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汽车市场,特别是新能源车领域,可以说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各种新车、新技术看得人眼花缭乱。
就在这股热潮里,有一款车悄悄地火了起来,它就是享界S9。
可能很多人一开始对这个名字还很陌生,但围绕它的话题却不少。
网上有人管它叫“小尊界”,甚至还有传言说有个叫“尊界S800”的豪车上市了,才引出了这款享界S9。
再加上华为的余承东先生亲自出来说,这款车的旅行版也快要和大家见面了。
这一连串的消息,让不少人心里犯起了嘀咕:这享界S9到底是个什么来头?
它凭什么能获得这么高的关注度?
是不是真的有那么厉害?
今天,咱们就用普通人能听懂的大白话,把这台车从里到外好好聊一聊,看看它究竟是不是大家想象中的那样。
首先得把一个误会澄清一下,市面上其实根本没有一款叫做“尊界S800”的车,这更像是一个因为信息混淆而产生的网络热词。
那大家为什么会这么叫呢?
这事儿还得从华为的另一款明星产品说起,那就是问界M9。
问界M9是一款大型SUV,因为其豪华的配置和华为全套智能技术的加持,被很多人称为“千万元以内最好的SUV”,市场反响非常热烈。
而我们今天聊的享界S9,是华为和北汽集团合作推出的,定位是一款大型豪华轿车。
从级别和技术应用上看,它和问界M9是兄弟关系,一个主攻SUV市场,一个主攻轿车市场。
所以,很多人自然而然地就把享界S9看作是“轿车版的问界M9”,那个“小尊界”的外号,大概也是这么来的,它代表了大家对这款车拥有与问界M9同等级别豪华和科技水平的一种期待。
搞清楚了它的身世,我们再来看看它到底有什么真本事,敢直接对标奔驰S级、宝马7系这些传统豪华轿车。
享界S9最颠覆的一个地方,在于它的设计思路。
我们普通人理解的造车,一般都是设计师先画一个漂亮的车壳子,然后再想办法把座椅、方向盘、屏幕这些东西塞进去。
但享界S9反其道而行之,它用的是一种叫“由内到外”的设计方法。
这是什么意思呢?
简单来说,就是设计师先不管车长什么样,而是先在车里规划出一个最理想、最舒服的乘坐空间,就像装修房子先设计好客厅、卧室的布局一样,确保每个座位上的乘客都能有头等舱一样的体验。
等这个内部的“黄金空间”确定下来之后,再用一个流畅、漂亮的外壳把它包裹起来。
这种做法带来的好处是实实在在的。
从数据上看,享界S9的车身长度超过了5.1米,轴距超过了3米,这在同级别车里已经相当出色了。
但最关键的指标是车内的有效使用空间,也就是从驾驶员脚下的油门踏板,一直到后排乘客靠背的距离,这个长度达到了惊人的3460毫米。
这个数字比一些加长版的奔驰S级还要大,意味着无论你坐在哪个位置,腿部和头部的空间都非常宽裕,完全没有压抑感。
同时,为了让这个巨大的车身跑起来更省电、风噪声更小,工程师在车身外形上下了很大功夫,把它的风阻系数做到了全球量产轿车里的最低水平。
风阻低,就好像游泳时穿了专业的紧身泳衣一样,遇到的阻力小,自然就更省力,也更安静。
说完了空间和外形,咱们再来看看大家最关心的动力部分,这也是享界S9非常聪明的一点。
它没有像有些品牌一样只做纯电动车,而是提供了两种选择:一种是增程式,一种是纯电式。
这两种选择,正好对应了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
先说增程版,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一台“自带充电宝”的电动车。
它车里有一台1.5T的发动机,但这台发动机不直接驱动车轮,它的唯一任务就是发电,给电池充电。
真正让车跑起来的,是后轮上的电动机。
这样做的好处非常明显,就是彻底解决了里程焦虑。
在城市里上下班,你可以用它200多公里的纯电续航,完全当一台纯电车开,用车成本很低。
如果周末或者节假日要出远门,比如回老家或者长途自驾游,完全不用担心找不到充电桩,只要找到加油站,发动机就能源源不断地发电,让车一直跑下去,综合续航能超过1100公里。
这对于家里不方便安装充电桩,或者经常需要跑长途的人来说,简直是完美的解决方案。
而纯电版,则是为那些追求极致驾驶体验和环保理念的用户准备的。
它也有两种配置,一种是后轮驱动,一种是前后双电机的四轮驱动。
四驱版的性能非常强悍,加速起来有跑车的感觉。
更重要的是,得益于先进的电池技术和前面提到的超低风阻设计,它的续航里程最高能达到816公里。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
基本上从上海出发,可以一口气开到安徽黄山,中间都不用充电。
而且它支持800V高压快充,充电速度非常快,在服务区休息一顿饭的时间,就能补充几百公里的续航,大大减少了长途旅行中的等待时间。
当然,作为一款深度融合了华为技术的产品,享界S9最大的亮点还是它的“智慧大脑”。
首先是智能驾驶系统,它搭载了华为最新的ADS 3.0。
这套系统和以前的很多辅助驾驶不一样,它最大的进步在于不那么依赖高精地图了。
以前的智能驾驶,就像一个必须严格按照导航路线走的新手司机,只能在少数几个已经绘制好高精度地图的大城市里用。
而ADS 3.0更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司机,它通过车上大量的摄像头和雷达,能实时地观察和理解路况,就算走到一条陌生的乡间小路,它也能自己判断该怎么走。
这种“有路就能开”的能力,才让智能驾驶真正变得实用起来,能够大大减轻长途驾驶的疲劳。
坐进车里,那种科技感就更强了。
中控大屏里是大家熟悉的鸿蒙操作系统,流畅度和手机一样,而且它的“万物互联”功能非常强大。
你的华为手机、平板电脑上车后能和车机无缝衔接。
最有趣的是,它在后排座椅背后设计了一个叫MagLink的磁吸接口,你可以把平板电脑“啪”地一下吸上去,它就立刻变成了后排的娱乐屏和控制中心,可以调空调、放音乐,甚至还能和前排的屏幕互动。
如果你愿意,甚至可以选装一个激光投影仪,直接在车里投出百吋大屏看电影,把车厢变成一个移动的私人影院。
这种体验,在传统的豪华品牌汽车上是很难想象的。
最后,再说说余承东提到的那个“旅行版”。
在汽车圈里,这种车型更专业的叫法是“猎装版”,它比普通的旅行车线条更优美,更具运动感,是一种品位和生活方式的象征。
这个消息之所以让人兴奋,是因为它说明了中国汽车品牌已经不满足于只造大家日常代步的家用车了,开始向更个性化、更高端的细分市场发起冲击。
这背后,是一种强大的自信,不仅要造出技术领先、质量过硬的好车,还要在汽车文化和生活方式上,引领新的潮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