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好像总在讨论一件事,就是比亚迪是不是要放个“大招”了。
起因是网上流传出几张盖着厚厚伪装布的大车照片,虽然看不清具体长相,但那魁梧的身材,一看就不是个普通角色。
大家都在猜,说这可能就是比亚迪准备推出的一款全新大型SUV,内部好像管它叫“大唐”。
这事儿一下子就点燃了大家的好奇心,因为比亚迪现在卖得这么火,它要是在这个节骨眼上推出一款旗舰级的大车,那肯定是要在市场上掀起一场不小的风浪。
尤其是传闻说,这车的价格可能会定在一个非常敏感,也极其有杀伤力的区间——三十万左右。
这就让人不得不问了,在理想、问界这些品牌已经把“家庭大车”这个市场玩得明明白白的时候,比亚迪作为后来者,它到底想干什么?
它手里的牌,真有那么硬,敢直接去碰这个高端市场吗?
咱们先从这台车的外观和尺寸说起。
虽然谍照车包得像个粽子,但基本轮廓是藏不住的。
整个车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大”,非常方正,线条感很强,有种硬派越野车的气场,但又融合了城市SUV的流畅感。
很多人看到它的第一反应就是,这车看着跟理想L9有点像啊。
确实,它们走的都是那种能镇住场子的大块头路线。
但是,如果你仔细看,就会发现里面的学问可不一样。
比亚迪这台新车的车头部分,明显感觉比理想L9要短一些,车身反而显得更宽。
这种设计可不是随便画画的,车头短,就意味着设计师把更多的长度留给了车厢,也就是咱们坐人的地方,这叫“座舱空间最大化”。
车身更宽,那好处就更直接了,车里横向空间会非常舒服,坐三个人也不会肩膀挨肩膀。
这种“短头宽体”的设计,让这台车在视觉上显得特别敦实、稳重,有种不动声色的力量感。
聊到这,就必须说说所有家庭用户最关心的问题:空间,尤其是第三排。
现在市面上很多七座SUV,第三排基本就是个摆设,成年人坐进去非常憋屈,时间长了简直是受罪,大家开玩笑都叫“小板凳专座”。
但从谍照里一个细节能看出点希望,就是它第三排的窗户面积相当大,这至少能保证坐在最后面的乘客不会感觉太压抑,视野好了,心情自然舒畅。
如果比亚迪真能把这台车的第三排做成一个能让成年人舒舒服服坐进去的空间,那光凭这一点,就能直接戳中无数家庭的痛点,成为一个巨大的卖点。
接下来,咱们聊聊最刺激,也是大家最关心的话题:价格。
根据各种渠道流传出的消息,这台“大唐”的起步价很可能会被控制在三十万以内,就算是高配版本,也可能就在三十三万左右。
这个价格一出来,估计整个行业都要抖三抖。
这是什么概念?
我们看看它的对手们,理想L9起步价四十多万,问界M9更是直接冲到了五十万级别。
如果比亚迪真的能用一台尺寸、空间、配置都不输,甚至在某些方面可能还更强的车,打出一个低了将近十万块钱的价格,这已经不能用“性价比高”来形容了,这简直就是把“王炸”直接扔到了牌桌上。
很多人肯定会想,这不可能吧?
成本怎么控制得住?
卖这么便宜还有钱赚吗?
这恰恰就是比亚迪最厉害,也是它敢于这么定价的底气所在——它掌握着一套近乎“无敌”的垂直整合供应链。
这话听着有点专业,说白了就是,造车需要的很多核心零件,比亚迪都能自己生产。
当别的车企还在全世界找供应商买电池、买电机、买芯片的时候,比亚迪自己就是电池厂、电机厂和芯片设计公司。
这就好比别人开饭店,得天天去菜市场跟人讨价还价买菜买肉,而比亚迪是自己家就开着农场、牧场和鱼塘,从源头上就把成本牢牢控制在自己手里。
所以,它把一台旗舰SUV的价格定在三十万,并不是赔本赚吆喝的疯狂举动,而是它利用自身强大的工业制造能力,给市场和消费者的一份实实在在的大礼。
当然,一辆车好不好,不能光看外表和价格,还得看它的“心脏”行不行。
这台新车据说会提供两种动力方案,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
纯电版本会用上比亚迪最新的e平台3.0 Evo技术,这套东西在电池安全、充电速度和整车效率上都是行业领先的,再加上比亚迪自家的刀片电池,续航里程和安全性基本上是不用操心的。
不过,我认为它真正的“杀手锏”,是那个插电混动版本。
据说,它会搭载比亚迪前不久才发布的第五代DM混动技术。
这套技术有多厉害?
官方公布的数据简直让人不敢相信:发动机的热效率达到了世界顶级的46.06%,在不充电、当油车开的情况下,百公里油耗只有2.9升,而在加满油、充满电的理想状态下,综合续航里程能达到惊人的2100公里!
我们来想象一下这个场景:你开着这台长度超过五米的大车,载着一家老小,从北京出发,理论上一箱油加满电,可以一口气开到广州,中途甚至都不用进加油站或者充电桩。
这种彻底摆脱了续航焦虑的体验,对于绝大多数中国家庭来说,吸引力是无法抗拒的。
它完美地解决了纯电车跑长途充电难、排队久的问题,又保留了在城市里用电行驶的低成本优势,可以说是目前最适合中国国情的大型家用SUV解决方案。
最后,我们再来琢磨一下这台车的市场定位和它背后的想法。
比亚迪已经有了一个卖得很好的“唐”系列,为什么还要再搞一个“大唐”呢?
这背后,是比亚迪品牌想要向上突破的决心。
从“秦、汉、唐、宋、元”这些王朝系列开始,比亚迪就很聪明地把中国深厚的历史文化和自己的产品绑在了一起,这让它的车不仅是交通工具,还多了一层文化认同感。
“汉”和“唐”在二十到三十万价位的成功,已经证明了比亚迪有能力造出被市场认可的好车。
而这次的“大唐”(最终正式名字可能是唐L或者别的),就是在“唐”这个成功的基础上,进行的一次全面升级,目标就是冲向更高端的市场。
它要竞争的,不仅仅是理想、问界这些新势力,更是要从那些传统的合资品牌甚至豪华品牌手里,把那些注重空间、品质和实用性的家庭用户争取过来。
我们还能从一些细节里看出比亚迪的成熟,比如,之前概念车上那个非常酷炫的对开门设计,在这次的谍照车上被换成了我们常见的传统开门方式。
这看起来好像是向成本妥协了,但实际上是一种非常务实的考虑。
对开门虽然看着拉风,但在我们现在越来越拥挤的停车场里,开门关门都非常不方便。
比亚迪很清楚,对于买这种车的家庭用户来说,花里胡哨的设计,远不如每天用得上的便利性来得重要。
这说明比亚迪现在造车,越来越懂得倾听用户的声音,造大家真正需要的好车。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