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北京,咱们这龙盘虎踞的帝都,卖小米汽车竟然没干过杭州。
九月份的销量榜单往我脸上一拍,我当时就懵了,手里那杯冰美式瞬间就不香了。
杭州卖了快三千辆,我们北京呢?
一千七百多辆,第六,就排了个第六!
雷军雷老板,那个站在发布会上差点把自个儿感动哭了的男人,他自家的大本营怎么就这么不给力?
这剧本,是不是让哪个实习生给写岔劈了?
咱先别急着给北京扣“不识货”的帽子。
这事儿得掰开揉碎了看,贼有意思。
你说北京摇号难吧,上海深圳哪个轻松?
你说北京有钱人选择多吧,那两座城市差哪儿了?
问题压根就不在这儿。
关键在于,杭州那座城,自带“互联网+”的BGM。
那儿的人,被阿里淘宝喂了这么多年,早就把“生态”两个字刻进DNA里了。
你想想,家里从手机电视到扫地茅厕板儿都姓“米”,出门再开个小米汽车,那不叫开车,那叫“人车家生态闭环”的终极形态!
这感觉,就跟你凑齐了一套绝版手办似的,舒坦!
杭州人好这口儿,他们不是在买代步工具,是在给自己本就高度“米化”的生活,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再把镜头摇回咱北京。
这儿的爷,买车可不是简单的掏钱拉货。
这玩意儿,是面子,是圈子,是亮给别人看的第二张身份证。
你开个SU7去参加个极客沙龙,没问题,你就是全场最亮的仔。
可你要是开它去国贸谈几个小目标的合作呢?
对方心里可能就得嘀咕了。
北京的购车逻辑里,藏着太多不可言说的东西:品牌得够硬,历史得够久,开出去得让别人一眼就知道你是什么“段位”。
小米?
一个刚从手机圈跨界过来的“新人”,想在北京这帮老油条心里扎根,火候还差点儿。
他们不是不买,是在等,在看,在让第一批小白鼠跑完整个测试流程再说。
说起这个,我就想起蔚来汽车的李斌。
几年前他还是“年度最惨”,现在呢?
人家的用户社群玩得风生水起。
买蔚来的,很大程度上买的也是一种身份认同。
你看,这跟小米现在的路数何其相似。
雷军卖的也不仅仅是车,他卖的是一个超级IP,一个由他亲自站台的“米粉”大家庭。
这套“粉丝经济”的打法,搁在成都这种浑身散发着“巴适”气息的城市,那叫一个对味。
成都这次拿下第二,卖了两千六百多辆,一点儿不奇怪。
那儿的年轻人,就吃这种又酷又好玩儿的调调。
所以啊,北京的第六,雷军看了估计不但不愁,夜里都能笑出声儿。
这叫啥?
这叫战略性撤退,先在侧翼打开缺口。
你看他那402家门店,蹭蹭地往全国119个城市铺,这是要织一张天罗地网啊。
等杭州、成都这些地方的SU7多得跟共享单车似的,口碑跟病毒一样传开,北京这块最难啃的骨头,还怕啃不下来?
“农村包围城市”,这套路咱们可不陌生。
说到底,这张销量榜,就是一面中国城市的“照妖镜”。
谁爱尝鲜,谁更务实,谁是玩家心态,谁是老炮儿思维,一目了然。
这背后藏着的,是不同城市的经济活力、消费观念和文化密码。
咱们也别替雷总瞎操心了,人家纵横商场这么多年,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
这盘棋才刚开局呢。
咱们就备好瓜子汽水,看他怎么接着往下走。
搞不好,下个月的榜单,北京就直接杀回前三了呢?
这世上的事儿,谁又说得准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