售等整个环节,把“客户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反馈到车型里面,从全生命周期去打磨产品。
在铂智3X、bZ5和铂智7之后,丰田还将通过ONE R&D研发体制和中国首席工程师(RCE)制度,将新一轮本地化带来的势能,用于下一代卡罗拉。
如果你觉得丰田曾经不善电车,那么如今ONE R&D体制下的丰田,已经融合了充分的资源发力新能源。如果你觉得丰田曾经很慢,那么如今RCE制度下的丰田,已在不经意间为速度上满了发条。
当斜阳照进崧泽大道333号,2025上海车展却迎来了新的进军号角。奔在合资阵营最前沿的序列,不就正有丰田的身影?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