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星越L本由吉利CMA高端平台打造,搭载2.0T涡轮增压发动机和7DCT变速箱,性价比高适合家庭实际需求

其实说到家用SUV的选择,市场上真的是鱼龙混杂。每次想买,脑子里第一反应总是要划算,要耐用,要适合我这种普通家庭。我也不例外。这次兴许得聊聊我知道的几个在销量上特别不错的车,尤其是我自己摸过、试过、甚至和维修师傅聊天得来的一些具体细节。

先说吉利星越L吧。这车啊,确实是背后有个高端平台支撑,那CMA架构嘛,不是乱说的。买车回来,第一想法就是这车刹车、底盘、悬架都挺结实,我不是说质量好就一定省油,但油耗我粗算,百公里在9-10升之间,考虑到2.0T发动机的动力,油耗表现还算可以接受。它的变速箱是7DCT,操作平顺,换挡逻辑我试了几次,还挺敏锐。操作感比一些日系的CVT流畅多了。

吉利星越L本由吉利CMA高端平台打造,搭载2.0T涡轮增压发动机和7DCT变速箱,性价比高适合家庭实际需求-有驾

我自己开过几次,感觉这车悬架调得挺硬的,平常家里上下班,路面碎石和坑洼还是会明显感受到些硬挺。这是我的直观感受,特别是在高速通行时,车身稳定性不错,车内容实在不少。室内设计也挺到位,中控大屏用的高通骁龙8155芯片,反应速度快,调试起来顺畅得很。

但其实细想——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吉利的供应链其实挺成熟的,国内的零部件配比很高,哎,或者说他们在供应链的博弈上做得挺稳的,有个好处就是维修保养方便。有个修理工说,吉利的零件贩卖量大,价格相对低点,修个车不太折腾。不过这车用95号油,我倒觉得有点繁琐,油品品质的问题,说白了,就是取决于你附近的油站供应。要是油品不好,长时间用的话,发动机还是会受到一些影响。

吉利星越L本由吉利CMA高端平台打造,搭载2.0T涡轮增压发动机和7DCT变速箱,性价比高适合家庭实际需求-有驾

然后说说本田皓影——这车给我印象最深,毕竟朋友开的就是那款。它的1.5T地球梦VTEC发动机,号称193马力,也就是180多马力,但真正动起来,你会觉得动力很顺畅。尤其是那CVT变速箱,感觉很平顺,也省油。数据显示,按我自己估算,百公里油耗在6.5升左右(大概这是估算,不保证绝对准确),油钱可以省不少。

我比对过,和同价位一些合资轴距相仿的SUV,比如奇瑞瑞虎8,动力差不多,但皓影的轻量化设计、铝合金车身、以及ACE承载式车身,就让我觉得它开起来更稳。而且,铝合金轮毂不但减重,还提升操控感。之前我还跟修车的师傅聊过,他说皓影的发动机技术挺成熟,磨合期一过,基本不怎么出毛病。不过啊,这车用高压油箱啊,压力大,操控上虽然追求驾驶感,但也可能带来一些安全隐患(这段先按下不表)——我猜测可能性大不大?其实没太多时间深究。

第三个,不能不提一汽丰田荣放RAV4。这车的2.0自吸发动机稳定耐用,173马力,平顺得很。真实感受其实就是它不激进,就是好用。底盘是经典的前麦弗逊后双叉臂设计,路上跑起来很稳,指向性好。而且维修保养便宜,可能是我见过最省事的家用SUV之一。用它的人都反映:上班跑个五六年,没什么大毛病。

吉利星越L本由吉利CMA高端平台打造,搭载2.0T涡轮增压发动机和7DCT变速箱,性价比高适合家庭实际需求-有驾

话说回来,咱们谈养车成本——我自己算了个粗略的心算。吉利那车,百公里油耗在9升左右,维护保养相比进口车便宜不少,但燃油费还是硬伤(这气,真是折磨人)。皓影会省点油,日常开下来,油费大概低个一半左右,保值率我不敢保证,但因为它搭载的发动机技术,普遍被认为比国产的耐用性更好一些。荣放?哎呀,最稳,维修也省心——你大可不必担心因为车太新而出什么大问题。

当然啦,重点是不是在品牌,而是在我们实际用车需求。比如我,最怕的是突然冒绝症——比如那种修修补补还得折腾的车。你说,哪款车更适合家庭日常?我觉得吉利星越L空间大,动力够用,外观年轻,价格还算合理好入手。皓影的混动版,省油耐用,偶尔出去郊游完全够了。荣放就更稳了,用着不用操心。

吉利星越L本由吉利CMA高端平台打造,搭载2.0T涡轮增压发动机和7DCT变速箱,性价比高适合家庭实际需求-有驾

这不,我忽然想到一个问题:开车久了,会不会变得挑剔啊?毕竟,每个人对动力、空间、油耗、操控的偏好都不同。你咋看?买车是不是就像找伴侣,总要权衡利弊?甚至像我这样发呆,翻翻车主笔记,多了解几款,再去试驾,才算心里有底。

回头想想,这些车的差别,细节上真挺多的,也许非得把每个特性都掰开来比比才行。哎,最后还是想问一句:你觉得买车,最看重的是啥?外形?油耗?还是保值?很多时候我觉得,车就是个大盒子,什么时候坑坑洼洼、马路上挤得像沙丁鱼一样,才是真正的考验。

吉利星越L本由吉利CMA高端平台打造,搭载2.0T涡轮增压发动机和7DCT变速箱,性价比高适合家庭实际需求-有驾

你的角度呢?这几款车里,你觉得哪个最合你的调调?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