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老师不装了,摊牌了。
他最近的精神状态,非常值得我们关心。因为他好像终于悟了,悟出了一个对抗内卷的终极真理——最好的竞争手段不是做得更多,而是做得更少。一种堪比自残的、掀桌子式的“少”。
这事儿得从那个所谓的“廉价版”Model Y说起。消息一出来,所有人都炸了。什么贯穿式灯带没了,换成Model 3同款;轮毂从19寸缩到18寸;车内从中控台到座椅,能用织物的绝不用皮;甚至连座椅加热通风这种在北方能救命的功能,都可能要被一刀砍掉。
坏了菜了,这已经不是减配了,这是要把车给你拆成个毛坯房啊。
就问你怕不怕?国产车企现在的心态,估计已经爆了。他们辛辛苦苦堆配置,冰箱彩电大沙发,恨不得把航母的弹射器都给你装上,卷到最后发现,自己卷的都是些什么?一堆遇水就膨胀的压缩毛巾。人家特斯拉倒好,直接釜底抽薪,我连锅都不要了,我看你往哪儿加菜。
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特斯拉这波操作,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
很多人会问,都减配成这样了,还有人买吗?
诶,问到点子上了。不但有人买,而且可能会卖得更爆。这就是最扎心的地方。
讲真,你必须理解一个核心逻辑: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你跟他聊配置,他跟你聊信仰;你跟他聊舒适,他跟你聊马斯克要去火星;你跟他聊400V还是800V,他跟你聊自动驾驶的未来是星辰大海。
这是一种玄学,一种近乎宗教的品牌光环。在这种光环面前,你所有的理性分析都显得特别苍白。就像你永远无法说服一个果粉,华为的信号其实更好。他会告诉你,是你的姿势不对。
所以马斯克这套刀法,是典中典的精准。堪称外科手术刀级别,每一刀都砍在“普通用户”的G点上,但完美避开了“信徒”的命门。信徒要的是什么?是那个T标,是那个极简的内饰设计语言,是那个“我开的是特斯拉”的身份认同。至于座椅是不是织物的,轮毂是18寸还是19寸,Who cares?
这就像修仙小说里的渡劫。马斯克老师正在帮你修行,懂吗?减掉的配置,都是飞升前需要斩断的凡尘俗念。座椅通风是欲望,真皮座椅是贪念,贯穿式尾灯是执着。只有四大皆空,才能立地成佛,成为一名纯粹的特斯拉车主。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修仙的比喻可能有点蠢,但你别说,还真他妈有点那个意思。
我作为一个真的拥有过特斯拉的中年人,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那车的优点和缺点都极其突出。操控确实好,电门跟脚,像个大玩具。车身硬度,这个也得承认,确实是硬通货,在各种碰撞测试里跟开了金钟罩铁布衫一样。但你说内饰、舒适性、配置?那简直就是一场灾难。
可问题是,买它的人,很多时候买的就不是这些。他们买的是一个“社交符号”,一个进入某个圈子的门票。二十年前你开奔驰宝马有面子,现在你开特斯拉,至少在某些圈层里,你就是那个“懂科技、有品位、支持环保”的先锋。
只要这个光环还在,方向盘拆了都有人给你圆:“这叫意念驾驶,通过脑机接口直接操控,你们这些凡人不懂。”
这简直就是耍流氓!
国产车企怎么办?继续堆料吗?加大加大加大?把车里塞满屏幕,装上KTV,再配个按摩浴缸?没用的。你这是在用物理攻击打一个开了魔法免疫的对手。人家玩的不是产品维度,是心智维度。
真正的破局点在哪里?我之前就说过,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当你的技术,能完美处理一个喝了二两白酒、骑着老头乐、不看红绿灯、随时准备躺下的老大爷时,你的技术才叫真的牛逼。因为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这是最混乱也最真实的现实场景。
说真的,我最近在琢磨要不要把家里的路由器换个新的,信号穿墙能力太差了,打游戏老是断。
你看,消费者的逻辑就是这么跳跃和不讲理。
特斯拉现在这套玩法,本质上是一种傲慢,一种“我知道你们离不开我”的傲慢。它把除了车标和三电系统之外的所有东西,都视为可以交易的筹码。它在不断试探用户的底线,而很多用户用真金白银告诉它:我的底线,就是没有底线。
所以,别分析什么性价比了。买特斯拉的人,你以为他真的在乎车身硬度吗?不,他在乎的是在星巴克门口停车时,别人看他的眼神。同行看了都得哭晕过去。
最终的结论是什么?结论就是,当一个品牌成为一种信仰时,所有的产品逻辑都将失效。特斯拉玩的不是产品,是人心,是PUA。它朝你脸上吐了口痰,你还得笑着说,哥,润喉了。
本文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如涉及权益问题,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调整或删除。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