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不知道你们在寒冷冬天启动车子时,有没有纠结过到底要不要热车?我反正每次都得琢磨会儿,这问题可太让人纠结啦。
以前开那种传统化油器车型的时候,热车那可是必须的。那时候发动机的燃油供给系统比较简单,一到冷天,机油变得特别黏稠,就跟蜂蜜冬天在瓶子里流速变慢似的,很难快速在发动机各个部件之间形成良好的润滑。你要是不热车,直接一脚油门踩下去,发动机里的活塞、曲轴这些关键部件,就会在干磨或者润滑不良的状态下剧烈运动,这对发动机的磨损可太大了,感觉就像是在给发动机的寿命倒计时。所以那时候,大家都习惯启动车后,让它在原地怠速几分钟,眼睛盯着水温表,等指针稍微动一动,心里才踏实,然后才敢慢悠悠地上路。
可现在不一样了,现在的车大多都配备了电子燃油喷射系统,发动机管理系统也更精密。冷天启动的瞬间,车载电脑就跟个聪明的小管家似的,根据传感器传来的低温信号,精准地控制喷油嘴加大喷油量,让混合气达到容易燃烧的浓度,同时还会适当提高怠速转速,保证发动机能平稳运行。这么一看,原地长时间热车好像不是必须的了。
但这可不代表冷天启动车就完全不用热车了哈。气温一降,机油还是会变黏稠,机油泵得花点时间,才能把机油输送到发动机各个地方进行充分润滑。而且车子停久了,变速箱油、冷却液这些油液也都处于低温、黏度大的状态,车子的传动部件、水箱散热系统啥的,都没办法一下子就进入最佳工作状态。
要是不懂科学热车,还按照老办法长时间原地怠速,那问题可就来了。发动机长时间怠速运转,汽油燃烧不充分,没烧完的燃油就会附着在气缸壁、活塞顶部、气门这些地方,时间长了,就会形成积碳。积碳这东西,就跟人血管里的粥样硬化斑块似的,会影响发动机正常工作。它会让气缸压缩比不正常,车子动力下降、油耗上升,还可能把喷油嘴堵住,让燃油喷射不均匀,燃烧情况变得更糟。严重的时候,发动机启动困难、还会异常抖动,可让人头疼了。
那到底该怎么热车呢?其实启动车辆后,不用在原地等太久,一般 30 秒到 1 分钟就行。这段时间,足够让机油在发动机底部 “苏醒”,开始慢慢流动起来。然后挂上低速挡,车速别超过 30 公里 / 小时,慢慢往前开。这样车子行驶产生的负荷,能让发动机快速升温,机油也能更快地流到各个需要润滑的地方。同时,变速箱油、冷却液也能在循环中受热均匀,车子各个部件就能很快进入工作状态。等水温表指针接近正常工作温度区间的下限,就可以正常加速行驶啦。
像在北方极寒地区,气温常常低到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热车的时候就得更注意些。可以提前给爱车穿上 “保暖外套”,就是发动机舱保温罩,这样晚上热量散失得就少些,第二天启动的时候,发动机温度不会太低。启动后,原地怠速的时间可以适当延长到 1 - 2 分钟,因为在那种极度寒冷的情况下,机油都快凝固了,多给点时间让它恢复流动性很重要。缓行热车的时候,眼睛得盯着水温、油温的变化,确保车子各个系统能平稳过渡到正常工况。
冷天启动车,热车这个环节还是不能少的,只是咱得抛弃以前错误的观念,按照科学的流程来。希望今天说的这些,能帮到各位在冷天启动车子纠结热不热车的朋友。记得点赞关注哟,祝大家都能顺顺利利开车,一路平安,钱包也越来越鼓,发大财!
全部评论 (0)