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汽车圈哪个细分领域最能让人心头一紧、钱包一颤,MPV绝对是个绕不开的话题。
每当MPV销量榜一公布,总有人摩拳擦掌、有人心生怯意。
但8月的第三周,MPV销量榜一出,第一名的位置又被“老熟人”——赛那SIENNA稳稳收入囊中,直接1775辆,连眉头都不带皱一下,这场景谁看了不说一句“YYDS”?
可问题来了,MPV市场年年有、月月卷,为啥赛那能次次拔得头筹?
腾势D9也杀进了榜眼,别克GL8(新能源、燃油版)依然在榜前稳如老狗,极狐考拉、传祺兄弟也是来势汹汹……
这么一堆人人都说香的MPV们,你要是真是个糊涂买家,大概率是看了榜单更晕菜了:真该“跟榜而动”,闭眼买热销款?还是冷静下来掰掰指头算算各家账本?
就这几百辆、上千辆的销量起伏,到底藏了哪些玄机?
今天咱就把8月第三周的这份榜单,给你好好扒一扒,看看到底是热卖真香还是“背后有故事”。
首先,咱们说说老大哥赛那SIENNA,再次力压群雄,1775辆的成绩看起来不多,但放MPV市场的池塘里,那就是巨鲶。
你说它能卖成这样,全靠丰田金字招牌和那一身美系大体格?
也没那么简单。
事实上,赛那的热销,离不开二胎、三胎家庭对大空间的刚需,还有一波波中产小康的“面子工程”。
再加上最近别的合资MPV价位一拉低,赛那适时玩了点优惠,价格虽说还是拽着点,但懂的自然懂,入手的那几千辆里,哪个不抱着“既能开、还能打车队”的心态。
有朋友开玩笑说,买赛那图的根本不是炫耀,是实用,毕竟你见过哪家孩子多的,还甘心开个轿车出门全程折叠人?
但问题是,这车虽然销量一枝独秀,终端交付和真实用车口碑可不是全程无忧,有人说后期维修保养门槛高、价格与配置比略鸡肋……
总之吧,赛那这冠军,多少还有些“惯性”因素,粉丝多、地盘稳。
不过,不可忽视的“黑马”是腾势D9。
今年这车的存在感一天比一天强,直接杀到了榜单第二。
你要细扒腾势D9能混出名堂,多少借了比亚迪的“东风”。
新能源牌照政策,江湖风向变了,比亚迪那一整套“三电”家底子也直接甩进来了。
一边玩亲民定位,一边直接秀起了高端属性,这波操作有点“站队思密达”既视感。
关键是,人家搞出了大空间+舒适的标签,不管是不是拖家带口,一进去就想着“搬家都能装下”。
而且新能源的省钱属性很吃香,谁不想用油耗省下来的钱,加顿火锅呢?
不过也别全信新车的热卖神话,有人说腾势的智能座舱太花哨、系统偶尔抽风,质感也就比“面包车”高级一丢丢罢了。
至于长期可靠性,数据还得慢慢等时间证明。
再来谈一谈别克GL8,得,这又是MPV界的常青树。
新能源版和老燃油版联袂包抄,直接把主流份额护得密不透风。
你说GL8怎么就能几十年盘踞高位?
其实嘛,真没啥玄乎的,靠的就是“商务接待第一车”这个身份。
各级公司老总、单位小头目,轮番买单,谁不想撑门面?
GL8的产品均衡,空间、动力、舒适度全都在线——虽然没有逆天的创新,但人家“可靠耐造”是出了名的。
那些年数不清的旅游团、大小公司“老板必备”,就差直接贴个金字招牌了。
刚需太多,销量不高都难。
但新一代新能源车型,用户反映有的电池续航焦虑症已上线,还有TX反映内饰设计有点返祖风格,难怪有朋友调侃:“GL8新能源就像西装里的老爷机,表面体面,内里雷同,赢得是情怀和历史包袱。”
不过话说回来,这份底气,也不是一天两天养出来的。
说起极狐考拉,不得不说现在造车新势力的姿势越来越花了。
考拉主打“亲子出行”,座舱软包软到你恨不得在里面打地铺,安全守护更是挂在嘴边。
对很多年轻爸妈来说,孩子哭闹之际还能把后排折腾成娱乐区,防止车内大乱斗,这不得好评?
但买回家后的“理想型”MPV是不是能一步到位?
有段子说:“极狐考拉外形有点卡哇伊过火,好像小朋友画出来似的。”
其实也难怪,这种新赛道产品,一下点名目标用户,别人看热闹,主力家长掏钱包。
当然,MPV榜单总要有地头蛇,广汽传祺就典型。
M6、M8一同携手亮相,销量稳得没脾气。
其中M8更偏商务豪华,M6则主攻家用亲民。
两兄弟分工明确,狙击劲敌,靠的是本土化口碑和持续提升的产品力。
低配靠性价比割韭菜,高配又能装模作样地“豪”,很懂国人的那点小心思。
传祺系列的销量,怎么也别轻视,背后其实是吃透本地化市场的秘诀。
榜单往下瞄,还有岚图梦想家、魏牌高山、极氪009这种新面孔。
岚图梦想家主打电混路线,喊着"豪华+高效",销量破千,算是给车圈老炮们扔了个新话题。
魏牌高山和极氪009这种直接把新能源+高端扔给大众的新生代选手,争取抬高国内MPV的天花板。
但话说回来,刚面世的新秀要撬老前辈的饭碗,得慢慢挣扎,毕竟消费者用脚投票,还是认熟脸。
往榜单末端看,什么菱智、大通G50、瑞风M3、五菱宏光PLUS,像极了打拼十几年的老兵。
这些车最大的优点是“扛造耐用”,价格也没多贵。
用车行业、乡村物流、甚至小微创业,都还得靠它们。
五菱那个老段子也灵验:人民需要什么,我们就造什么。
这帮老将销量虽然低调,但每个月照样有不少人生计全靠TA。
话都说到这了,有人肯定不满:既然有那么多品牌款型、价位区间、消费场景,都撞进MPV名单,买车到底跟风还是跟心?
是选冠军出品“买定离手”,还是逆市捡冷门“赌明天”?
其实,买MPV真不是纯数学题。
一方面,榜单确实反映了市场主流口味和趋势,大热车型经得起用户检验,踩雷概率低——咱老百姓凑合选,抄作业没啥丢人的。
但另一方面,细分需求差异超大,空间、舒适、动力、智能化……哪个都绕不过。
买前的功课做不到“知己知彼”,单看销量数字,那就像买衣服只看流行色,不管穿不穿得出去。
榜单只是打个底,舒适度啊、配置呀、性价比、家里娃多不多、老小出行频不频繁,根本没有一刀切的万能答案。
而且你看,每台MPV卖得多或少,背后立着的是车企对市场的盘算。
有人玩政策优惠,有人砸下升级配置,还有各种金融方案花样百出,就是为抢这几百辆、上千辆的份额。
这就像考场抢分,状元和垫底生本质差别,不一定在颜值更不在噱头,排面与实力缺一不可。
但话说回来,谁都想稳妥落袋为安,闷声发财,但新玩家越来越多,需求分化得厉害,“买MPV”这事越来越像选秀综艺——一季一变,主角总能换着花样登场。
到底这份榜单给咱买车人什么启示呢?很简单:别什么都往“销量第一”等字眼上靠,适合自己的才是硬道理。
如果家里就是孩子多,三胎起步、啥都讲究实在,那选稳妥点MPV不亏。
要是喜欢科技新潮,玩点智能座舱、混动黑科技,别排斥新出场的“黑马”们。
本地化需求、用车场景、荷包承受力、后期养护、面子与里子,都得一个个摊开拣。
比赛那热卖,但家里两口子用,去趟超市也用不到七座?
还是要结合实际,“赛那揽冠军,我自选小众”,才是真正的聪明人。
话说回来,市场总归那句老话:别只盯榜眼,适合才是王牌。
榜单既是风向标,也是一场表演赛。
数据背后是千差万别的家庭诉求。
别把榜单看成圣经,也别全信公众号推送的“真香定律”。
用自己的脑子再翻一遍,冷静下单,才能不被流量和热点牵着鼻子走。
哎,说了这么多,真有人能不纠结地一锤定音买下MPV吗?
小伙伴们,你们怎么看MPV榜单选车这事,榜单对你影响大不大?
欢迎留言聊聊,你的选择里,到底听了车圈哪位“老师”的话?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